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社發(fā)布創(chuàng)新排名 諾獎得主:武漢這么重要的創(chuàng)新,卻被忽略了
-
李煥宇力量與榮耀
最后更新: 2021-02-04 15:49:53【編譯/觀察者網(wǎng) 李煥宇】2月2日,彭博社發(fā)布了他們最新的“彭博創(chuàng)新指數(shù)排名”(Bloomberg Innovation Index),韓國、新加坡、瑞士分列前三位。
美國位列第11,首次跌出前十,中國則排第16位,同美國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彭博社創(chuàng)新排行前22名 4-10為德國、瑞典、丹麥、以色列、芬蘭、荷蘭、奧地利
盡管這是在2021年發(fā)布的排名,但它用的大多還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前的數(shù)據(jù),在不同數(shù)據(jù)權重及指標選取上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保羅·羅默(Paul Romer)就以中國武漢市在幾周內就完成了對1000多萬居民的核酸檢測為例,稱現(xiàn)有指標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維度,新冠疫情讓我們認識到另一種創(chuàng)新,一種主要同政策和組織而非技術研究相關的創(chuàng)新:
“我們應該認識到,現(xiàn)有的指標忽略了創(chuàng)新的一個重要維度。武漢官員首次證明,在幾周內對一個1000多萬居民的城市進行新冠檢測是可行的。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創(chuàng)新。”
這是彭博社連續(xù)第九年發(fā)布“彭博創(chuàng)新指數(shù)”,該指數(shù)是用研發(fā)支出、制造能力、高科技上市公司集中度等七個相同權重的指標對每個國家的數(shù)十個項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韓國一直是這項指數(shù)排行上的寵兒,已經七次拿下第一,不過在去年輸給了德國。彭博社認為,韓國專利活動的增加以及在研發(fā)和制造方面的強勁表現(xiàn)幫助他重奪榜首,德國則面臨著缺乏熟練工人和適應新一代技術的適當戰(zhàn)略。
首爾大學企業(yè)管理學教授李京茂對此的理解是,韓國非常認同“研發(fā)對未來至關重要”,因為它夾在中國和發(fā)達國家之間,比技術它比不過發(fā)達國家,比成本它比不過中國。
新加坡則是憑借著在制造業(yè)上拿下的高分,該國政府一直在幫助工人和企業(yè)向數(shù)字經濟轉型,而且他們的大學在全球高等教育指標上也名列前茅。瑞士則是金融和生物及領域的領導者,他們在該領域有著強大的研發(fā)能力。
彭博社還發(fā)現(xiàn),自“彭博創(chuàng)新指數(shù)”發(fā)布以來,中美之間的差距一直都在穩(wěn)步縮小。
中美九年來的排名變化
美國曾在2013年的“創(chuàng)新指數(shù)”中高居榜首,但此后卻一降再降,乃至今年下降兩位跌出前十。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在去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
“美國曾是科學和工程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導者,但如今我們的主導地位正在下降?!?
美國在高等教育上的得分同樣糟糕,這跟他們享譽盛名的大學形成鮮明對比。彭博社認為其原因一可能是特朗普政府的簽證政策排斥了那些在科技課上表現(xiàn)突出的外國學生,二則是因為疫情。
在高科技上市公司集中度上,美國仍然是第一名,但洛杉磯洛約拉馬里蒙特大學經濟學教授宋(Sung Won Sohn)表示,如今美國的創(chuàng)新往往來自規(guī)模較小的公司,他們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把創(chuàng)意轉化成對路的產品。
中國在本次排名中下降了一位,彭博社給出的解釋是,越南和孟加拉國等地區(qū)競爭對手在有附加值的制造業(yè)領域取得進展,這反映出了一些更長期的問題。
盡管都沒有進入前十,但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中美依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彭博社首席經濟學家湯姆·奧爾利克(Tom Orlik)表示:
“中美之間不斷加劇的競爭正在重塑全球創(chuàng)新格局。對美國而言,對知識產權被地緣政治對手奪走的擔憂正在削弱該國對開放創(chuàng)新體系的支持。對中國而言,由于擔心被切斷與外國技術的聯(lián)系,他們正加快對國內研發(fā)能力的投資?!?br />
彭博社創(chuàng)新排行22-60名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李煥宇 
-
接種疫苗進度全球最快,確診仍暴增
2021-02-04 15:4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軍艦今年首次過臺灣海峽
2021-02-04 15:27 -
她又語出驚人:中國正試圖讓美國學生喜歡上共產主義
2021-02-04 14:46 中美關系 -
武契奇:塞爾維亞用中國疫苗,我自豪
2021-02-04 14:3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證監(jiān)會出手
2021-02-04 14:33 股市 -
-
拜登對華政策團隊:成員意見相左
2021-02-04 14:08 中美關系 -
白宮發(fā)言人這態(tài)度,被批“會讓中國笑話”
2021-02-04 14:02 美國政治 -
哥倫比亞批準緊急使用中國科興疫苗
2021-02-04 14: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就因為夸過中國,任命受阻
2021-02-04 13:41 美國政治 -
終于回過神了:是我們先針對中國的
2021-02-04 13:24 -
監(jiān)獄不給有機食物,他絕食一周暴瘦18斤
2021-02-04 13:14 美國一夢 -
日反華議員“請纓”闖釣魚島,被拒理由笑了
2021-02-04 12:03 日本 -
英國阿斯利康疫苗在瑞士“踢到鐵板”:直接不予批準
2021-02-04 11:4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方“歡迎”美國制裁緬甸?美媒又咸吃蘿卜了
2021-02-04 11:12 -
推特不老實,印度政府怒了
2021-02-04 10:52 印度驚奇 -
“勸澳對中國放尊重點”卻忠言逆耳,新西蘭只能“滅火”
2021-02-04 10:37 -
拜登政府首次回應“一中原則”
2021-02-04 10:13 觀察者頭條 -
谷歌威脅退出澳大利亞,微軟興奮了
2021-02-04 10:06 大公司 -
為挑戰(zhàn)中國鎢礦業(yè)地位,澳政府要花“大手筆”
2021-02-04 09:53
相關推薦 -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3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56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2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5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