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球“土特產”又有新發(fā)現(xiàn):或可用于實現(xiàn)“零能耗”的月球生命保障系統(tǒng)
南京大學新聞網5月6日消息,近日,鄒志剛院士、姚穎方教授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作,詳細分析嫦娥五號月壤的元素組成和礦物結構,從光伏電解、光催化和光熱催化三個方面對嫦娥五號月壤的人工光合成性能進行了評估,并基于月壤人工光合成性能提出了可行的月球地外人工光合成策略,為實現(xiàn)“零能耗”的月球生命保障系統(tǒng)奠定了物質基礎。
嫦娥五號月壤是月球表面非常年輕的玄武巖,這種礦物中富含鐵、鈦等人工光合成中常用的催化劑成分。研究團隊采用機器學習等方法,對月壤材料結構進行了多次分析,明確嫦娥五號月壤中主要的晶體成分大約有24種,其中作為人工光合成的良催化劑有鈦鐵礦、氧化鈦、羥基磷灰石、以及多種鐵基化合物等8種。同時,月壤表面具有豐富的微孔和囊泡結構,這種微納結構進一步提高了月壤的催化性能。
研究團隊進而采用月壤作為光伏電解水、光催化水分解、光催化CO2還原、以及光熱催化CO2加氫等反應的催化材料,評估其性能。研究表明,月壤在光伏電解水和光熱催化CO2加氫反應中具有較高的性能和選擇性?;谝陨戏治觯芯繄F隊針對月球環(huán)境,提出利用月壤實現(xiàn)地外人工光合成的可行策略與步驟。即利用月球夜間的極低溫度(-173°C),通過凝結將二氧化碳從人類呼吸空氣中直接分離。然后嫦娥五號月壤作為水分解的電催化劑和CO2加氫的光熱催化劑,將呼吸廢氣、月球表面開采的水資源等轉化為O2、H2、CH4和CH3OH。這項工作為建立適應月球極端環(huán)境的原位資源利用系統(tǒng)提供了潛在方案,并且只需要月球上的太陽能、水和月壤?;谠撓到y(tǒng),人類或可實現(xiàn)“零能耗”的地外生命保障系統(tǒng),真正支持月球探測、研究和旅行。
在月球上長期生存是載人深空探測漫長旅途的第一個里程碑。最大限度地利用月球原位資源與能源,可以幫助我們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兼具生命支撐和支持航天器發(fā)射的中繼站。與現(xiàn)有的地外生存技術相比,地外人工光合成技術有望利用月球的資源與環(huán)境生產氧氣、燃料和生存用品。這種技術能夠在寬溫度范圍下運行,實現(xiàn)低能耗和高效能量轉換。此外,地外人工光合成技術主要利用人類呼吸的CO2和月球上原位開采的水資源產生氧氣和碳氫化合物。實現(xiàn)這一目標可以極大地提高人類生存的可行性和持久性,同時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
作為月球上最豐富的資源之一,采用月壤作為地外人工光合成催化材料,是月球原位資源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地球上的催化劑相比,月壤或月壤提取成分作為月球上的人工光合成催化劑,可以大大降低航天器的載荷和成本。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為實現(xiàn)地外人工光合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該工作的相關研究成果以“Extraterrestrial Photosynthesis by Chang’E-5 Lunar Soil”(利用嫦娥五號月壤實現(xiàn)地外光合成)為題,發(fā)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焦耳》(Joule)上(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22.04.011)。南京大學姚穎方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王璐助理教授、朱熹助理教授、涂文廣科研助理教授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國科技大學熊宇杰教授、南京大學周勇教授、鄒志剛院士是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月球樣品由國家航天局提供(樣品編號:CE5C0400),該工作得到科技部“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研發(fā)計劃、科工局民用航天技術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面上項目等項目資助,以及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納米技術重點實驗室、人工微結構科學與技術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等支持。
圖源:新華社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十年十倍!“墨子號”實現(xiàn)1200公里地表量子態(tài)傳輸新紀錄
2022-05-06 22:23 科技前沿 -
印度法院:對小米48億資產解除凍結
2022-05-06 15:36 觀網財經-海外 -
祝融號火星車準備越冬,環(huán)繞器持續(xù)開展環(huán)繞探測
2022-05-06 08:49 航空航天 -
中國太空望遠鏡:計劃2023年發(fā)射,視場比哈勃大350倍
2022-05-06 08:05 航空航天 -
我國科研人員構建非洲豬瘟病毒感染的全景式細胞轉錄圖譜
2022-05-05 21:09 -
“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成功登頂
2022-05-04 13:20 -
5名科考隊員已抵達珠峰海拔8800米處,即將架設氣象站
2022-05-04 11:54 -
“沖頂時刻”!1名隊員手部凍傷,其余12人繼續(xù)沖頂珠峰
2022-05-04 08:05 -
祝融號累計行駛1921米,玉兔二號共行駛1181米
2022-05-02 14:18 航空航天 -
一箭五星!我國首次實現(xiàn)運載火箭海上“一站式”發(fā)射
2022-04-30 12:21 航空航天 -
中國生物三款奧密克戎株疫苗阿聯(lián)酋獲批臨床
2022-04-29 21:24 抗疫進行時 -
中科院等科學家實現(xiàn)超導多量子比特糾纏逼近海森堡極限
2022-04-29 20:25 科技前沿 -
8300米!我國海拔最高自動氣象站成功架設
2022-04-29 14:09 -
中國成功發(fā)射四維01/02兩顆衛(wèi)星
2022-04-29 13:00 航空航天 -
“祝融號”如何在火星“過冬”?工程團隊詳解
2022-04-29 10:29 航空航天 -
變廢為寶!我國科學家實現(xiàn)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
2022-04-29 08:28 科技前沿 -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京完成開艙
2022-04-26 16:57 航空航天 -
神舟十三號飛船返回艙今天開艙
2022-04-26 15:24 航空航天 -
12位中國導彈武器“兩總”首度公開
2022-04-24 21:17 中國軍工 -
我國將著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統(tǒng)
2022-04-24 08:35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三權分立,還是你們美國人會玩啊…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