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學院直播廳| 中美歐三學者對話(下):“中歐關系不可能出現(xiàn)轉折點”
最后更新: 2025-03-27 08:43:17·越是地緣政治化,歐盟越會失去自身特質
黃靖:顯然,在太平洋這邊的中國,人們看到了兩幅不同的畫面。一方面,很多言論或跡象暗示歐洲將與中國走得更近,或者認為,如果歐洲能夠真正實現(xiàn)所謂的戰(zhàn)略獨立,它至少能在中美之間起到緩沖的作用,也就是一些人所說的戰(zhàn)略平衡。
但還有另一種說法認為,歐洲無論如何都會傾向于美國,甚至在面對中國時,直接站在美國的一邊。對于這一點似乎存在很大爭議。
當然,從中國的視角來看,在環(huán)境保護、核不擴散、維護社會與政治穩(wěn)定、全球貿易體系和金融穩(wěn)定等方面,中歐之間有許多共同利益,這就涉及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中歐全面投資協(xié)議。
歐洲議會已經凍結了有關的程序,人們說這個協(xié)議已經“死”了。但現(xiàn)在包括馮德萊恩在內,一些歐洲領導人暗示有可能恢復談判。因此,如果這真的發(fā)生了,那將是歐洲和中國之間和解的重要一步。對中國人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如果這兩個龐大的經濟體能夠合作,至少可以減輕特朗普關稅造成的一部分損害。
你們認為中歐全面投資協(xié)議復蘇的可能性有多大?
理查德·薩卡瓦:中歐全面投資協(xié)議花了許多年的時間來談判,然后在上一屆特朗普政府后期突兀地結束了。
我個人對恢復談判全面投資協(xié)議表示歡迎,我認為中歐之間建立牢固的經濟關系是互惠互利的。
在前面提到的一些緊張關系中,歐洲已經失去了競爭優(yōu)勢,比如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等相關領域以及其他面臨挑戰(zhàn)的地方。這些問題都需要得到解決。
大眾與一汽戰(zhàn)略合作簽約儀式 一汽-大眾官網
我們可能正處于一個新的地緣政治時刻。歐洲突然意識到,它需要中國,就像中國需要歐洲一樣。當然,沒人知道未來會發(fā)生什么,但我非常希望這份協(xié)議能夠談成、簽署與落實。
伊恩·布雷默:如果這份協(xié)議能夠最終簽署,我會感到很驚訝。確實,考慮到美國人現(xiàn)在對歐洲做的事情,恢復推動這份協(xié)議在歐洲人眼中顯得頗具吸引力,至少在外交上構成一種(對美國的)杠桿,但也可能代表一種長期性的對沖策略。
當我看到德國的默茨談論對華立場,總的來說比較鷹派。而他也代表著歐洲最大的經濟體。
雖然歐洲人意識到需要更加獨立于美國,但我認為他們會非常小心。盡管我確實認識到許多歐洲人會出于戰(zhàn)略考慮對這份協(xié)議感興趣,但如果該協(xié)議最終能達成并簽署,我會非常驚訝。
黃靖:最后,我想給你們兩位一到兩分鐘的時間,分享你們在此次十分有意義的三人對話中希望傳達的核心觀點。
伊恩·布雷默:我認為歐盟始終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超國家治理實驗。我們應該感謝所有參與這次實驗的人,歐盟確實一定程度上侵蝕了成員國的主權,但也促進了國際間合作、長期的共同利益和價值觀,從戰(zhàn)略上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
但歐盟現(xiàn)在正面臨著生存威脅,比如地緣政治層面來自俄羅斯、美國的威脅,包括歐洲自己的領導人的一系列目光短淺的決定。但我希望這最終將使歐盟和歐洲更加強大。
我們都必須認識到,這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目前無法準確預測歐洲未來三到五年的發(fā)展,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真的能成功。當然,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希望他們成功。
理查德·薩克瓦:我們面臨著一個悖論,歐盟越是變得地緣政治化,就越會逐漸失去歐盟原有的特質。其最初設立的目標,包括伊恩所說、也是我期待的,就是構建一個和平的秩序。顯然,在一定程度上,歐盟的建立就是為了確保法國和德國之間永遠沒有能力爆發(fā)戰(zhàn)爭。
但歐盟卻在冷戰(zhàn)結束后遭遇了災難性的失敗,因為它未能在處理與俄羅斯(包括從蘇聯(lián)獨立出來的一批國家)的關系時發(fā)揮出同樣的作用。如我們所知,歐盟成為了一種助長分裂的工具,比如2013年試圖簽署《烏克蘭-歐盟聯(lián)合協(xié)議》時的情況,以及導致了日后烏克蘭的“廣場革命”。
