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研究合作:核聚變實驗實現(xiàn)兩方面關鍵技術突破
美國和中國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發(fā)表論文說,他們在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中取得突破性進展,不僅提高了等離子體密度上限,同時可使等離子體保持高約束模式的穩(wěn)態(tài)運行。新研究將受控核聚變技術向著商業(yè)化方向又推進一步,但能否推廣到更大規(guī)模的設備上仍有待驗證。
受控核聚變技術有望為人類提供近乎無限的清潔能源,幫助人類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托卡馬克反應堆是一種利用磁約束來實現(xiàn)受控核聚變的環(huán)形裝置,被認為是利用核聚變發(fā)電的反應堆中最有前景的設計之一。在托卡馬克反應堆內,氫的同位素氘和氚被加熱到超高溫度以產生等離子體,強磁場將高溫等離子體約束在環(huán)形管道中,使其發(fā)生聚變反應。
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說,通常認為,在托卡馬克核聚變反應中存在一個等離子體密度臨界點,即“格林沃爾德極限”。實驗表明,增加等離子體的密度可以提高能量產出。然而當?shù)入x子體密度達到“格林沃爾德極限”后將無法進一步提升,否則等離子體就會逃脫磁場約束,造成反應堆損壞。
在最新研究中,美國通用原子公司、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等機構參與的團隊成功讓美國杜布萊特III-D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在等離子體平均密度比“格林沃爾德極限”提高20%的情況下,穩(wěn)定運行了2.2秒;同時還實現(xiàn)了能量約束水平比標準的高約束模式高出約50%。
據(jù)報道,研究人員嘗試將已有的不同方法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運行機制。他們通過提高“甜甜圈”形狀等離子體的核心部位密度來增加能量輸出,同時允許等離子體密度在靠近安全殼的邊緣下降,從而避免等離子體逃逸。他們還向等離子體中注入氘氣,以平息特定部位的反應。
研究人員指出,該運行機制可以支持世界上現(xiàn)有核聚變反應堆設計中的一些關鍵要求,并為生產具有經(jīng)濟吸引力的聚變能源開辟了一條潛在途徑。
(記者 郭爽)
- 原標題:核聚變實驗實現(xiàn)兩方面關鍵技術突破
- 責任編輯: 范維 
-
全球運營商最大單體智算中心投產:2萬張卡國產化率超85%
2024-04-28 15:14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5臺ASML極紫外光刻機就相當于2022年歐盟對華葡萄酒出口總額”
2024-04-27 09:01 觀網(wǎng)財經(jīng)-海外 -
刷新紀錄!這一國產芯片交付
2024-04-26 09:13 科技前沿 -
?華為官宣:盤古大模型5.0將和“純血鴻蒙”一同亮相
2024-04-25 10:37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楊利偉獲得錢學森最高成就獎
2024-04-24 15:36 航空航天 -
“80后”神十八乘組亮相 簡歷來了
2024-04-24 11:13 航空航天 -
中國將實施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tài)研究項目
2024-04-24 09:40 航空航天 -
商湯推出日日新5.0大模型體系,全面對標GPT-4 Turbo
2024-04-23 22:48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三體》重要情節(jié)被驗證?中國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電磁波動態(tài)傳播
2024-04-23 20:29 三體 -
神舟十八號任務完成全區(qū)合練 發(fā)射場做好應對風沙天氣準備
2024-04-23 12:55 航空航天 -
阿斯麥:不走了,就在荷蘭擴張
2024-04-23 11:08 觀網(wǎng)財經(jīng)-海外 -
神十八發(fā)射場區(qū)全系統(tǒng)合練,近日將擇機發(fā)射
2024-04-21 16:56 航空航天 -
全球首套!中國發(fā)布基于嫦娥工程高精度月球地質圖集
2024-04-21 11:51 -
我國成功發(fā)射遙感四十二號02星
2024-04-21 08:29 航空航天 -
打破壟斷!我國實現(xiàn)碳-14供應全面國產化
2024-04-20 18:51 -
世界首個!我國團隊研制出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
2024-04-18 17:10 科技前沿 -
突破!我國掌握“次臨界刻棒技術”
2024-04-17 15:50 科技前沿 -
時速400公里的高鐵要來了
2024-04-14 15:23 高鐵世紀 -
15次重復試驗,30次點火!我國可重復使用火箭主發(fā)動機創(chuàng)新紀錄
2024-04-14 10:29 航空航天 -
最新影像傳回 中國月球通導技術邁關鍵一步
2024-04-13 09:50 嫦娥奔月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3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56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2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5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