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研:兩岸是兄弟,外人不要摻和
——回應包道格先生一文
關鍵字: 習馬會習近平馬英九兩岸關系兩岸統(tǒng)一包道格習近平馬英九會面六十六年的阻隔,超過一分鐘的握手,互相稱一聲“先生”。
2015年11月7日,備受矚目的習馬會在新加坡隆重上演。對于海峽兩岸翹首期盼的同胞來說,這一天似乎來得有些晚,但這一天注定要到來。而對于關注海峽局勢的國際社會來說,這一天盡管未必出自他們情愿,但也是他們所無法阻擋的。
就在幾天前,習馬會的消息甫一發(fā)布,自定位為既了解臺灣又熟悉大陸的包道格先生訊即發(fā)文,開篇即定調(diào),“此次具有突破意義的峰會將進一步鞏固和平發(fā)展的趨勢”,算是讓此文有了價值。文章不惜筆墨逐一摘錄國共兩黨以及民主黨的立場觀點,一個都不能少——資深政客平衡手腕的嫻熟運用。值得點個贊的是結(jié)尾,從習馬會說開去,點評中國近來縱橫捭闔的對外行動,盡管醋意洋溢,也還算說句公道話,“中國外交會取得重大成就”。讓人會心一笑的是文中多處提及島內(nèi)輿論生態(tài),既顯出包先生對島情的熟捻,也流露出其對臺媒“混淆視聽能力”的心有余悸。讓人心生不爽之處很多,最突出的是時時處處的美國老大心態(tài)。殊不想,連以不搞突襲為原則的馬英九,為了這次會面都對華府搞了突襲,還看不懂自己在兩岸直接互動中的局外地位么?
多少恩仇都在這一握中煙消云散
實現(xiàn)的是握手,推動的是歷史
評論說,這是自1949年兩岸分治66年來雙方的領導人第一次握手。如果從國共兩黨的角度來說,這是跨越70年時空的歷史一握。1945年10月,毛澤東應蔣介石之邀赴重慶談判,這是國共兩黨領導人為了國家和民族未來的一次歷史性會晤?!缎氯A日報》上發(fā)表了讀者胡其瑞等四人的來信說:“毛先生來渝,證明了中共為和平、團結(jié)與民主而奮斗的誠意和決心?!睔v史上毛澤東和蔣介石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握手,就發(fā)生在這次談判后蔣介石到機場送行的時候。遺憾的是,這一握,是分手。
倏忽三十余載,上世紀70年代末,兩岸停止了敵對和炮擊,開始人員交流往來。兩黨領導人會面再次進入了議事日程。這一次,是鄧小平向老同學蔣經(jīng)國發(fā)出了邀請。歷史給了中華民族一個難得的機遇:彼時的兩位領導人,都有兩岸統(tǒng)一的堅定決心,都有控局的魄力和能力,都有為中華民族謀長久福祉的戰(zhàn)略眼光,如果真的能實現(xiàn)會晤,歷史真的可能……每每想到此,都禁不住頓足唏噓!
歷史再次垂青,又是三十多年之后。當下的兩岸,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今日的兩岸關系,人員往來密度、經(jīng)貿(mào)往來深度、相互依賴程度、實力對比差度……都是三十年前所無法想象的。這一次,又是中共主動伸出了手。讓人擊掌叫好的是,對岸的馬英九先生終于在占據(jù)政治舞臺的最后時分,勇敢地伸出了回應之手!這一握,不僅再次續(xù)寫國共兩黨的合作史,重新描繪兩岸關系的發(fā)展史,也將兩位領導人載入了史冊。
這其中的深刻意味和深遠含義,豈是包道格先生之流,用領導人得分增加多少、與美博弈的砝碼增重幾分這樣的尺度,所能衡量和理解的呢?
握住的是手,拉近的是心
有人說,外交的要義在于妥協(xié)。那達成妥協(xié)的要義,大概就是當面溝通了。古今中外,多少重大的歷史時刻,就通過領導人的見面,想法的溝通,目光的對視,智慧的較量,改寫了乾坤。當然這改寫的乾坤里,有無數(shù)是因為見面失敗,引致情勢走向了惡化,但更多恐怕還是成功達成妥協(xié),化誤解為理解,化干戈為玉帛。遠的不說,剛剛結(jié)束第八次訪華的默克爾,在八年來與中方領導人的交流過程中,對華的認知和信任,變化了多少!
外交如此,“內(nèi)交”見面之重要意義更不必贅言??缭?6年的時空,終于,兩岸之間迎來了領導人當面交流的時刻。這些年,真是看夠了彼此之間表錯情會錯義的隔空互動,本來就焦慮不安的島內(nèi)民眾心態(tài),在唯恐天下不亂的黨爭扭曲和頗具“混淆視聽能力”的島媒炒作下,更如驚弓之鳥,臆測大陸方面任何舉動,都埋著變天的陰謀。所有的這一切,唯有見面,當面的溝通,才有望消融。見面時握手傳遞的溫度,目光對視傳遞的寬容,同樣的語言交談時的言傳意會,同根同源文化的放松親近……只有在這時,才會懂得什么叫“相逢一笑泯恩仇”!什么叫“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談中!”
