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外交人士在紐約當街鼻子被打骨折,美媒記者:未被警方視作仇恨犯罪
-
齊倩郵箱:qiqian@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2-02-10 15:54:28(觀察者網訊)美國《紐約郵報》援引消息稱,當?shù)貢r間9日晚,一名韓國外交人士在紐約曼哈頓區(qū)遭無端襲擊。這名遭襲的外交人士因鼻子骨折住院治療。
一名警方消息人士透露,現(xiàn)年53歲的韓國外交人士于晚8點10分左右與一名朋友散步,在第五大道人行道上遭一名男子“隨意襲擊”。這名身份不明的襲擊者隨后逃離現(xiàn)場。
該消息人士說,受害者表示,事發(fā)當時他沒有與襲擊者對話交流,但出示了自己的外交證件。
紐約當?shù)鼐阶C實,9日晚間在第五大道十字路口發(fā)生了一起襲擊事件,但沒有提供更多細節(jié)。
另據(jù)美國廣播公司(ABC)記者10日消息,截至目前,這起襲擊事件并沒有被當作仇恨犯罪來調查。
推特截圖
在這名記者推文評論區(qū),許多美國亞裔對警方不將此次襲擊視作仇恨犯罪表示質疑。
“這怎么就不能被認定是仇恨犯罪啦?”
“‘目前,這起襲擊事件并沒有被當作仇恨犯罪來調查?!癁槭裁礇]有?”
一名韓裔網民認為,當前仇恨犯罪很難被認定,一些襲擊者將有意在殘忍對待亞裔時避免使用污辱性詞語。
還有更多的亞裔網民指出了一個事實,即在紐約,亞裔群體越來越頻繁地被當作攻擊對象。
2020年疫情期間,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為掩蓋政府抗疫不力,頻頻甩鍋中國,將新冠病毒稱作“中國病毒”。同時,美國2020年針對亞裔的仇恨事件,與往年相比有了爆發(fā)式的增長。
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去年3月份發(fā)布的一項報告顯示,2020年,美國整體仇恨犯罪案件較2019年下降了7%,然而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卻激增149%。這項調查報告統(tǒng)計了美國16個城市警察局的仇恨犯罪數(shù)據(jù)。其中,紐約市的情況最為嚴重,激增833%。
紐約市去年8月份的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該市亞裔人口自2010年以來增加了超43.5萬人,占總人口的 15.6%,同時也是該市過去十年總人口增長的一半以上。
就在今年1月,紐約市警方證實,此前遭殘忍襲擊的61歲華裔男子馬姚潘(Yao Pan Ma,音譯)不久前在醫(yī)院去世。去年4月,馬姚潘在曼哈頓東哈萊姆(East Harlem)區(qū)被一名有前科的非裔男子多次猛擊頭部,隨后重傷住院、一直處于昏迷狀態(tài)。
去年1月27日,就職不久的美國總統(tǒng)拜登簽署一份備忘錄,指導聯(lián)邦機構打擊針對亞太裔社區(qū)的仇外情緒。1月4日,新任紐約市長專程前往唐人街,呼吁拜登應為特朗普炒作“中國病毒”向華人道歉。
但紐約市唐人街商業(yè)改善區(qū)執(zhí)行董事陳先生(Wellington Chen)告訴《紐約郵報》:“類似事件還在繼續(xù)。這是毫無意義的暴力,很殘忍。一個好的政府應追求正義?!?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齊倩 
-
“政府默許下,極端言論正把印度推向危險邊緣”
2022-02-10 15:53 印度驚奇 -
海關總署:暫停接受立陶宛牛肉進口申報
2022-02-10 15:45 產業(yè)萬象 -
議會前復刻“加拿大時刻”,120人被捕
2022-02-10 15:4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韓國年輕人反華情緒蔓延?文在寅回應
2022-02-10 14:50 三八線之南 -
馬斯克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2022-02-10 14:27 -
黃大憲:判罰是裁判的事,1500米采用了更干凈利落的策略
2022-02-10 14:01 北京冬奧會 -
泰國成亞洲首個大麻合法化國家
2022-02-10 10:20 -
瑞典,躺了
2022-02-10 09:5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文在寅祝賀黃大憲奪首金,稱掃空“冤屈”
2022-02-10 09:08 北京冬奧會 -
西班牙國王,陽性
2022-02-10 08:2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新增確診18.6萬例、死亡3293例
2022-02-10 08:0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曾誓言非盈利生產新冠疫苗的強生,后悔了?
2022-02-09 22:59 大公司 -
丹麥女王,陽性
2022-02-09 22:33 -
立陶宛總統(tǒng):將尋求美國永久駐軍
2022-02-09 22:01 -
“美國情況越糟糕,加拿大就越危險”
2022-02-09 20:53 -
“我是素食者,但偶爾會吃魚”
2022-02-09 20:10 -
16年后,這位美國選手在北京完成“救贖”
2022-02-09 19:52 北京冬奧會 -
“索馬里蘭”官員竄訪臺灣,外交部回應
2022-02-09 18:52 中國外交 -
韓國找了個“金善臺”向國民道歉…
2022-02-09 18:32 北京冬奧會 -
當著立陶宛外長的面,澳大利亞外長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2022-02-09 18:20
相關推薦 -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3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56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2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5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