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若麟:《查理周刊》留給我們的六個問號
關鍵字: 巴黎巴黎雜志社恐襲巴黎雜志社槍擊案言論自由查理周刊諷刺漫畫巴黎恐襲三名極端伊斯蘭武裝分子光天化日之下槍殺12名《查理周刊》漫畫家和記者以及保護他們的兩名警察,震驚全法國,且很有可能從此改變法國國內政治格局的演變。對于任何針對平民的攻擊事件,我們都應給予強烈譴責。恐怖行動是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推脫的。這是一種無可寬恕的罪行。
1、這是極端伊斯蘭的一次宣戰(zhàn)嗎?
與普通恐怖襲擊截然不同的是,這次攻擊行動目標明確、手段專業(yè),我們幾乎可以將其視為極端伊斯蘭勢力的一個宣戰(zhàn)。其潛臺詞是:用剝奪生命的殘忍方式來震懾所有反對他們的言論。與其他對平民的濫殺不同之處,在于恐怖分子的行動不僅僅是精密策劃動手的時機、逃竄的路線等等,而且在動手殺戮之前,甚至核對了記者的名單??植婪肿语@然是在試圖實施恐嚇戰(zhàn)略。如果今后一名藝術家或記者在下筆時會不自覺地想起這樁恐怖襲擊案的話,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2、雙方積怨已久?
伊斯蘭極端勢力與《查理周刊》直接積怨已很久,這次恐怖攻擊幾乎是可以預見的行動。《查理周刊》遭到穆斯林強烈反對的一件事,發(fā)生在2006年。當時《查理周刊》轉載了丹麥媒體《日德蘭郵報》發(fā)表的12幅漫畫,遭到幾乎所有穆斯林國家的抗議和反對。法國溫和派穆斯林的代表“法國信仰穆斯林理事會”(法國官方所承認和支持的組織)將周刊告上法庭,要求禁止該期雜志的發(fā)行;不果。2007年,《查理周刊》再度發(fā)表兩幅被穆斯林視為羞辱的漫畫。這次,“法國大清真寺”、“法國伊斯蘭組織聯(lián)合會”和“世界伊斯蘭團體”聯(lián)合將其告上法庭。最終仍然是敗訴。法國法庭駁回穆斯林組織的理由是,言論自由不容挑戰(zhàn)。2011年11月1日至2日夜間,《查理周刊》被縱火燒毀。罪犯迄今未被抓獲。
隨后在2012年9月,周刊再次發(fā)表有關穆斯林的漫畫,再次引發(fā)爭議和抗議,其網站也再次遭到黑客的攻擊。一些穆斯林組織也再次以“挑動仇恨”、種族主義等罪名將周刊告上法庭。由此可窺,雙方沖突由來已久。只是運用如此極端的手段來劃上沖突的一個句號,實在是難以想象。也無法接受。
3、言論自由有沒有邊界?
至于《查理周刊》有沒有權利發(fā)表羞辱宗教人物的漫畫,這在法國也是有爭議的。在2006年首批12幅漫畫發(fā)表后,當時的總統(tǒng)希拉克是反對的。他認為這是“明顯的挑釁”。希拉克的這一表態(tài)至今被反對者不斷挑出來批評。支持《查理周刊》的人認為,新聞媒體“有權挑釁、有權過份、有權不負責任”,因為這是言論自由!
《查理周刊》恐襲引發(fā)對“言論自由”的討論
但在法國經歷過薩科齊時代的人都知道,《查理周刊》也有“言論封殺”的時候?!恫槔碇芸酚幸晃慌c遇害漫畫家同樣出名的人,叫錫內。2008年7月,他在他的專欄里寫了一段話,涉及當時總統(tǒng)薩科齊的兒子讓·薩科齊。這段話引起了激烈爭議,被認為有“反猶”嫌疑。雜志當時的總編菲利浦·瓦爾當即將錫內開除出雜志。隨后錫內將雜志告上法庭并獲得勝訴,他的那段話完全合法。但錫內已經因言致禍、丟了吃了幾十年的飯碗……
確實,在法國,反猶言論是違法的,因為有一條法律叫“蓋索法”,專門針對反猶主義、種族主義等不當言論的。但問題是,法律認為錫內并沒有違法。如何解釋他的遭遇呢?