習近平、馬英九兩位領導人現(xiàn)場揮手致意
寫到此,不由地回想起多年前聽一位老領導給一位外國政要講兩岸關系。對方上來先談,夾敘夾議講了好半天,大致就是表達對臺灣民眾安全的關切、對大陸提高軍費的擔憂、對兩岸保持和平的希望,連波茨坦公告的國際法效力都談到了,看來是做了精心準備。那位老領導一直笑瞇瞇地聽。等對方說完,他沒直接回應,而是慢悠悠地問:“你有兄弟姐妹么?”對方答,“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薄澳銈冃值苄r候打架嗎?”“當然,曾經(jīng)打破了頭。”“但是相信你們彼此不會記仇,碰到外人欺負你們?nèi)魏我粋€,兄弟都會團結(jié)對外,哪怕剛剛打破頭。是不是這樣?”對方點頭。老領導頓了頓,然后說:“大陸和臺灣,是兄弟。外人不必擔心,也不要摻和。”
的確,兄弟之間血濃于水的情,外人怎么懂得?只有當雙方忘了是兄弟,成為兩方的時候,美國之流才能成為平等的甚至高出一等的第三方,拉拉這個,打打那個,縱橫捭闔,好不得意。真等兄弟握手站在了一起,兩方就成為“我們”,其他任何一方,美國也好,丑國也罷,都是外人。兄弟何時何地見面,見面談什么,下一步怎么辦,需要聽外人的指示嗎?外人因此高興或不高興,我們在乎嗎?想不明白這點,就會犯包道格先生那樣的錯誤,始終把自己擺在正中間,糾結(jié)著這次誰表現(xiàn)好誰不聽話,算計著該怎么公開表態(tài)私下敲打,操碎了不該操的心。
伸出的是手,亮出的是胸襟
很多評論都在討論,這次會面,能達成多少實質(zhì)成果。馬英九先生還有幾個月在崗,自身在府內(nèi)和黨內(nèi)的發(fā)言權(quán)都極有限,國民黨的地位岌岌可危,下次大選勝數(shù)渺渺。大陸這邊伸手的人,依然有當年小平先生的能力和氣魄,這邊回應的人,卻只是經(jīng)國蔣先生當年的門生。馬英九此次決然前來,無論是為了感念蔣先先當年的教誨代行其遺愿,還是為了國民黨的前途命運放手一搏,亦或為了與民進黨的爭斗再次國共聯(lián)手,都帶不來什么像樣的伴手禮。握手之后,彼此相擁哪怕持續(xù)互動的前景恐怕無期。連包道格先生都預測,回去后民進黨“十分清楚如何利用一切機會詆毀國民黨領導層”。保不齊,回去后還有退步,甚至伴之惡言相向。有人擔憂說,習主席虧了。
其實,對岸的種種局限和考量,會面的利弊得失,大陸這邊不會想不到。但值得思量的恰恰就在于,一切都想到了,仍“縱千萬人,吾往矣!”這一往,放下的是瑣細顧慮和一時得失,擔起的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共同心愿和長遠福祉。當領導人放下小我,扛起大我,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時候,寬闊的胸襟里,怎會計較誰先伸手,是不是對等握手,自己得分幾許得失多少呢?!在這樣的胸襟面前,“符合‘對等尊嚴’、‘公開透明’、‘不涉政治前提’的原則下,我們樂見兩岸之間有正常的交流”等所謂聲明,顯得多么蒼白虛偽?上百萬臺商把工廠和家都搬到了大陸,島內(nèi)那么多年輕人連“小確幸”都握不住,整個臺灣彌漫著無望氣息的時候,倒想問問,這里的對等尊嚴,是民眾的對等尊嚴,還是那些想當“總統(tǒng)”的政客想要的所謂對等尊嚴!同根生的兄弟,本不分你我,又何談什么對等?談對等的這些人,到底是自家兄弟,還是已然外人?
家和萬事興。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團圓在一起,共享和平安定的是家里所有的兄弟姐妹,興旺的不僅是中國這個大家,還一定會惠及周邊的眾鄰和所有希望安定繁榮的民眾。無論這一握是標志著國共第三次合作,還是兩岸領導人對話常態(tài)化的開端,都將為兩岸同胞和平繁榮的未來奠定基礎,開啟新篇。
前路漫漫,我們不能給這一次握手加載太多過于樂觀美好的期望。唯望這一次緊緊握住的手和亮出的開放胸襟,能喚醒更多政治人物放下小我主動參與兩岸直接互動,能帶動更多民眾不再被黨爭輿情所迷惑裹挾。如果真能如此,那么,即使這一握未能改變當下,也必將改變未來。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最新聞 Hot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
連續(xù)3個月!中國拒買美國石油
-
“大而美”過了,特朗普將于4日簽署
-
王毅:希望德方像中國支持德國統(tǒng)一一樣,支持中國實現(xiàn)國家完全統(tǒng)一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chǎn)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8個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