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默對話香港特區(qū)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外商投資興趣依舊很大,香港的“跳板”作用不會消失
最后更新: 2021-09-04 13:58:25·香港貧富懸殊,政策、政治皆需改革
李世默:還有一點我想跟您探討。中國的扶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去年我們宣布基本消除了絕對貧困,共同富裕在中央的施政綱領里面也占據重要的地位,習總書記也多次強調著力解決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而在香港,貧富不均也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從收入看,香港的基尼指數是非常高的,也許是亞洲最不平等的城市之一;從住房看,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5平米,住房自有率也只有50%。您認為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源在哪里?是香港的制度有問題,還是政策有問題?我們怎么樣才能在今后幾年時間里開始解決這些問題?
陳茂波:這方面實在值得反思。香港的“貧窮”,不是“絕對貧窮”,而是“相對貧窮”,它以家庭收入中位數為參考。所以在香港這個地方,貧窮問題是一定有的?,F在看起來比較尖銳的貧窮問題,里面有政策原因,也有一定的政治原因。
信奉的是盡量“積極不干預”自由市場,所以扶貧工作的主要思路是通過一些現金的運作去保底,比方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金、低收入在職家庭的補助金、老人家的生活金。除了這些現金補貼以外,我們也有提供低廉的公共房屋、公共醫(yī)療,小學、中學免費教育,幼兒園、大學都有補貼。
而且在香港過往的經濟發(fā)展里邊,四大支柱產業(yè)——貿易及物流、金融服務業(yè)、旅游業(yè),以及專業(yè)及工商業(yè)支援專業(yè)服務——共占香港GDP的50%多,雇傭的人口占47%左右。過去這幾年,尤其是金融方面發(fā)展得特別好,所以金融業(yè)占我們GDP的比重超過21%,但是雇傭人口只占7%;同時間旅游業(yè)雇傭的人口比較多,但是工作偏基層。所以香港的產業(yè)結構也有一定的問題。
要解決香港貧富懸殊問題,主要涉及兩個概念,一個是收入方面的貧富懸殊,另一個是資產的貧富懸殊。
收入方面,我覺得往后我們的經濟發(fā)展要更多元化,最重要的是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yè)機會,讓年輕人可以按自己的不同興趣發(fā)展事業(yè)。
過去這幾年,我們意識到創(chuàng)新科技非常重要,它不單是一個產業(yè),也影響其它產業(yè)的升級轉型。所以過去四年,特區(qū)政府在這方面已投入和準備投入的資金大概超過1200億港幣。資金主要集中在兩個范疇,一個是醫(yī)療科技,另一個是大數據人工智能。
我們經過幾年的努力,希望能開創(chuàng)一個比較好的創(chuàng)客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能吸引內地和國際的一些頂級科研機構、科技企業(yè)落戶香港。同時在人才方面,我們也制定了一些政策,比方在人才引進、培訓本地人才方面,我們也投了大量的資源。
當然,在產業(yè)發(fā)展這點上,很多方面都要努力,除了創(chuàng)新科技,其他方面比如文化創(chuàng)意也要加大支持力度。
至于資產的貧富懸殊,這塊最尖銳的問題就是住房,有沒有自己的住房,在資產上的差異會很大。尤其是過去十年來全球資金非常多,在我們這邊也出現供不應求的問題,所以資產價格騰飛得很快。
要解決住房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增加資助房屋的供應——不單單指出租的公共房屋,還包括出售的資助房屋。同時,在自置物業(yè)這方面,我們要搭建一個比較好的階梯,讓一般老百姓可以先購入資助房屋,然后在自己的收入、事業(yè)發(fā)展得比較好的時候再往上升級。這樣一來,當我們社會經濟發(fā)展良好時,他們也都能通過這些資產分享到好處。
要解決住房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增加資助房屋的供應(資料圖:港媒)
剛才講的基本上是政策的問題,一個是保底,一個是產業(yè)發(fā)展,過往比較單一,往后要多元化。
在政治上,國家最近除了制定香港國安法以外,還幫香港完善了選舉制度。這兩點很重要,從保障國家安全方面落實“愛國者治港”,消除國家安全方面的擔憂,同時擴大了香港立法會代表的廣泛性和參與性——加入更多的議員,著眼的是全港的利益,而不是個別行業(yè)、個別地區(qū)的利益。
過往香港的行政-立法會有些政治上的斗爭,有時會出現“政治空轉”的情況。完善選舉制度后,立法會的代表性更為廣泛,且參與其中的都是愛國者。同時較大比例的議員不是來自地區(qū)或比較窄的行業(yè),這也有利于破解固有的利益結構。
我們相信,通過完善選舉,香港行政-立法的關系將迎來比較良性的互動,這樣既有利于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加入管治團隊,同時也能提高管治團隊的管治效能。立法會、行政機關若齊心合力,我們就可以匯聚力量去破解社會上糾結已久的一些問題,比如土地房屋、貧富懸殊、經濟多元發(fā)展。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中方是否會承認阿富汗新政府?外交部援引毛主席一句話
2021-09-01 15:55 阿富汗 -
美軍擊斃IS頭目,現場視頻曝光
2021-08-29 15:42 -
五角大樓:在喀布爾機場爆炸前,塔利班釋放了數千名ISIS-K囚犯
2021-08-28 14:17 阿富汗 -
外媒:塔利班向抗議人群開槍,至少3死十余傷
2021-08-18 21:27 阿富汗 -
解放軍坦克兩項參賽隊抵達莫斯科阿拉比諾
2021-08-15 09:13 2018國際軍事比賽 -
【南海真相】美軍機對華抵近偵察,新特點及風險
2021-08-11 09:42 中國論壇 -
羽毛球男單冠軍,中文居然這么溜!
2021-08-03 11:59 觀網看片 -
德國警察這一推,成功引起聯(lián)合國注意
2021-08-03 11:58 -
蘇炳添:劉翔是開路人,也是我的幸運之神
2021-08-01 22:42 東京奧運會 -
歐美健身圈“頂流”呂小軍,奪冠后外網激動壞了
2021-08-01 15:08 觀網看片 -
“接種疫苗,每人發(fā)100美元”
2021-07-30 13:58 -
伊藤美誠哭了:是實力問題
2021-07-29 14:04 東京奧運會 -
“2009年,當時的特朗普總統(tǒng)”
2021-07-29 14:04 -
約翰遜這動作,把查爾斯王子看笑了…
2021-07-29 13:46 觀網看片 -
“生命之舟”司機:真想像電影一樣,一次救下所有人
2021-07-27 19:26 河南暴雨 -
參加奧運能有多歡樂?看他就知道了
2021-07-27 16:44 -
這里是中國,更不吃這一套
2021-07-25 16:42 中美關系 -
天皇致辭時沒第一時間起立,菅義偉被批“侮辱全體國民”
2021-07-25 13:12 -
一劍封喉!孫一文斬獲第三金!
2021-07-24 20:07 東京奧運會 -
場內正舉行開幕式,場外在喊“不要奧運會!”
2021-07-23 23:01 東京奧運會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5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0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3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7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4最新聞 Hot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