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西方反俄聯(lián)盟有個大漏洞,發(fā)展中國家不愿選邊站隊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正當一部分西方國家持續(xù)制裁俄羅斯之際,美媒《華爾街日報》突然發(fā)現(xiàn),“反俄聯(lián)盟”中卻出現(xiàn)了一個“大漏洞”,那就是發(fā)展中國家。
當?shù)貢r間4月14日,《華爾街日報》撰文稱,試圖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聯(lián)盟以孤立俄羅斯的西方領導人們,正面臨著世界上一些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抵制,這些國家包括印度、巴西和南非等“民主國家”。
在這其中,這些國家的阻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于自身經濟上的利益,因而限制了它們對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施壓。同時,這也讓國際社會的一些人回想起了冷戰(zhàn)時期,當時許多國家都試圖避免置身于美蘇之間的對抗之中。
《華爾街日報》文章截圖
文章稱,自2月24日俄烏爆發(fā)軍事沖突以來,美國及其在歐洲和其他地區(qū)的盟友對俄羅斯實施了經濟制裁,并向烏克蘭提供了數(shù)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這條一度萎靡不振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似乎得到了振興。
然而,在烏克蘭公布“布恰事件”之后,聯(lián)合國大會投票決定暫停俄羅斯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其中仍有24個成員投下反對票,另有58票棄權,棄權的就包括了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和南非等國。盡管美歐領導人不斷指責普京在烏克蘭犯下“戰(zhàn)爭罪”,但從墨西哥洛佩斯(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到印度總理莫迪,發(fā)展中國家的領導人都拒絕批評普京。
前美國駐外大使和外交官約翰·費利(John Feeley)指出,這種局面將會讓拜登政府重新認識到,美國真正的伙伴在歐洲和亞洲北部,這可能會對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qū)造成損害,特別對于印度來說。
文章舉例,與美國有著歷史性安全伙伴關系的沙特阿拉伯,一直未譴責俄羅斯,并拒絕了美國提出的增加石油產量以抑制油價飆升的請求。正是由于發(fā)展中國家與美西方國家的這一分歧,為俄羅斯繞過西方制裁提供了途徑,并使俄方覺得,它仍將得到世界各國的支持。
當?shù)貢r間4月7日,聯(lián)合國大會召開烏克蘭問題緊急特別會議,投票通過一項關于暫停俄羅斯在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的決議。圖自澎湃影像
上個月末,美國總統(tǒng)拜登訪問了歐洲,尋求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支持。而與之同時發(fā)生的,是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會見了金磚國家(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的大使們。
在此,《華爾街日報》著重提到了印度對于俄烏沖突的反應。在俄烏沖突后的多次聯(lián)合國投票中,印度均投下棄權票,未與美西方國家立場一致。印方稱,自身立場是支持和平的,但其外交政策是根據印度國家利益作出的。
文章認為,作為俄羅斯的長期盟友,印度不希望疏遠俄羅斯,使之與其眼中的“地區(qū)競爭對手”中國走得太近。本月,印度接待了美國和英國的高級官員,就烏克蘭問題舉行了會談,但與此同時,印度還與俄羅斯就一項以盧布而非美元購買俄石油的計劃進行了會談,這被認為是俄羅斯逃避經濟制裁的一種方式。此外,印度近期還以折扣價購買了數(shù)百萬桶俄原油,而且還可能繼續(xù)購買更多。
除了印度,文章自然還提及了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文章聲稱,中國將俄羅斯視為對抗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的盟友,這兩個國家試圖打破如今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使自己在各自所在地區(qū)占據主導地位。
3月30日,中俄外長在安徽屯溪會晤 圖自外交部網站
《華爾街日報》稱,在過去20年間,發(fā)展中國家對于中美俄的看法已發(fā)生了轉變。
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一直在全球數(shù)十個國家建設基礎設施,以此展示其經濟實力,俄羅斯則花費數(shù)十億美元擴大貿易、外交和軍事關系,從向委內瑞拉和印度出售武器,到向非洲大部分地區(qū)出口小麥。而美國這些年接連對外發(fā)動阿富汗戰(zhàn)爭和伊拉克戰(zhàn)爭,則讓一些國家認為,美國實際上是在侵犯別國主權。
如今,美國為首的西方聯(lián)盟不斷發(fā)動對俄制裁,卻讓別國也跟著遭殃。在蘇丹,大約80%的小麥從俄羅斯和烏克蘭進口而來,由于進口中斷,該國面包等食品的價格幾乎翻了一番。而美國的軍事盟友埃及,雖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譴責了俄羅斯,但也批評了西方的制裁。分析人士擔憂,美國在中東地區(qū)長達數(shù)十年的安全體系可能松動,這迫使一些國家更依賴俄羅斯這個武器供應商。
