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情報官員很愁:沒想到香港問題這么快解決,間諜越來越難以滲透中國
-
齊倩郵箱:qiqian@guancha.cn
(觀察者網訊)最近,美國情報機構感到很沮喪。據(jù)彭博社11月10日報道,美國審查過機密文件的情報官員透露,對于他們而言,中國正在成為一個更難對付、更不透明的目標。
這些知情人士表示,中國政府在香港、南海等問題的解決速度如此之快,是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官員沒有想到的。與此同時,美國的間諜網絡受到巨大破壞,間諜越來越難以滲透中國。
彭博社報道截圖
美國情報機構的現(xiàn)任和前任官員告訴彭博社,他們機構存在的意義,就是向高層決策者提供特定國家的關鍵信息。而在這些國家中,中國一直是情報機構的“硬目標”(Hard Target)。
其中一名前情報官員稱,如果他是白宮中的一員,那他會要求情報優(yōu)先集中在對中國海軍、網絡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設的預測上,其次還有中國政府的臺灣戰(zhàn)略和南海戰(zhàn)略。
然而最近,美國情報機構的對華工作并未令美國政府和國會滿意。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2020年9月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間諜機構未能有效應對“中國帶來的多方面挑戰(zhàn)”,反而過度關注恐怖主義或常規(guī)軍事威脅等傳統(tǒng)問題。
報告中寫道:“如果沒有重大的資源調整,美國政府和情報界將無法取得必要的成果,以確保美國在未來幾十年在全球舞臺上與中國繼續(xù)競爭,并保護美國的健康和安全?!?
對此,美國情報官員有話要說:對于情報機構而言,中國正在成為一個更難對付、更不透明的目標。
他們向彭博社透露,美國在中國的間諜網絡受到巨大破壞,這意味著間諜越來越難以滲透中國,其中一個表現(xiàn)在于美國越來越缺少會說普通話的間諜。與此同時,已經覆蓋中國各個角落的監(jiān)控和面部識別技術也給美國間諜工作帶來艱巨挑戰(zhàn)。
美國現(xiàn)任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今年7月接受美媒采訪時曾稱,該機構正在研究如何應對中國“無處不在的監(jiān)控”和“中國情報部門的其他先進能力”。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資料圖),圖自澎湃影像
總而言之,這種障礙嚴重阻礙了美國間諜機構在中國展開工作。有知情官員稱,這導致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官員沒有想到中國政府在香港、南海、新冠溯源等問題的解決速度如此之快。
彭博社報道稱,臺灣問題也是美國情報機構關注的重點之一。
美國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米利上周聲稱,他不認為中國大陸會在未來24個月內對臺灣采取行動,而這一表態(tài)被外界質疑與中方的態(tài)度相似。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美國情報界對于臺灣問題的判斷更多的依賴于對中方既定目標的分析,而不是來自源于原始情報。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美國政府一直試圖把“監(jiān)聽竊密”的帽子扣給中國,并以此為由頻頻打壓中國企業(yè)和學者。對此,我外交部多次駁斥美方是在“賊喊捉賊”。
如今,間諜工作的不順令美國情報機構不再遮掩,將事情擺到桌面上了。
10月7日,美國中央情報局成立了首個針對中國的高層機構——“中國任務中心”,該機構局長伯恩斯直言,此舉是為了應對“美國在21世紀面臨的最重要的地緣政治威脅”。
美國中央情報局成立“中國任務中心”
伯恩斯還宣布,中央情報局將加大力度招募會說中文的人,并創(chuàng)建另一個專注于新興技術和全球問題的任務中心,如氣候變化和全球健康問題。
近年來,美國國會、政府部門以及各機構,已相繼成立了多個針對中國的特別工作小組。對此,我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表示,這是典型的冷戰(zhàn)思維的表現(xiàn)。美方有關部門應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發(fā)展和中美關系,停止做損害中美兩國互信合作和中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齊倩 
-
特朗普訴訟被駁回,又有10名心腹遭傳喚
2021-11-10 20:43 美國一夢 -
外交部:中方將出席巴基斯坦舉辦的阿富汗問題會議
2021-11-10 20:13 阿富汗 -
谷歌敗訴,歐盟法院維持179億罰款
2021-11-10 20:05 大公司 -
印度首都承諾要治“毒霧”,被批“花言巧語”
2021-11-10 19:48 印度驚奇 -
“中國太強大了,我們別在臺灣問題上拎不清”
2021-11-10 18:57 -
美國勒索189家半導體企業(yè)背后,真正的目標只有2家
2021-11-10 18:37 觀察者頭條 -
阿塔:已逮捕約600名此前趁亂越獄的“極端組織”成員
2021-11-10 18:25 阿富汗 -
美媒又炒作:中國沙漠發(fā)現(xiàn)第二個“美國航母標靶”
2021-11-10 18:06 -
邊境聚集了4000人,波蘭總理:俄操縱白俄發(fā)動移民戰(zhàn)爭
2021-11-10 17:54 歐洲亂局 -
國臺辦談歌曲《2035去臺灣》:相信這個愿望一定會實現(xiàn)
2021-11-10 17:02 兩岸關系 -
岸田文雄連任日本首相,中方:祝賀
2021-11-10 16:59 日本 -
倒打一耙!美商務部長竟“嘲笑”中方:臺積電自愿哦
2021-11-10 16:14 -
華裔科學家起訴美政府索賠500萬,曾被誣告泄漏數(shù)據(jù)給中國
2021-11-10 16:06 美國一夢 -
美高官:期待日本增加駐日美軍駐留經費
2021-11-10 16:05 日本 -
《蘋果日報》前社長保釋被拒,法官:仍有能力危害國家安全
2021-11-10 16:04 香港 -
外交部:中美正就元首會晤具體安排密切溝通
2021-11-10 15:51 中美關系 -
美國學者:這一領域,才是中美“斯普特尼克時刻”
2021-11-10 15:47 中美關系 -
俄海域一貨輪擱淺,14名中國人全部獲救
2021-11-10 15:43 -
岸田文雄當選日本第101任首相
2021-11-10 14:20 日本首相 -
秦剛出席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晚宴并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
2021-11-10 13:52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5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0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3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7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4最新聞 Hot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