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顯龍 :中美若發(fā)生軍事沖突,“一切都要完”
【編譯/觀察者網(wǎng) 童黎】本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再度強調(diào)了中美關系對世界的影響力,并呼吁兩國合作。據(jù)新加坡《海峽時報》5月20日報道,他在19日美國商會主辦的全球經(jīng)濟復蘇論壇上說,如果美國和中國發(fā)生沖突,“一切都要完”(everything is to be lost)。
報道截圖
視頻截圖
李顯龍在談到中美關系時表示,如果兩個大國關系惡化并導致沖突,世界其它地區(qū)的一切都將處于危險之中,對中美也將是糟糕的結(jié)果。
“因為美國和中國都擁有龐大的經(jīng)濟和技術實力,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高科技能力、武器、核能力和現(xiàn)代化軍隊,美軍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部隊。”
“但實力沒有強大到在打仗時沒有傷亡,以及指望不用承受大量損失?!?
“因此,兩國(不僅)有必要決定共同合作,接受彼此的現(xiàn)狀,還要共同努力,找到可以合作的共同基礎。(這樣的領域)有很多?!?
李顯龍?zhí)岬剑瑲夂蜃兓且粋€可以合作的領域,但還有其他領域,如核不擴散、公共衛(wèi)生和未來的疫情。
而全球貿(mào)易體系必須是穩(wěn)定的,以便各國能夠進口、出口、交易以及把生意越做越大。
他說,因此兩國必須合作,這就意味著中美必須調(diào)和他們的國際立場和國內(nèi)政治觀點,“克服民族主義的本能,同意‘我們將照顧我們的國家利益,但將通過與他國合作來做到這一點。不管我們是否完全信任他們,不管他們是不是我們的知心朋友,他們都必須是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的伙伴。’”
李顯龍還提出,美國必須接受中國是個既成事實,不會消失,美國必須與其合作。
“你可以試圖影響它,但你不能改變它的信仰。它不會變成一個‘歐洲國家’,更不會像美國?!?
“美國在接受這點上存在很大的心理問題,需要很多政治才能的引導?!?
這不是李顯龍第一次就中美關系表態(tài)。
今年1月,他在世界經(jīng)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的最后一天也提出,對美國來說,接受更強大版本的中國將是一個“艱難的調(diào)整”。中國不會像蘇聯(lián)那樣崩潰,中美必須發(fā)展一種建設性的關系。如果不合作,任由兩國惡化成“全面”對抗關系,那么疫情和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就將無法解決。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 責任編輯: 童黎 
-
我大使館:澳方應尊重中國司法主權(quán),不得干預
2021-05-22 16:23 -
輝瑞莫德納強生:今明兩年廉價提供35億劑疫苗給較貧窮國家
2021-05-22 16:0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拜登在臺灣問題上施壓了嗎?”他微微一笑
2021-05-22 15:55 三八線之南 -
日本舉行富士火力綜合演習,設想阻止敵人登陸
2021-05-22 15:54 -
拜登基建方案減至1.7萬億美元,共和黨人仍不買賬
2021-05-22 15:20 美國政治 -
他自曝18歲時曾致14歲少女懷孕:就像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
2021-05-22 14:06 美國政治 -
印度毛霉菌病確診激增:超7250例,治療藥物出現(xiàn)短缺
2021-05-22 12:4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言論自由”翻車案例+1
2021-05-22 10:54 美國一夢 -
見拜登,他帶394億美元“大禮”
2021-05-22 10:21 三八線之南 -
尼泊爾解散眾議院,11月重新選舉
2021-05-22 09:48 龍象之間 -
韓美總統(tǒng)會談商定終止《韓美導彈指南》
2021-05-22 09:11 三八線之南 -
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即使東京處于緊急狀態(tài),奧運也“絕對能”辦
2021-05-22 08:56 東京奧運會 -
尼日利亞軍機墜毀 陸軍總參謀長遇難
2021-05-22 08:43 非洲之窗 -
美國新增確診31471例、死亡761例
2021-05-22 07:2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巴基斯坦外長稱以色列控制媒體,CNN:這是反猶言論
2021-05-21 23:09 美國政治 -
俄外長:愿意和西方交好,前提是要體面
2021-05-21 22:44 涼戰(zhàn) -
“挑戰(zhàn)中國,英國脫歐后先試戰(zhàn)艦外交”
2021-05-21 22:33 不列顛 -
柬埔寨首相反駁日方:不依靠中國,還能依靠誰?
2021-05-21 21:41 觀察者頭條 -
日媒:美津濃等3家日企將停止使用新疆棉花
2021-05-21 20:58 -
停火協(xié)議生效后,巴以在阿克薩清真寺再起沖突
2021-05-21 20:09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2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3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2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nèi)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