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huán)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實現(xiàn)首次放電,標志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托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本文圖片均來自中國青年報
太陽能帶來光與熱,是因為它內部時刻都在進行熱核聚變反應,如果人類可以掌控這種反應,就意味著世世代代將擁有無限的、清潔的能源。因此,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就一直致力于打造“人造太陽”。
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我國已經(jīng)建成中國環(huán)流器—號、二號裝置、“東方超環(huán)”等一批大科學裝置,掌握了“人造太陽”的部分關鍵技術、積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張克儉說,今天,我國自主研制的中國環(huán)流器二號M裝置建成運行,是核聚變事業(yè)戰(zhàn)線開拓創(chuàng)新、團結拼搏、努力奮斗的成果,是我國核聚變發(fā)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國環(huán)流器二號M裝置是我國目前規(guī)模最大、參數(shù)最高的先進托卡馬克裝置,是我國新一代先進磁約束核聚變實驗研究裝置。和前代相比,該裝置采用更先進的結構與控制方式,等離子體體積達到國內現(xiàn)有裝置2倍以上,等離子體電流能力提高到2.5兆安培以上,等離子體離子溫度可達到1.5億度,相當于太陽芯部溫度的近十倍,能實現(xiàn)高密度、高比壓、高自舉電流運行。
中核集團董事長余劍鋒告訴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核聚變能源是目前人類認識到的,可以最終解決人類能源問題和環(huán)境問題,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之一。HL-2M裝置主要用來開展高參數(shù)、高性能條件下的可控核聚變研究,其總體參數(sh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HL-2M裝置建設過程中,中核集團西南物理研究院聯(lián)合國內多家研制單位,在裝置物理與結構設計、特殊材料研制、材料連接與關鍵部件研發(fā)、總裝集成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
比如實現(xiàn)了可拆卸線圈結構,增強了控制運行水平,提升了裝置物理實驗研究能力;攻克了高鎳合金雙曲面薄壁件大型真空容器模壓成型和焊接變形控制等關鍵技術;掌握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異形銅合金厚板材制造成型工藝,實現(xiàn)了高強度膨脹螺栓組件的自主國產(chǎn)化等。以HL-2M裝置建設為牽引,西物院掌握的特種材料、關鍵設備、極端條件精密制造等關鍵技術,已形成“同步輻射”效應,在航空、航天、電子等前沿領域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應用。
張克儉表示,我國核能發(fā)展實施的“熱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戰(zhàn)略中,聚變是作為解決能源問題的最后一步。開發(fā)核聚變是解決我國能源戰(zhàn)略需求的途徑,對我國未來能源與國民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
他還說,目前,國家原子能機構正在積極推進核聚變研究創(chuàng)新體系的建設,構建核聚變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全方位促進我國核聚變事業(yè)由并跑向領跑邁進。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張均斌)
- 原標題: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您的月壤已寄出,“騎手”嫦五正在路上
2020-12-04 07:15 嫦娥奔月 -
實現(xiàn)算力全球領先,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2020-12-04 07:09 科技前沿 -
“嫦娥”為何攜草種漫游太空?
2020-12-03 17:52 嫦娥奔月 -
天津立法禁止采集人臉識別信息
2020-12-02 19:24 大數(shù)據(jù)時代 -
嫦娥五號完成月球鉆取采樣及封裝
2020-12-02 11:01 嫦娥奔月 -
“嫦五”落月 為何只擬獲取2公斤樣品帶回地球?
2020-12-02 09:47 嫦娥奔月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2020-12-01 13:07 -
中國科協(xié)、民政部:支持科協(xié)學會適當發(fā)展港澳臺和外籍會員
2020-11-30 21:59 香港 -
我國科研團隊發(fā)現(xiàn)罕見天文現(xiàn)象:雙黑洞吞噬恒星
2020-11-30 11:10 天文 -
-
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2020-11-30 07:57 嫦娥奔月 -
嫦娥五號再“剎車” 進入近圓形環(huán)月軌道飛行
2020-11-29 21:09 嫦娥奔月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并網(wǎng)成功
2020-11-27 08:01 能源戰(zhàn)略 -
5.4噸推進劑如何注入中國史上最復雜航天器?
2020-11-26 13:03 航空航天 -
華大基因:血流感染核酸檢測試劑盒完成歐盟CE認證
2020-11-26 09:4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嫦娥五號: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
2020-11-25 07:05 航空航天 -
各系統(tǒng)狀態(tài)良好,今晚將第一次軌道修正
2020-11-24 15:25 航空航天 -
全國第7家!國家超算鄭州中心通過驗收
2020-11-24 14:10 科技前沿 -
嫦娥五號為何凌晨“奔月”?
2020-11-24 07:27 航空航天 -
嫦娥五號發(fā)射成功!一圖了解這次“挖土”之旅
2020-11-24 06:32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5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0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3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7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4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