不過,用武器來封殺嘴巴,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4、武器的批判從此取代了批判的武器?
《查理周刊》恐怖襲擊最嚴重的后果,就是“武器的批判”從此是否會取代“批判的武器”。當恐怖分子手中的武器占了上風的話,那么人類那么多年付出那么多代價才取得的進步就會付諸東流。然而種種跡象表明,這一幕很有可能正在成為現(xiàn)實。這次的恐怖襲擊與過去伊斯蘭極端分子不同之處,在于不是自殺性襲擊,而是有周密計劃、針對性非常明確的謀殺。如果法國警方不能盡快將兇手繩之以法,將無疑會大大鼓勵其同類,采取同樣的恐怖主義行動。如果出現(xiàn)這一幕,那就將會出現(xiàn)人人自危的局面。在凡是涉及所謂“敏感話題”的時代人人手都在顫抖,人人都自覺地進行自我審查……這正是恐怖組織所期待的。
5、伊斯蘭化還是極右化:法國進入十字路口?
今天的法國正在急劇分裂,并出現(xiàn)兩大相反的趨勢:極右化和伊斯蘭化。
法國穆斯林人數(shù)相當眾多,大約達到五百至六百萬。伊斯蘭教已經成為法國的第二大宗教。但是穆斯林融入法國社會的程度卻并不理想。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猶太教雖然都是出自同一個一神教,但數(shù)千年來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特別是猶太教之間的沖突卻隨著中東以巴沖突的加劇而激化。因而近年來法國伊斯蘭教有一種“原教旨化“的傾向。伊斯蘭教是不允許退教的,所以歷來只增不減。所以法國伊斯蘭教有上升的趨勢。法國著名作家烏勒貝克在發(fā)生恐怖襲擊案的同一天在法國出版他的新作,題為《屈從》,講的是未來法國通過選舉選出了一位穆斯林總統(tǒng),從而法國開始伊斯蘭化。這本書所描述的雖然只是一種想象,但如果說藝術家的想象有可能超越歷史的話,這可能是法國人最不愿意看的國家未來了。
法國穆斯林人數(shù)相當眾多,大約達到五百至六百萬。(資料圖)
與此同時,法國也在同時出現(xiàn)“極右化“傾向。法國幾乎所有民意調查都指向一點:極右翼總統(tǒng)候選人國民陣線主席瑪麗娜·勒龐將在2017年總統(tǒng)大選中戰(zhàn)勝左翼候選人而進入大選的第二輪。事實上,在去年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國民陣線已經成為法國第一大黨。選出一個極右翼總統(tǒng)的可能性其實可能比選出一個穆斯林總統(tǒng)更大。
《查理周刊》恐怖襲擊實際上在強化這兩大相反的趨勢進一步加強。也就是說,這場襲擊很有可能進一步撕裂法國社會,使法國社會進一步朝著相反的方向分裂。激化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國家就很有可能出現(xiàn)劇烈的動蕩。
6、歐洲是否正在進入一個多事之秋?
顯然,《查理周刊》只是這場分裂、對抗運動的開始,而非結束。發(fā)生在法國的事,實際上對歐洲其他有著大量穆斯林的國家而言都是一個預警。三名恐怖分子中至少兩名曾在國外接受過恐怖活動訓練。他們的人數(shù)正在增多。近年法國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法國人前往敘利亞、利比亞、中東等各地參加“圣戰(zhàn)“。這些人無疑會從《查理周刊》恐怖事件中得到啟發(fā)。如果真是這樣,那法國乃至歐洲就真的要進入一個多事之秋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55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2“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6“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