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時報:法國恐成為極權主義民主國家
關鍵字: 法國法國革命穆斯林巴黎雜志社恐襲查理周刊查理我是查理伊斯蘭教歐洲移民歐洲右翼極權主義民主國家啟蒙運動自由平等博愛【《查理周刊》恐襲案雖已過去多日,但其留下的陰霾并未褪去。隨著法國乃至全歐洲的右翼勢力借機抬頭,歐洲社會的內部團結似乎正在遭遇嚴重困難。美國媒體《紐約時報》2日撰文揭示了法國社會所遭遇的這些困難:穆斯林移民仿佛化外之民,幾乎在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全面游離于法國主流社會之外。盡管法國曾憑借大革命時期所奠定的“自由、平等、博愛”的啟蒙理想,為現(xiàn)代西方民主社會奠定了標桿,但啟蒙運動所倡導世俗化精神卻不斷在對穆斯林移民產生著疏離感;法國甚至被稱人作“極權主義民主國家”。作者指出,由于無法融入主流社會,距離巴黎市區(qū)僅10英里的移民聚居區(qū)克利希叢林,失業(yè)率竟高達40%,大部分還是青年穆斯林。這為極端分子的產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為應對這一危機,作者認為法國需要重新對“自由、平等、博愛”的信條做出規(guī)定。觀察者網李晽 譯,原標題:“法國理想,鑄就于大革命,正面臨著現(xiàn)代挑戰(zhàn)”,部分文字有刪節(jié)】
《紐約時報》文章截圖
在法國,《查理周刊》恐襲案的余波并未了結:法國社會如今正在進行一場防御性的,卻又有可能是決定性的大辯論——到底何為真正的法國人——并且對“法國人”這個概念的定義,究竟能不能為不斷增長的穆斯林人口留下足夠空間?
居于這場辯論核心的是,法國人意義上的身份認同已經與世俗主義高度融合,以至于在伊斯蘭教日益受到關注的情況下,法國人在維護文化多元主義社會這一理想上,已然失敗。
就法律和習俗而言,在實踐“自由、平等、博愛”這一信條上,法國公民不會由于種族、宗教或者性別而受到歧視。這種愿望源于法國大革命,深深根植于法國人的社會生活之中。多名公民遭恐怖分子殺害后,在多場大型游行活動中,上述信條再度發(fā)出強有力的聲音。
不過,這種理想以及法蘭西共和國自身卻在其中感受到對穆斯林移民的深深疏離。穆斯林在宗教生活與公共生活之間并不做嚴格區(qū)分。法國的這些價值觀通常被穆斯林當做外來的,甚至被視作褻瀆神明,如文化殖民主義一般,強行向他們灌輸;并且有時還被用作種族歧視和宗教歧視的托辭。
法國境內的穆斯林社區(qū)自成一體
安德魯·胡西,一名居住在巴黎教授是這樣評價法國人的上述價值觀的:“這里受到挑戰(zhàn)的實際上是,已成為極權主義民主國家的法國?!焙鲗戇^一本書,書名為《法國式壓制:法國與其國內阿拉伯裔間的長久戰(zhàn)爭》。他認為,法式的共和主義已經成為了一種“極權主義,正如‘共產主義’那樣,也被法國當做神圣的東西了?!彼€表示,法國已經成為“啟蒙基礎主義者”“強行推行其身份認同”的一個國家。
例如像巴黎郊區(qū)的克利希叢林這樣居住著大量移民的地區(qū),法蘭西共和國的公民教育課程與大多數(shù)穆斯林人口日常生活之間鴻溝是顯而易見的。
法國總理瓦爾斯曾經將克利希地區(qū)描述為“地域性、社會性、族群性的隔離區(qū)”,而遭到嚴厲批評。十年間,針對警察和國家的騷亂發(fā)端于此處,并曾擴散到全國;盡管改革的呼聲不斷,這里的生活卻日益惡化:更多的犯罪、更多的失業(yè)、更多的貧窮、更多的疏離,而如今在穆斯林青年中,極端主義盛行。
位于巴黎市郊的克利希叢林
這里的年輕人嘲弄“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戲謔地稱之為“熱氣”。他們并未感受到任何的平等和自由,對民族團結沒有任何感觸。
在其他一些勞工移民占主流的郊區(qū),不少年輕人拒絕為《查理周刊》的記者們默哀,因為他們認為,這份雜志侮辱了伊斯蘭教。
克利希地區(qū)的失業(yè)率高達驚人的40%,幾乎是全法國最為貧窮的地方,其中一半的人口年齡都在20歲以下;這里也受住房短缺的困擾,而直到去年才剛剛成立失業(yè)保障部門。盡管距離巴黎僅有10英里,盡管10年來政府屢次作出承諾,這里卻沒有像樣的主干道,也沒有大型的換乘車站。
政治學家多米尼克·莫伊西建議法國對其價值觀重新作出澄清:“我們需要一場新的啟蒙運動,來重塑共和國,以便與這個國家的多樣性相符合。”
在莫伊西看來,最基礎的問題是:“接受和踐行那些共和國所珍視的價值。但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尊重他人,實現(xiàn)自由、平等和博愛。自由,但卻是有限度的自由;平等,卻是有限度的平等;而博愛卻完全消失不見了?!?
克利希地區(qū)的副市長西塞女士倒是很簡單地道出了問題的實質:“法國在轉型過程中發(fā)生了困難?!?
“文化整合、移民問題——這些是禁忌,并且是國民陣線等右翼政黨的核心議程。如今,這些問題必須轉變成全國性的議題。我們必須面對這些所謂的問題,以便我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遷徙,按自己的想法踐行宗教信仰。還有就業(yè),真的,就業(yè)確實非常重要。否則,法國將會在未來墮入深淵。”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晽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56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172“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0“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12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造船投資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
美方撤銷對華乙烷出口限制
-
特朗普參觀“鱷魚惡魔島”:拜登就想把我關在這兒,這XX養(yǎng)的
-
公安部通報:陳某為吸粉引流編造“工行假金條”,已被依法追責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