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證綜指編制方案7月將大修!剔除風險警示股,納入科創(chuàng)板股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6月19日消息,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將于2020年7月22日修訂上證綜合指數的編制方案。此外,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將于2020年7月22日收盤后發(fā)布上證科創(chuàng)板50成份指數歷史行情,7月23日正式發(fā)布實時行情。
上交所將修訂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
為提升指數編制的科學性,增強指數的表征功能,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將于2020年7月22日修訂上證綜合指數的編制方案。
上交所網站截圖
完善指數編制方案是國際主流指數的通行做法。此次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修訂充分借鑒了國際指數編制修訂經驗,立足境內市場發(fā)展實際,剔除風險警示股票、延長新股計入指數時間,并納入科創(chuàng)板上市證券,有利于上證綜合指數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滬市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
我國資本市場建立了風險警示制度,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風險較高。截至5月底,上證綜合指數樣本中包含85只風險警示股票,剔除該類股票對指數本身影響較小,但有利于發(fā)揮資本市場優(yōu)勝劣汰作用。
我國證券市場的新股上市初期存在波動較大的現象。2010年至2019年,新股上市1年內平均股價波動率是同期上證綜合指數的2.9倍,延遲新股計入時間,于新股上市滿1年后計入指數,有利于增強上證綜合指數的穩(wěn)定性,引導長期理性投資。同時考慮到大市值新股上市后價格穩(wěn)定所需時間總體短于小市值新股,設置大市值新股快速計入機制,上市以來日均總市值排名在滬市前10位的股票于上市滿3個月后計入,以保證上證綜合指數的代表性。
隨著科創(chuàng)板市場平穩(wěn)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型上市公司數量和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科創(chuàng)板上市證券按修訂后規(guī)則納入,有助于進一步提升上證綜合指數代表性。
關于修訂上證綜合指數編制的答記者問
問題1:請介紹一下修訂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的背景。
答:上證綜合指數發(fā)布于1991年,是A股市場第一條股票指數,核心編制方法沿用至今。近年來,社會各界對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修訂多有呼聲,類似“上證綜合指數失真”“未能充分反映市場結構變化”等意見頻頻出現,今年兩會期間,包括代表委員在內的市場專業(yè)人士再次提議對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法進行完善。
為充分響應市場呼聲,進一步提高指數編制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更加準確表征上海市場整體表現,上交所、中證指數公司在充分聽取市場意見、研究我國資本市場發(fā)展變化、借鑒指數編制國際經驗基礎上,持續(xù)研究并慎重啟動了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修訂工作。
指數編制遵循科學性要求,對上證綜合指數的樣本空間、選樣方法及樣本調整等指數編制要素逐一梳理,形成上證綜合指數編制修訂方向。在此基礎上,多次組織召開指數編制修訂專題研討會,并于近期建立指數編制專家咨詢機制,積極征詢基金公司、保險資管、境內外指數公司等機構及高校、研究所等專家意見建議,最終形成上證綜合指數編制修訂方案,即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延遲新股計入時間,科創(chuàng)板證券納入上證綜合指數樣本空間。
指數編制修訂方案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上證綜合指數的市場代表性與穩(wěn)定性,使上證綜合指數更加準確表征上海市場整體表現,更加充分反映上海市場結構變化,為投資者觀測市場運行、進行財富管理提供更理想的標尺。
問題2:為什么對新股計入上證綜合指數時間進行調整?
答:新股計入指數的時間是上證綜合指數重要的基礎安排,諸多市場專業(yè)人士認為當前上市第11個交易日計入新股不利于上證綜合指數的表征準確性與穩(wěn)定性。在充分借鑒國際代表性指數有益經驗,客觀分析境內新股市場特點的基礎上,對新股計入上證綜合指數進行調整。
國際代表性指數通常根據所在國家和地區(qū)市場特點,設定新股計入指數時間。一般而言,新股需經歷充分的市場定價博弈之后才被賦予計入指數的資格,如新股上市滿12個月才具備資格計入標普500指數,新股上市滿3個月才具備資格計入STOXX歐洲全市場指數。同時,為保持指數的市場代表性,部分代表性指數會設定大市值新股的快速計入機制,如恒生綜合指數對市值排名前10%的大盤新股設定了上市第11個交易日快速計入機制。
當前A股市場新股上市初期存在“連續(xù)漲?!奔案卟▌蝇F象。2014年至2019年,滬市共上市新股563只,上市后平均連續(xù)漲停天數為9天,217只新股連續(xù)漲停天數超過10天,新股以漲停價計入不利于上證綜合指數客觀反映市場真實表現。2010年至2019年,滬市新股1年內平均收益波動率約為同期上證綜合指數的2.9倍,計入高波動新股不利于上證綜合指數的穩(wěn)定。
因此,將新股計入上證綜合指數的時間延遲至上市1年后。考慮到大市值新股價格穩(wěn)定所需時間總體短于小市值新股,為保持上證綜合指數的良好代表性,對上市以來日均總市值排名滬市前10位的大市值新股實行上市滿3個月后計入。
問題3:為什么上證綜合指數樣本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ST、*ST)的股票,是否會影響綜合指數的定位?
