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N:除掉伊朗少將蘇萊曼尼是蓬佩奧10年來的夙愿
最后更新: 2020-01-10 21:51:48【編譯/觀察者網(wǎng) 童黎】特朗普最終決定刺殺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這一極端方案讓五角大樓高官們都驚了。
但美媒隨后曝出,國務卿蓬佩奧,是特朗普下令干掉蘇萊曼尼的幕后推手。而把這位伊朗少將“帶下戰(zhàn)場”,是蓬佩奧10年來的夙愿。
“蓬佩奧是如何說服特朗普刺殺蘇萊曼尼,實現(xiàn)他十年目標的?” 報道截圖
據(j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1月9日報道,蓬佩奧內(nèi)部圈子的消息人士透露,把伊朗“二號人物”、伊朗“圣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列為打擊對象,是蓬佩奧的主意。
該消息人士稱,國務卿向特朗普提出了這個建議,蓬佩奧“是提出干掉蘇萊曼尼的人,絕對是他?!?
視頻截圖
多個與蓬佩奧關系密切的消息來源表示,他在整個職業(yè)生涯中一直認為,伊朗是所有中東問題的根源。他一直在關注伊朗的“影子指揮官”蘇萊曼尼,并將后者視為“伊朗支持該地區(qū)恐怖主義的幕后主謀”。
CNN援引消息人士強調(diào),除掉蘇萊曼尼是蓬佩奧十年來的“使命”。而蓬佩奧畢業(yè)于西點軍校,至今仍有許多朋友在中東服役,并認定蘇萊曼尼的雙手“沾滿了眾多美國士兵的鮮血”。蓬佩奧甚至告訴朋友和同事,“蘇萊曼尼不下場,我就不從公共部門退休。”
而早在2016年還是堪薩斯州國會議員時,他就申請過伊朗簽證,聲稱要去監(jiān)督選舉。但他也向密友暗示,屆時想嘗試與蘇萊曼尼對壘。
只是蓬佩奧沒能拿到簽證。
值得注意的是,蘇萊曼尼3日遭美軍空襲“斬首”后,蓬佩奧5日就告訴CNN:“我們在戰(zhàn)場上干掉了一個壞蛋。我們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同一天,蓬佩奧又告訴美國廣播公司(ABC),除掉蘇萊曼尼是很重要的事,“因為這是一個關鍵人物,他正在積極密謀反對美國,置美國人的生命于危險之中?!?
CNN評論稱,長期以來,蓬佩奧因與總統(tǒng)的關系而被稱為“特朗普密語者”,而他向號稱“反對沖突”的特朗普成功兜售了如此富有攻擊性的對伊方式,就證明了他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近期,曾任三屆眾議員和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的蓬佩奧又宣布,不會競選堪薩斯州的參議員席位,他似乎將繼續(xù)影響特朗普政府的方向。
一名特朗普批評人士、前共和黨國家安全官員感慨道,蓬佩奧的影響力如此之大,仿佛身兼“國務卿、國防部長和CIA局長”三職。
“他是領路人。這是總統(tǒng)的政策沒錯,但蓬佩奧一直是幫助總統(tǒng)制定這一政策的主要力量。毫無疑問,邁克(指蓬佩奧)就是內(nèi)閣中領導此事的人,”蓬佩奧圈子里的人說。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童黎 
-
特朗普拜托韓方:祝他36歲生日快樂
2020-01-10 20:34 -
為啥“斬首”沒通知國會?特朗普:怕民主黨給CNN泄密
2020-01-10 19:53 美國政治 -
-
日本向中東派兵,韓國不跟
2020-01-10 18:23 日本 -
“737MAX由小丑設計,由猴子審查”
2020-01-10 18:15 波音危機 -
美媒:敘利亞伊拉克邊境發(fā)生爆炸,8人死亡
2020-01-10 17:40 敘利亞內(nèi)戰(zhàn) -
“北約應包括中東,名字想好了,咋不笑啊”
2020-01-10 17:11 特朗普 -
英外交部:建議所有英國人別去伊朗
2020-01-10 15:54 伊朗局勢 -
“斬首行動,敘利亞和伊拉克都有線人給美國報信”
2020-01-10 15:05 伊朗局勢 -
房屋滲水 93歲老人槍擊公寓經(jīng)理泄憤
2020-01-10 14:11 觀網(wǎng)看片 -
美就華為對英展開最后施壓,“槍已上膛”
2020-01-10 10:42 華為 -
伊拉克民兵組織:將“地震級”回應
2020-01-10 10:37 伊朗局勢 -
伊朗:美國在打心理戰(zhàn),有證據(jù)就拿出來!
2020-01-10 10:01 伊朗局勢 -
行動迅速!杜莎夫人蠟像館把他倆從王室陳列中移除
2020-01-10 09:22 不列顛 -
一火箭彈落在駐伊拉克美軍基地附近
2020-01-10 09:12 伊朗局勢 -
加美英澳指控伊朗擊落客機,尚未拿出“實錘”
2020-01-10 08:47 伊朗局勢 -
以不同以往的形式干預臺灣選舉,美國下一步棋想怎么走?
2020-01-10 08:07 臺灣 -
俄羅斯興奮劑案已正式提交至國際體育仲裁法庭
2020-01-10 07:36 俄羅斯之聲 -
美眾議院通過議案,限制特朗普對伊動武
2020-01-10 07:11 美國政治 -
美媒竟稱“中國人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冒一股煙”
2020-01-09 23:14 食品安全
相關推薦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2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3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2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nèi)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