-
觀察者網(wǎng)一周軍情:美國在亞太能打贏大仗嗎?
關鍵字: 臺灣漢光軍演但我們回顧這段歷史,主要是要大家注意,即使是伊拉克這樣,典型的“弱旅”,即使是真正的“核心兵力”雙方都就是10萬人左右。但整個沖突中,美國調(diào)動了超過54萬大軍前往中東,光是航母前后就用了8艘。
請注意一個大前提——這是在蘇聯(lián)沒有采取任何有利于伊拉克的軍事調(diào)動的前提下——這會兒蘇聯(lián)正忙著解體,沒空搭理你們。
朝鮮人民軍現(xiàn)役兵力總數(shù)119萬,和伊拉克120萬的現(xiàn)役+預備役數(shù)量差不多
其實去數(shù)朝鮮人在沙灘上排出多少門大炮,并沒有實際意義,朝鮮當然不可能把所有“谷山大炮”都放在一起讓人看,甚至這種演習也不是給國外專業(yè)人士看的,就是營造一種“萬炮齊發(fā)”的氣氛罷了
我們只算朝鮮119萬現(xiàn)役加60萬預備役,那就有170萬軍隊。按照海灣戰(zhàn)爭的兵力比例,考慮到還有65萬韓國軍隊,再刨掉目前28500名駐韓美軍,那么美軍起碼要向韓國增派25.7萬軍隊,才能進行一場海灣戰(zhàn)爭式的戰(zhàn)爭。
所以,本周美國《國防時報》的推演中所說的,朝鮮人民軍的進攻洞穿三八線,直撲釜山,美軍緊急馳援,最終通過在朝鮮側后登陸將其擊退。這樣仿佛第一次朝鮮戰(zhàn)爭重演般的畫面——如果光看雙方兵力比例的話,是完全可能出現(xiàn)的。
當然,時代畢竟不同,考慮到韓軍的武器裝備水平要比朝鮮強不少,即使是士兵素質(zhì)低一些,士氣差一些,應該也還不至于重演李承晚軍隊望風披靡,朝鮮人民軍105坦克旅指揮下一路沖向釜山這種場面。
這樣看來,就算打得難一些,損失大一些,如果光考慮朝鮮“主動作死”進攻韓國這樣的情況,那美國還是能打一下的。
指望“天馬”號沖到釜山?恐怕金正恩才不會這么傻
可是,如果要主動消滅朝鮮呢?——2010年時中國已經(jīng)表明了,我們的態(tài)度依然和1950年時一樣:中國絕不會任朝鮮遭到侵略而坐視不理。
換言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情況:美國打贏朝鮮的唯一可能,是朝鮮主動進攻韓國,自己把大軍“送”在韓國境內(nèi)——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或許不會出兵。
題外話:于是這就有點像當年的越南戰(zhàn)爭了——哎呀一說越南戰(zhàn)爭估計美國人又要頭痛了。
金正恩有這么傻?……或許他挺瘋,但絕對不傻。
所以本周末中俄外長會晤后,王毅外長的表態(tài),還是說的很中肯的:軍事手段解決不了問題,只會帶來更大的問題,留下嚴重的后遺癥。不論是過去還是將來,軍事手段都不應成為任何國家的選項。
“演為看”的“漢光”軍演
本周臺灣進行了漢光軍演,這場演習真是令人尷尬。和解放軍的“朱日和”演習這種“不設預案,自由對抗”,實兵演習本身就是推演過程,之后進行的實彈射擊主要用來進行檢驗演習中設想的戰(zhàn)術是否可行的“高端”演習不一樣,臺灣的“漢光軍演”實兵部分貫徹的是“演為看,嚴格按照劇本進行”的原則。而原本使用美國提供的計算機兵棋推演系統(tǒng)進行的計算機推演,到了如今,也基本就是一場大開金手指,瞎玩一氣的昂貴游戲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堵開源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停…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zhì)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