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最高法院院長威脅停止向香港派遣法官
最后更新: 2020-07-18 21:13:19(觀察者網(wǎng)訊)據(jù)路透社當?shù)貢r間7月17日報道,英國最高法院院長羅伯特·里德(Robert Reed)威脅稱,如果香港國安法影響到香港法院的“獨立性”,英國將停止向香港派遣英國法官。
路透社報道截圖
里德發(fā)表了所謂的“英國法官在香港終審法院中的作用”聲明。他稱英國法官為香港終審法院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參與民事、商業(yè),及所謂的“抗議和言論自由”案件。
里德聲稱,香港國安法中包含了“令人關切”的條款,其影響將取決于實踐證明,英國最高法院將繼續(xù)“評估形勢”。但他沒有對這些“令人關切”的條款進行具體說明。里德還反反復復一再強調“司法獨立”,稱這將影響英最高法院的決定。
香港終審法院,是香港特區(qū)制度內最高上訴法院,相當于最高法院,于香港回歸后成立。終審法院聆訊來自香港高等法院的民事及刑事上訴案件,對香港司法管轄權范圍內的訴訟有最終審判權。根據(jù)《基本法》,終審法院可聘用如英國、澳大利亞等普通法地區(qū)的法官。
香港回歸后,英國政府共向香港終審法院派遣過2名現(xiàn)任法官擔任非常任法官,但同時,香港終審法院中還有不少前英聯(lián)邦地區(qū)退休的外籍法官在承擔法官工作。不過《基本法》規(guī)定,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應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2020年香港法律年度開啟大會典禮,圖自港媒
英國派遣的2人分別是前最高法院院長布倫達·黑爾(Brenda Hale,即何熙怡),和現(xiàn)任最高法院院長羅伯特·里德(即韋彥德)。黑爾早前于今年退休。
根據(jù)香港司法機構7月16日更新的香港終審法院法官名單,目前香港終審法院有首席法官1人,常任法官3人,非常任法官18人。
在3名常任法官中,2人為香港籍、1人為英國籍。18名非常任法官中,有3人明確為香港籍,其中2人持有中國香港和英國雙重國籍。其余15人分別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根據(jù)香港終審法院官網(wǎng)資料,15人中有4人具有英國最高法院院長背景。
報道還提到,在香港國安法正式表決通過,一些最高法院資深法官就妄稱香港國安法“破壞香港司法體系獨立性”,污蔑國安法會影響“香港法律獨立,自治和自由”。
香港終審法院法官名單,香港司法機構官網(wǎng)截圖
事實上,羅伯特·里德所謂的“影響司法獨立”的說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早已于7月1日做出過明確解釋。
沈春耀指出,審理有關危害國家安全案件的法官,在這次法律中有一個規(guī)定,也是一個制度規(guī)則。行政長官從裁判官,區(qū)域法院的法官,高等法院原訟法庭的法官,上訴法庭的法官以及終審法院的法官中指定一些法官負責審理有關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案件,在第44條有這樣的規(guī)定。這對法院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沒有影響,是不同層面的問題。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在6日接受采訪時也強調,該法充分體現(xiàn)了中央全面管治權和香港特區(qū)高度自治權的統(tǒng)一,不改變香港實行的資本主義制度,不改變香港高度自治和特區(qū)法律制度,不影響特區(qū)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對于國安法的執(zhí)行,港區(qū)人大代表、律師陳曼琪16日接受采訪時也指出,行政長官在指定審理國安案件前需要咨詢香港國安委,相信在人選考慮過程中,會考慮到外籍或雙重國籍的法官問題,而行政長官則有最終的把關權力。香港司法體系一向重視法官不應出現(xiàn)利益沖突的情況,如果法官擁有雙重國籍,或曾宣誓向其他國家效忠,出于回避利益沖突的原則并不適合審理國安案件。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陳思佳 
-
魯哈尼:估計已有2500萬伊朗人感染了新冠
2020-07-18 21:0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確診數(shù)世界第一和第三,同意恢復客運航班
2020-07-18 18:27 -
法國南特15世紀大教堂突發(fā)大火
2020-07-18 17:03 法國見聞 -
白宮發(fā)言人神秘文件夾曝光,果然有China
2020-07-18 16:49 -
波蘭高官挑動歐洲選邊站隊,我大使發(fā)文回擊
2020-07-18 16:16 華為 -
蓬佩奧忙撇清:沒逼他們印度禁中國APP哦
2020-07-18 15:17 中美關系 -
CNN都困惑:英國在最脆弱時候招惹中國
2020-07-18 14:15 不列顛 -
真怕了!英國科學家擔心美國“搶”疫苗
2020-07-18 11:34 觀察者頭條 -
-
“日企也像華為曾遭美國攻擊,但中國比日本大得多”
2020-07-18 10:27 華為 -
“中國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德國今年最大出口目的地”
2020-07-18 08:50 德意志 -
莫斯科市長:6成市民已獲群體免疫
2020-07-18 08:1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王毅痛斥美方:哪里還有大國應有的樣子,失去理智
2020-07-18 07:24 中美關系 -
美國新增78404例,累計感染363.4萬例
2020-07-18 07:18 美國一夢 -
“端水大師”特朗普:我愛印度人,我也愛中國人
2020-07-17 23:04 龍象之間 -
關于疫情后振興,歐盟這場關鍵峰會“分歧非常大”
2020-07-17 22:06 -
“特朗普當我妻子面侮辱韓國,還說討厭和文在寅交往”
2020-07-17 21:30 特朗普 -
聽到美官員這番話,華春瑩笑出了聲
2020-07-17 20:34 中美關系 -
英法院裁定允許“IS新娘”回國,英內政部:將上訴
2020-07-17 19:04 不列顛 -
印度防長也去中印邊境了
2020-07-17 18:30 龍象之間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方撤銷對華乙烷出口限制
-
特朗普參觀“鱷魚惡魔島”:拜登就想把我關在這兒,這XX養(yǎng)的
-
公安部通報:陳某為吸粉引流編造“工行假金條”,已被依法追責
-
“2027年起,整個產(chǎn)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