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課三年,他們還好嗎?
最后更新: 2022-12-15 15:13:05【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 編輯/馮雪、王慧】同學變“網友”,老師變“主播”,家長變“網管”。
一轉眼,三年過去了。
這背后有一組令人憂心的數據:
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院長陸林介紹,由于上網課、缺乏體育活動,再加上和同伴交流減少,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增加30%;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較2019年上升了2.5個百分點,這無疑與長時間使用電子屏幕有關;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楊彥平對1621名本地中小學學生家長調查后發(fā)現,2022年與2020年相比,親子關系不和諧比例提高4%左右,其中,初中階段親子關系不和諧比例高達11.3%,為各階段最高……
如今,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政策陸續(xù)優(yōu)化調整,歷經諸多磨練的“網課一代”似乎終于熬出頭了。觀察者網采訪了多位學生、老師、家長,傾聽他們這三年到底經歷了什么,接下來將面臨何種挑戰(zhàn)?
在他們的講述中,有學生偷懶懈怠、也有學生彎道超車,有老師疲于應對、也有老師大展身手,有家長身心俱疲、也有家長斗智斗勇。
以下是他們的自述:
學生
“快畢業(yè)了,老師的面都沒見過”
南京某動畫專業(yè)本科生:對我來說,真的是開局一張“網”,啥都靠自己。
作為19屆的“網課一代”,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就快畢業(yè)了。除去大四自由實習的時間,大一到大三線上網課和線下上課的時間差不多一半對一半。
剛開始知道可以在家上網課還是非常開心的,但很快就“打臉”了。
我是班里的團支書,需要線上協助團總支書記做好各項工作,和團員保持聯系,同時需要處理很多事情,我清晰地記得曾經發(fā)了條朋友圈“要沒頭發(fā)了”。
我們有門專業(yè)課“定格動畫”,沒上過一節(jié)線下課。盡管當時上這門課的時候,學校已經通知返校了,但還是要求在宿舍上網課,老師連線上都沒露過臉。這都快畢業(yè)了,還不知道老師長啥樣。
這種實操課程,老師線上教學的作用相對有限。因此,這門課我?guī)缀跏侨套詫W。
聽學長學姐說,正常情況下,做這節(jié)課的結課作業(yè)時,學校會給每個小組或個人分配工作室或場地,需要的材料、設備都是可以提供的。
但我們,什么都沒有,真的什么都沒有!
我只有一部手機和手機支架,支架還不夠穩(wěn)定,我自己都覺得拍攝出來的畫面非常不過關。
講述者用羊毛氈制作的動畫人物
表面上看,我們只要完成好結課作業(yè)就好了,但中間的學習過程還靠自覺,你需要自學很多知識,不斷豐富知識脈絡。
有時候,人在桌前坐,思緒滿天飛。為了防止學生掛機刷進度條,錄播課程時不時會彈窗提問,直至答題后再繼續(xù)播放。
線上考試不可避免地由閉卷考試變成了“開卷考試”,不過,有的老師會要求學生打開攝像頭,軟件也會自動檢測學生是否有“小動作”,并會相應發(fā)出警告。還有比較嚴格的老師,要學生準備兩部手機,一部開著自拍,另一部對著腦后,方便觀察是否有作弊行為。
“網課醫(yī)學生畢業(yè)了,大家別怕”
上海某醫(yī)學專業(yè)研究生:網上有段子說“新一屆網課畢業(yè)的醫(yī)學生就要出來工作了,請問這樣的醫(yī)生給你們看病你們怕不怕?”大家笑一笑就好,因為即使是面對疫情,臨床醫(yī)學生也是必須要完成實習,才能正式進入工作的。
醫(yī)學院對于學生的要求向來非常嚴格,如果達不到標準就不能順利畢業(yè)。
在我看來,醫(yī)學專業(yè)更偏向自己去鉆研,并不會因為線上、線下授課方式改變而有所差別,在精益求精的競賽中,其實并無終點可言。
山西某醫(yī)學本科生:如果你問我網課對我的影響,那我會毫不遲疑地告訴你,網課讓我變得更懶散了。以前在學校,班級里一群人一起上課,現在只剩下自己一個人,非常缺乏學習氛圍。總的來說全靠自律。
對于醫(yī)學生來說,實習尤為重要。比如說解剖課,平時的理論課程比較多,要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還得是通過實習,人體解剖也只有實習時才能接觸到。實際上,疫情期間,醫(yī)學生的實習并未受影響,我們還是需要就近實習。
疫情期間,專家在醫(yī)院開展查房、帶教、指導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菁娟 
-
拜登宣稱為非洲未來押上全部,“非洲國家表示懷疑”
2022-12-15 14:47 美國政治 -
科索沃“奪權”塞族最大自治城市
2022-12-15 14:27 歐洲亂局 -
俄駐美使館:此舉為“挑釁”,將導致不可預見的后果
2022-12-15 13:39 烏克蘭之殤 -
“美國特使,自以為是安理會”
2022-12-15 12:04 歐洲亂局 -
拜登被曝曾爆粗:你以為我不知道自己XX有多老?
2022-12-15 11:56 -
耿爽:反對開除伊朗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成員國地位
2022-12-15 11:18 -
不忍了,德國當局出手
2022-12-15 11:07 -
王毅同馬來西亞外長視頻會晤:實施好東海岸鐵路等重點項目
2022-12-15 10:43 中國外交 -
駐曼徹斯特總領館遭暴力滋擾,中使館:英政府包庇反華分子
2022-12-15 10:38 中國外交 -
美國新增感染病例128546例、死亡病例778例
2022-12-15 07:41 美國一夢 -
美向烏提供“愛國者”導彈?克宮回應:合法打擊目標
2022-12-15 07:35 俄羅斯之聲 -
美聯儲宣布加息50個基點,鮑威爾:預計2023年不會降息
2022-12-15 06:55 美國經濟 -
秘魯國防部長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tài)
2022-12-15 06:48 -
美方官員這邊宣稱不要求非洲國家選邊站,那邊繼續(xù)緊盯中國
2022-12-14 23:02 美國政治 -
扎哈羅娃哭了
2022-12-14 22:24 -
國際空間站這路走不通,“我們迅速向中國提交申請”
2022-12-14 22:00 航空航天 -
日本最大國防預算旨在應對中國“威脅”?中方駁斥
2022-12-14 21:18 中日關系 -
歐盟將贈烏克蘭三千萬LED燈泡幫過冬,遭群嘲:中國感謝這筆訂單
2022-12-14 19:36 烏克蘭之殤 -
英軍首次承認:曾在烏參與秘密行動
2022-12-14 18:04 烏克蘭之殤 -
岸田文雄要求國民負擔軍費增額引一片批評
2022-12-14 17:43
相關推薦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2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3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2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