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大學專家團隊成功創(chuàng)制多年生稻,種植一次,可連續(xù)免耕收獲3-4年
最后更新: 2022-11-09 21:04:47微信公眾號“云南大學”11月8日消息,近日,云南大學胡鳳益團隊聯(lián)合國內外相關團隊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可持續(xù)性》發(fā)表了題為“多年生稻的可持續(xù)生產力與生產潛力”的研究論文,并同步發(fā)表了題為“多年生稻變革促進可持續(xù)農業(yè)”的研究簡報,詳細報道了該團隊20多年來堅持和探索多年生稻的培育、創(chuàng)新、應用。
云南大學西雙版納州勐海縣試驗站
多年生稻在提高社會經濟效益、促進農業(yè)生產系統(tǒng)可持續(xù)、維護生態(tài)安全等方面有積極作用,有廣泛應用潛力。這一創(chuàng)新研究,將有助于維護糧食安全和生態(tài)完整性,同時對其他多年生糧食作物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胡鳳益教授團隊在試驗田里開展研究
目前胡鳳益團隊已成功育成了多個多年生稻品種,包括多年生稻23、云大25、云大107等,在中國及周邊多個國家試驗成功并推廣。其中多年生稻23(PR23)于2018年通過品種審定,具有廣適、高產穩(wěn)產、多年生性強等特點,是基于種間雜交培育多年生糧食作物領域的里程碑事件。多年生稻種植一次,可連續(xù)免耕收獲3-4年,即自第二季起便無需買種、育秧、犁田和移栽等生產環(huán)節(jié),僅需田間管理和收獲兩個生產環(huán)節(jié),節(jié)約生產成本,減少勞動力,是一種輕簡化、綠色可持續(xù)的稻作生產方式。
云南西雙版納勐海的200畝多年生稻集中連片示范基地
胡鳳益教授團隊在田間查看多年生稻“云大26”長勢
胡鳳益在西雙版納州景洪市的試驗稻田里觀察野生稻
胡鳳益在新平縣戛灑鎮(zhèn)與農民討論多年生稻栽培方式
多年生稻連續(xù)種植4年,每年收獲2季,平均每季產量為6.8噸/公頃,與一年生稻產量(6.7噸/公頃)相當。2020年,多年生稻種植面積超過3818公頃,惠及11000余農戶;2021年,其種植面積(15533公頃)以4倍度增長,惠及44752農戶。
- 原標題:二十年磨一劍 | 云南大學多年生稻研究成果登上國際知名期刊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不只有鴻蒙,國產安卓廠商錨定操作系統(tǒng)
2022-11-09 18:51 手機 -
我國科學家實現(xiàn)多模量子態(tài)的長時間存儲
2022-11-08 11:26 科技前沿 -
神舟十四號乘組在軌超150天,三名航天員已圓滿完成多項既定任務
2022-11-07 19:40 航空航天 -
夢天實驗艙8個科學柜陸續(xù)開機,即將開始在軌測試
2022-11-07 16:45 航空航天 -
美施壓日荷圍堵中國芯片,中方回應
2022-11-07 16:32 -
華為胡厚崑:釋放數(shù)字生產力,激發(fā)行業(yè)新增長
2022-11-07 16:24 -
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xié)會獎頒獎典禮在滬舉行
2022-11-06 19:44 -
我國成功發(fā)射中星19號衛(wèi)星
2022-11-05 20:52 航空航天 -
我國最大推力液體火箭發(fā)動機首次整機試車圓滿成功
2022-11-05 19:02 航空航天 -
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末級殘骸已再入大氣層
2022-11-04 19:46 航空航天 -
中外四方合作,我國首個開放式千萬噸級CO?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啟動
2022-11-04 17:19 -
從無人機跨界智能駕駛,大疆憑什么攪動市場?
2022-11-04 14:47 人工智能 -
楊利偉: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標準有調整
2022-11-04 06:48 航空航天 -
長三角首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完成穹頂?shù)跹b,全面轉入設備安裝階段
2022-11-03 18:53 核電 -
工信部批準中國聯(lián)通將900MHz頻段頻率資源重耕用于5G系統(tǒng)
2022-11-03 18:48 5G -
第三批航天員明年開始執(zhí)行空間站任務
2022-11-03 16:35 航空航天 -
余承東:每賣兩臺折疊屏就有一臺是華為
2022-11-03 10:06 手機 -
顏寧發(fā)文回應歸國
2022-11-02 19:05 -
夢天實驗艙計劃3日實施轉位
2022-11-02 07:08 航空航天 -
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末級殘骸軌道參數(shù)公布
2022-11-01 20:55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3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56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2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5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