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增長2萬元
-
劉世錦:到2035年中國人均收入水平要上三個大臺階
-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臺”
-
中共中央新聞發(fā)布會: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義不是劫富濟貧
-
共同富??煞裉善??國家發(fā)改委: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斗
-
國家發(fā)改委:滬蘇浙8區(qū)市結對幫扶皖北8市
-
避免陷入“福利國家”陷阱?我們發(fā)展的是“民生國家”
在美國的福利政策視角下,幫助貧困家庭總體上是一種救助政策,包括發(fā)放補貼、收入補助、現(xiàn)金津貼、醫(yī)療補助,以及臨時救助等。而中國的扶貧政策主要是一種發(fā)展支持政策,長期以來,中國扶貧強調不但要提供“輸血”機制,更要提高貧困人口自身“造血”能力。[全文]
-
韓文秀:現(xiàn)在即使把所有國民收入平均分配,也達不到共同富裕
-
人社部:受“學而優(yōu)則仕”觀念影響,技能人才認可度不夠
-
從數(shù)據(jù)看共同富裕,財富怎么分合適
對大多數(shù)老百姓來講什么是資本?每人每年省的那1萬塊錢,你說這是不是資本?這個資本有過去咱們說的那種資本罪惡嗎?就是省吃儉用累計起來的錢嘛。有資本才能投入為經濟未來發(fā)展提供動力,這些是好的,也是必須的。[全文]
-
“共同富?!睂⒆屩袊恕案痈辉!?/a>
喬治·索羅斯等人和其在中國內部的支持者批評共同富裕政策,他們認為這種政策“在經濟上具有破壞性”,這種言論已經被現(xiàn)實狠狠打臉。現(xiàn)實是“共同富?!闭哂畜@人的創(chuàng)新性和卓有成效的實踐性,不僅印證了馬克思對于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的論斷,而且將成為中國經濟未來一枝獨秀的有力支撐。[全文]
-
共同富裕不只看錢,也該包括“家庭時間”
如何暢通居民向上流動的通道,實際上是社會性流動對于促進共同富裕有何作用。社會性流動不僅能夠為拉動就業(yè)和提高生產率帶來正向激勵,同時也是提升生育意愿和生育率的重要手段。當前我國人口和勞動力遷移主要表現(xiàn)為橫向流動,縱向流動通道并未充分展開。[全文]
-
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
貧富差距有多大?怎樣縮???發(fā)改委回應
-
讓索羅斯來治理中國?這種人留給他們自己好了
中國此刻在證明,我們正在集結政治意愿和權力來重新平衡局勢,包括經濟不平等,還有環(huán)境惡化,同時還在打擊腐敗,使得我們能擁有一個更平等的社會,把好東西分配得更均衡,而不是一個資本決定一切的社會。[全文]
-
“中國受窮,才能確保西方安穩(wěn)?”
(觀察者網訊)“中國的相對貧困,真的是21世紀西方安全架構的基本要求嗎?”9月10日,德國《焦點》周刊以“美[全文]
-
共同富裕不是搞“福利國家”,講求勞動倫理
共同富裕最重要的一個前提是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國家社會要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就業(yè)環(huán)境,沒有后顧之憂的生活保障,讓人們自己為了美好生活而奮斗。共同富裕絕對不是等靠要,要避免福利國家的陷阱。對應到分配制度,最重要的是初次分配,因為社會主義有勞動倫理,二次分配、三次分配起輔助作用。[全文]
-
共同富裕要優(yōu)先考慮房產稅和遺產稅,這是真正干實事
我認為在這次共同富裕討論中,扎扎實實研究怎么把房產稅、財產稅、贈與稅等稅種建立起來,如何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這是真正干實事,是力爭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用不著又從大同世界和空想社會主義論起,在內涵外延和倫理道德方面爭論不休。[全文]
-
林鄭:資本主義社會難期望無貧富差距
-
不讓后富者掉隊,走向共同富裕是時代的要求
目前我國個稅只占總稅收的6.89%左右,沒有辦法作為一個有力杠桿調節(jié)貧富差距。相對來講,在很多發(fā)達國家,情況基本是倒過來的,個稅占稅收的大頭。如果個人所得稅能夠在國家財政當中占比達到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國家手頭的杠桿就比較大,也就很容易對收入差距進行調節(jié)。[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