答:我國資本市場建立了風險警示制度,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存在較高風險,基本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投資價值受到影響,難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情況。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有利于上證綜合指數更好發(fā)揮投資功能,更好反映滬市上市公司總體表現。
諸多國際主要綜合指數樣本范圍只包括市場絕大多數股票,如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剔除納斯達克市場作為第二上市地的股票,STOXX歐洲全市場指數、恒生綜合指數只涵蓋市場市值95%的股票。截至5月底,上證綜合指數樣本中包含85只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合計權重0.6%。因此,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不會影響其綜合指數定位。
問題4:將科創(chuàng)板證券納入上證綜合指數樣本空間是出于什么考量?
答:一般而言,證券市場新板塊上市的證券通常需經一段時期跟蹤評估后才會考慮計入市場代表性指數。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創(chuàng)板證券上市至今,上交所已持續(xù)跟蹤評估近一年時間,科創(chuàng)板整體運行平穩(wěn)。截至5月底,科創(chuàng)板上市公司達到105家,總市值1.6萬億元,已成為滬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創(chuàng)板證券計入上證綜合指數的必要性日益凸顯??苿?chuàng)板上市公司涵蓋諸多科技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科創(chuàng)板證券的計入不僅可提高上證綜合指數的市場代表性,也將進一步提升上證綜合指數中科創(chuàng)型新興產業(yè)上市公司的占比,使上證綜合指數更好反映滬市結構變化。
考慮到上證綜合指數編制修訂涉及新股計入時間的調整,科創(chuàng)板證券按照修訂后的規(guī)則納入上證綜合指數,有利于保障上證綜合指數規(guī)則的穩(wěn)定性與連續(xù)性。
問題5:上證綜合指數編制修訂的實施是否會影響指數的連續(xù)性,是否會影響投資者觀測市場行情?
- 責任編輯: 于文凱 
-
中興公布5納米芯片進度,港股市值暴漲三成
2020-06-19 16:51 上市公司 -
一季度虧掉去年利潤,東航祭出“無限次任意飛”擠爆APP
2020-06-19 16:33 上市公司 -
疫情催生美債低利率窗口,蒙牛2日發(fā)債9億美元
2020-06-19 13:02 上市公司 -
中國重回美第一大貿易伙伴,美媒的嘴上“抹了蜜”
2020-06-18 14:52 宏觀經濟 -
中國太保赴英募資128億,系中企在歐最大發(fā)行
2020-06-17 15:31 上市公司 -
-
中興通訊宣布倪飛出任終端總經理,兼任努比亞總裁
2020-06-16 17:09 上市公司 -
美的回應“闖入者系供應商”傳聞:有人故意捏造事實
2020-06-16 16:11 上市公司 -
中石化赴海南成立全資子公司,將從事房地產開發(fā)經營
2020-06-16 14:35 上市公司 -
Arm中國聯名信:對莫須有指控感到震驚和氣憤
2020-06-16 13:09 上市公司 -
幾近腰斬,萬科半月內兩次調低債券利率
2020-06-16 12:06 上市公司 -
7500億!美聯儲親自下場兜底企業(yè)債,道指反彈逾1000點
2020-06-16 10:35 美國經濟 -
套均補貼16萬,碧桂園上天貓賣房或影響房價
2020-06-16 10:31 上市公司 -
商務部:今年外貿發(fā)展的挑戰(zhàn)和壓力顯著增大
2020-06-15 19:05 中國經濟 -
中國市場風景獨好,華為首超三星登頂全球手機市場
2020-06-15 16:22 上市公司 -
英中貿易協會:英國無力背棄中國
2020-06-15 12:59 不列顛 -
海南自貿港建設新動作:東航、攜程等將參建三亞國際航空
2020-06-15 11:58 上市公司 -
遲到1個半月,泰禾終披露2019年業(yè)績:凈利潤較預計更低
2020-06-14 14:30 上市公司 -
央行向連通公司核發(fā)銀行卡清算業(yè)務許可證
2020-06-13 15:25 -
5600公里7天直達,傳化智聯山東大區(qū)首發(fā)國際道路專線
2020-06-13 13:43 上市公司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