“對于一些國家來說,拒絕批評俄羅斯,反映出一種取悅中國的意味?!蔽恼伦髡呷绱恕巴茰y”巴西和阿根廷的內心所想,聲稱如今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大多數(shù)南美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而在非洲,中國與該地區(qū)去年的雙邊貿易額增長了35%,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2540億美元,遠高于非洲與美國的貿易額。
文章最后還提出一個觀點稱,一些發(fā)展中國家認為俄烏沖突是歐洲的問題,不希望被當成大國爭斗的“代理人”。在冷戰(zhàn)時期,有多達120個國家組成了不結盟運動,以應對美蘇兩大國的競爭。
當?shù)貢r間2021年10月11日,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總統(tǒng)亞歷山大-武契奇等各成員國代表參加了不結盟運動第一次會議60周年的紀念會。圖自澎湃影像
《美洲季刊》(Americas Quarterly)是一份研究拉美問題的無黨派雜志,其主編布萊恩·溫特(Brian Winter)說,這種不結盟的做法源于一種情緒,即如果這場沖突蔓延至中美圍繞全球影響力的爭斗,選邊站隊就不會有好處。
“如果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大國沖突的新時代,大多數(shù)拉美國家的政府都會選擇袖手旁觀。這些國家的政府記得,冷戰(zhàn)對其造成了可怕的后果,該地區(qū)被當成了一個棋盤?!睖靥卣f道。
而在聯(lián)大譴責俄羅斯的投票中,一半非洲國家不是棄權就是缺席。非洲很多國家的執(zhí)政黨,上世紀在尋求脫離西方殖民國獨立時獲蘇聯(lián)相挺。南非、津巴布韋、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國的政黨領袖對于1960到1980年代,蘇聯(lián)顧問、武器與現(xiàn)金如何助他們取得獨立仍記憶猶新。
當?shù)貢r間3月29日,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副代表戴兵大使在安理會審議烏克蘭人道問題時發(fā)言。他指出,占世界大多數(shù)的發(fā)展中國家不是這次沖突的當事方,他們不應被卷入矛盾,不應被迫承受地緣沖突和大國博弈的后果。
3月20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阿爾及利亞外長拉馬拉在會談后共同會見記者。王毅當時也曾表示,近段時間,他與很多亞洲、非洲國家外長交換意見,感覺到世界上很多國家與中國一樣,高度關注烏克蘭危機發(fā)展,也有很多共同語言。
“棄權票也是一種態(tài)度,是為了給和平一個機會,是不贊成用戰(zhàn)爭和制裁解決爭端,是一種負責任的態(tài)度。”王毅強調,烏克蘭危機的演變正在超越自身,溢出效應波及全球。在這一問題上,包括中國和發(fā)展中國家在內的大多數(shù)國家,我們既有合理的關切,也有相似的立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熊超然 
-
與空氣握手?
2022-04-15 19:04 -
“歐洲還需要俄天然氣,但我們要賣給東方了”
2022-04-15 18:48 俄羅斯之聲 -
搶購完俄石油,印度又看上了俄煤炭
2022-04-15 18:17 -
沙利文稱確保大陸永不“武統(tǒng)”,中方駁斥
2022-04-15 17:34 中美關系 -
俄國家航天公司:錢還沒給!用盧布!
2022-04-15 17:20 -
布林肯大言不慚:中國,站出來
2022-04-15 17:14 烏克蘭之殤 -
俄羅斯:俄軍俘虜人員中有北約國家軍人
2022-04-15 16:54 烏克蘭之殤 -
人權問題遭美國“罕見直接指責”后,印外長“尖銳回應”
2022-04-15 16:02 美國一夢 -
外交部:中國軍隊有關行動,就是對美反制
2022-04-15 15:59 觀察者頭條 -
韓媒:烏克蘭找韓國要俄制T-80U坦克,美國或在背后支招
2022-04-15 15:53 烏克蘭之殤 -
太突然了,印度5名男子同時墜入下水道
2022-04-15 15:49 印度驚奇 -
我大使會見韓國三養(yǎng)食品總社長
2022-04-15 15:46 -
我國頒發(fā)首份外籍船員適任證書
2022-04-15 15:37 -
美學者批美“雙標”:中所簽協(xié)議是威脅,烏克蘭和北約就不是了?
2022-04-15 15:28 烏克蘭之殤 -
日本總人口同比減少64.4萬人,為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
2022-04-15 15:17 日本 -
被告知寵物狗不能帶入美國,烏克蘭難民:我寧愿回歐洲
2022-04-15 15:11 烏克蘭之殤 -
歐盟“悄悄”禁止對俄羅斯出口武器
2022-04-15 15:05 烏克蘭之殤 -
美國如何避免烏俄戰(zhàn)事升級?猶太裔學者:打伊朗…
2022-04-15 14:32 伊朗局勢 -
要不要給烏克蘭送重型武器?德國綠黨態(tài)度大變
2022-04-15 12:46 烏克蘭之殤 -
銀保監(jiān)會:密切關注美國等利率走勢外溢影響
2022-04-15 12:20 觀網財經-海外
相關推薦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323“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7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