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亭:血戰(zhàn)碾莊——國民黨二流部隊是如何頂住了解放軍十二晝夜的猛攻?
關鍵字: 三大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碾莊黃百韜粟裕11月14日,對黃百韜兵團的攻擊已連續(xù)三天,華野雖攻下多個村莊,但自身傷亡也很大,進展也比預計的緩慢。同時由于部隊在前一時期追擊黃百韜兵團時,前進太快,加上戰(zhàn)斗激烈彈藥消耗很大,后勤補給發(fā)生了困難。有的部隊已用完了所攜的3個基數(shù)彈藥,糧食供應也有脫節(jié)。
黃百韜在碾莊的指揮部遺址
11月15日,根據(jù)中央軍委誘殲援敵邱清泉、李彌兵團的部署,攻擊黃百韜的部隊暫停攻擊,正好利用這一時間,整頓建制,調(diào)整部署,組織火力,補充糧彈,并加緊近迫作業(yè),準備新的攻擊。粟裕在給中央軍委的報告中這樣談及攻擊進展遲緩的原因:“當黃匪西逃時,我即分頭追擊。因渡河關系,遲早不一,建制紊亂擁擠(采取誰先到誰先截敵退路之辦法急進)。直至12日始調(diào)整就緒,而輜重、炮兵均未能跟上,13日晚始先后到達。加以地形不好,每一村莊又分成幾個集團家屋。以往居民為防水原因,房屋較平地高一米,故我突入后還需連續(xù)攻擊,消耗炮彈炸藥甚大。至15日前已消耗3個基數(shù),后續(xù)接濟不上,影響攻擊,費時甚久且增加了傷亡。”
15日,解放軍重新開始攻擊,采取“先打弱敵,后打強敵,攻其首腦,亂其部署”的戰(zhàn)法。并將特種兵縱隊和各縱直屬炮兵共80門大口徑火炮,集中編為3個炮兵群,分別支援三個方向的攻擊。
毛澤東也十分關注碾莊戰(zhàn)況,面對華野傷亡很大的情況,特別來電:“此戰(zhàn)役為我南線空前大戰(zhàn)役,時間可能要打兩個月左右,傷員可能在十萬以上,彈藥、民工需要極巨,請華東局、中原局用全力組織支持工作。”毛澤東的這個電報相當及時,當時華野有些部隊已經(jīng)開始叫苦,甚至有的提出沒法再打了!毛澤東這個準備傷亡十萬人的電報,才將這種情緒壓了下去。
至19日,攻占了碾莊外圍的全部村落,開始總攻碾莊,這是個只有百十戶人家的小村莊,村邊有兩道土圍墻和寬十余米深近兩米的水壕,而且在兩道圍墻之間是近百米的開闊地,黃百韜兵團借助這一有利地形組成綿密火力網(wǎng),當時在村內(nèi)有第7兵團部直屬部隊、警衛(wèi)營、工兵營、以及25軍和64軍各1個團,總兵力將近萬人。
晚20時,解放軍總攻開始,守軍集中了數(shù)十挺機槍的密集火力封鎖村南水壕上的小橋,所以解放軍多次攻擊都未成功。9縱司令聶鳳智親臨主攻團73團,也就是戰(zhàn)功赫赫的“濟南第一團”指揮,有人反映在戰(zhàn)斗中曾見有戰(zhàn)士徒涉過水壕,所以可以徒涉通過水壕,從而避開守軍火力最集中的小橋。
解放軍徒涉突破碾莊村外的小河
22時,9縱再次發(fā)動攻擊,一舉徒涉沖過水壕,突破了第一道圍墻,但守軍憑借第二道圍墻的工事,以密集火力封鎖兩道圍墻之間的開闊地,并不斷組織反沖擊,雙方拼殺極其激烈,73團在友鄰8縱的支持下,經(jīng)過四小時激戰(zhàn)終于突破第二道圍墻,沖入村里。而東南方向的8縱也于20日凌晨涉水過壕,并相繼突破兩道圍墻,這時候村里的守軍見已失險要,陣腳開始有些慌亂,黃百韜見再難堅持,命令25軍向東突圍,25軍軍長陳士章化裝逃脫,100軍軍長周志道重傷后混在傷員中得脫,黃百韜則率殘部約一千余人退到北面第64軍軍部所在地大院上。黃百韜走后碾莊隨即被解放軍攻占,守軍萬余大部被殲。
21日,解放軍相繼攻占尤家湖、小院上、大院上。黃百韜在大院上被攻占前逃往小費莊,繼續(xù)指揮余部抵抗。雖然已經(jīng)接近尾聲,但戰(zhàn)況依然激烈,解放軍投入了全部能夠使用的火炮,連剛繳獲的都用上了,還出動了4輛坦克。22日黃昏,黃百韜見大勢已去,就讓64軍軍長劉鎮(zhèn)湘指揮殘部向西北突圍,部隊剛一沖出村子就遭到解放軍迎頭痛擊,很快被全殲,劉鎮(zhèn)湘被俘。黃百韜不愿突圍,就在村子里開槍自殺(也有說被流彈打死)。
至此,黃百韜兵團12萬人被全殲,解放軍傷亡約4.2萬,傷亡交換比為1:2.8,這是在三大戰(zhàn)役中僅次于殲滅黃維兵團的傷亡交換比,可見戰(zhàn)斗之慘烈。而且原來打算只需要三到四天就能解決卻整整拖了十二天!
粟裕曾回憶到,圍殲黃百韜兵團是他戎馬一生中最緊張的時刻。據(jù)說當聽到黃百韜兵團被殲的消息后,連日指揮又困乏又緊張的粟裕,身心一陣輕松,一下子就昏倒在地??v觀整個淮海戰(zhàn)役,國民黨軍眾多將領中,有的望風而降,有的畏敵如虎,有的只顧一己私利,而像黃百韜這樣實在是鳳毛麟角。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8-11-23 07:46:41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改開40周年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改開40周年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xiàn)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fā)現(xiàn)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占領評論區(qū)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改開40周年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改開40周年 -
佟麟閣: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衛(wèi)英雄 -
發(fā)現(xiàn)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國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國家寶藏》第二季要來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綜藝政治 -
習近平談抗戰(zhàn):牢記歷史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2018-09-19 10:25 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 -
疑似被盜佛首現(xiàn)身蘇富比 龍門石窟研究院回應
2018-09-18 07:20 考古 -
疑似龍門石窟佛首被拍賣 蘇富比:與物主商討后撤拍
2018-09-14 15:20 考古 -
南非洞穴出土迄今最古老畫作 距今約7.3萬年
2018-09-14 08:10 -
埃及開放4千年古墓,網(wǎng)友嚇得不輕
2018-09-12 13:51 考古 -
直播:謠言與真相——紀念與重新認識郭沫若
2018-08-25 18:40 觀天下講壇 -
這五條關于郭沫若的謠言,何以橫行于世?
2018-08-21 09:30 觀天下講壇 -
“亞歷山大石棺”分析結果:2男1女 有古老手術痕跡
2018-08-20 22:59 考古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1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16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停…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zhì)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