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媒記者遭駐日美軍持槍對準,日本網民卻替美軍說話…
-
張照棟32號星期八
最后更新: 2022-04-02 10:39:07【文/觀察者網 張照棟】據日本沖繩《琉球新報》4月1日報道,該報一名攝影記者3月31日在駐日美軍基地采訪時,被一名美軍持槍對準,持續(xù)數秒。此事引發(fā)日本輿論關注,然而眾多日本網民站在美軍一方,稱《琉球新報》惡意剪輯,“士兵在訓練中采取行動,這是很自然的行為?!?
日本內閣官方長官松野博一當晚回應稱,已經接到報告,防衛(wèi)省正確認事實關系。他表示,“將繼續(xù)與美軍合作,妥善應對?!泵儡姺矫鎰t直接否認此事,稱“沒有武器指向記者”。
視頻來源:《琉球新報》
《琉球新報》報道稱,3月31日傍晚,該報攝影記者來到沖繩那霸軍港外圍的民間用地進行報道采訪,當時軍港內的美軍正在進行基地警衛(wèi)訓練。該報記者當時位于軍港倉庫的正對面,隔著基地圍欄可以清楚地看到大約20名美軍士兵正持槍訓練。
和往常一樣,該攝影記者舉著攝影設備拍攝美軍訓練的場景,然而一名美軍士兵從倉庫走出來,持槍對準該記者,并保持這一姿勢數秒。
據《環(huán)球時報》報道,這名攝影記者名為松元約翰(John Matsumoto),他稱自己生平第一次被美軍槍口對準,“我和這名美軍士兵視線相遇,持續(xù)了數秒鐘,期間他一直用槍口對準我……他們用這樣的方式威脅我、恐嚇我,表現(xiàn)出敵意?!?
按照當地規(guī)定,只要沒有明確“禁止拍攝”的標識,在沖繩的民間用地上可以自由采訪、拍攝,包括透過圍欄拍攝美軍基地的照片,也不應有任何問題。
松元拍下了這名美軍的持槍照片,《琉球新報》之后報道了此事,并且制成視頻上傳到社交媒體,引發(fā)關注。
持槍美軍士兵 圖源《琉球新報》
然而,眾多日本網民非但不同情松元的遭遇,還反過來為美軍說話。
在日本雅虎新聞網站相關報道的評論區(qū),點贊最多的評論都是在質疑《琉球新報》的視頻惡意剪輯,該記者行為不當。還有人維護美軍士兵,稱這是“訓練中的自然反應”。
“剪下合適的部分,加上恰當的說明,隨著攝影技術的發(fā)展,這種技術在戰(zhàn)爭期間被用來宣傳。這是報道真相的媒體不應該做的行為?!?
有人將《琉球新報》的文章形容為“歇斯底里的報道”,“年輕一代對于這種反戰(zhàn)宣傳報道,應該是持拒絕態(tài)度的?!薄敖衲暌驗橛袇⒆h院選舉和知事選舉,這種對沖繩戰(zhàn)役真相和美軍基地問題的單方面和偏向性的報道不斷出現(xiàn),也是沒辦法的?!?
“如果不是覺得可疑,他應該不會拿槍指著你。請詳細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攝影師拍到了什么?有攝影的許可證嗎?”
“在你手持超遠攝像頭的情況下,如果肉眼從遠處看,你就像拿著小型反坦克步槍或自動步槍,對準士兵本身就是一種危險行為。士兵在模擬實戰(zhàn)中馬上采取行動,是很自然的行為?!?
“美軍正在訓練中,那么將槍口對準遇到的人是很有可能的,因為在實際的戰(zhàn)爭現(xiàn)場,這可能是敵軍士兵?!?
只有少數網民力挺《琉球新報》記者,“這種行為決不允許,這不是開玩笑,這是殺人未遂,日本政府應該嚴厲追究?!?
還有人說道:“支持美國士兵的評論很多,感覺日本不是主權國家,完全被美國吞沒了?!?
沖繩國際大學教授友知政樹也評論道,這件事表面上看是美軍向媒體機構施壓,深層原因則是“美國始終將日本當作自家殖民地”。
4月1日晚,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出席記者會時回應此事稱,“已接到報告,防衛(wèi)省正在確認事實關系?!彼麖娬{道:“為了將此次訓練對當地的影響降到最低,日本政府將繼續(xù)和美軍合作,妥善應對此事?!?
一名政府相關人士透露,美軍方面否認了《琉球新報》的指控,稱當時訓練場所距離拍攝地點相距約250米,那名士兵“沒有瞄準特定人員,而是常規(guī)的警戒姿態(tài)?!?
《琉球新報》4月2日報道稱,美軍方面“故意”否認此事,稱“沒有武器指向記者”。美軍還補充解釋道:“(訓練中)的所有武器都沒有彈藥。”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張照棟 
-
英媒造謠“中國對烏進行網絡攻擊”,烏情報機構辟謠
2022-04-02 10:29 烏克蘭之殤 -
歐盟想抱團抵制俄盧布結算法令,有一國反對
2022-04-02 10:14 俄羅斯之聲 -
美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協(xié)助調查人員已啟程赴華
2022-04-02 09:57 航空安全 -
俄羅斯:雖然殼牌用盧布,但暫時還是不能買到天然氣
2022-04-02 09:23 烏克蘭之殤 -
美國眾議院通過大麻合法化法案,將征收5%銷售稅
2022-04-02 08:55 美國一夢 -
美國新增確診24649例、死亡1403例
2022-04-02 07:38 抗疫進行時 -
烏外交部否認烏軍襲擊俄別爾哥羅德油庫
2022-04-02 06:43 烏克蘭之殤 -
拜登計劃取消特朗普移民驅逐令,美官員:每天將多1.8萬移民
2022-04-01 22:52 美國一夢 -
斯里蘭卡總統(tǒng)住宅遭抗議者沖擊,50人受傷
2022-04-01 22:49 -
中國信任報告:科學家信譽最高
2022-04-01 22:28 -
美國議員:中國有計劃,我們沒有
2022-04-01 22:08 -
-
國際原子能機構與俄烏雙方達成核安全框架協(xié)議
2022-04-01 21:16 烏克蘭之殤 -
李克強:當前形勢下,對話合作仍然是中歐關系的主導面
2022-04-01 20:39 中國外交 -
中國向俄運送電信設備將遭制裁?外交部回應
2022-04-01 20:35 烏克蘭之殤 -
歐盟官員稱中方幫助俄羅斯危及與歐美經貿,趙立堅回應
2022-04-01 20:32 中國外交 -
習近平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委員會主席
2022-04-01 20:04 中國外交 -
-
陶杰叫苦在英被店員怠慢,懷念在香港被殷勤服務的日子…
2022-04-01 19:18 -
“美國…啊不,我是說其他國家,想要推翻我”
2022-04-01 18:59 巴鐵
相關推薦 -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55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5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2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8最新聞 Hot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