正如伊恩之前說過,烏克蘭要么應該被允許加入北約,要么應該遭到拒絕,而不是陷入無盡的身份模糊地帶。我認為,歐盟同樣陷入了這樣的模糊地帶。當試圖加入一場它從成立之初就不適合參與的地緣政治博弈時,歐盟就會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
在整個西方安全體系中,鑒于俄羅斯作為核大國的地位,這場戰(zhàn)爭將引發(fā)巨大的反噬效應,其影響程度乃至具體的形式都難以預測。
不幸的是,未來幾年對歐洲來說將非常艱難。當然,我們期待中國和印度等全球南方國家也許能給予支持和援助。因為我們將再次制造比過去30年在歐洲大陸上所造成的更大的混亂。
黃靖:盡管有不同的角度和觀點,但我認為我們三個人都會同意,歐洲正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zhàn)。無論美俄談判的結果如何,特朗普正在做的事情在經濟、安全以及跨大西洋關系方面都對歐洲很不利。
歐洲面臨一個非常艱難的世界。如果當前的多極化世界中,單邊主義、“美國優(yōu)先”真的在美國占了上風,至少未來4年內,形勢都是不可逆轉的。
所以,從理性的角度出發(fā),我認為中歐之間合作而不是對抗是對雙方都有好處的,甚至某種程度上也對美國有利。但是理性能否占上風還取決于許多不確定因素。
我希望來自中國和歐洲的智慧、勇氣以及領導力,能夠真正讓我們朝著合作的方向前進,或者至少是協(xié)調,而不是對抗。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停戰(zhàn)會談俄羅斯節(jié)奏好,美國態(tài)度好,但烏克蘭……
2025-03-26 15:44 -
毛澤東如何揮就神來之筆,吃掉閻錫山的王牌部隊“獨2旅”?
2024-11-08 08:36 -
美國如何用“伏特臺風”篡改證據(jù)抹黑中國?
2024-07-11 07:53 -
菲律賓是美國放在南海的“陽謀陷阱”,中國怎么破?
2024-06-28 07:51 破局美國陷阱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頗老矣”嗎?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優(yōu)缺點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觀方車訊 -
試駕極越01:誰說智能和操控是矛盾體?
2023-12-05 21:24 -
當“汽車”變身“機器人”,算不算擁有了靈魂?
2023-10-25 17:36 觀方車訊 -
鐵西區(qū)帶給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來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關系怎樣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關系 -
陽邏,走訪大藍圖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數(shù)字化轉型 -
在上海車展感受車界變化,德國專家怎么說?
2023-05-22 10:23 觀方車訊 -
110萬輛!特斯拉中國近年賣出的車,幾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觀方車訊 -
再砸一萬億日元,豐田“死磕”電動車
2023-05-16 18:08 觀方車訊 -
保時捷國產提上日程?最新回應來了
2023-05-10 17:56 觀方車訊 -
國六b即將全面實施,約百萬庫存車受影響
2023-05-10 17:55 觀方車訊 -
廣汽月度產銷快報,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觀方車訊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這種車企
2023-05-08 18:42 觀方車訊 -
汽車價格戰(zhàn)持續(xù),吉利、上汽“卷起來了”
2023-05-08 18:42 觀方車訊 -
360八年來首虧,哪吒汽車成“元兇”
2023-05-06 18:14 觀方車訊
相關推薦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158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383最新聞 Hot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