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新總理首場記者會,外界都關注他身后換了兩面旗子
最后更新: 2022-10-09 13:29:05(觀察者網(wǎng)訊)當?shù)貢r間周一(23日),在飛赴東京參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以前,澳大利亞工黨領袖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召開了就任總理后的首場新聞發(fā)布會。
不過,比起阿爾巴尼斯對于外交政策的表態(tài),不少媒體的報道重點紛紛集中在了他身后三面旗子的變化上,還稱這是“強有力的首次改變”。
從上至下依次為澳大利亞天空新聞、澳洲新聞網(wǎng)、英國《每日郵報》報道
原來,在發(fā)布會開始之前,工作人員將國會大廈藍廳演講臺后方三面澳大利亞國旗中的兩面,悄悄更換為了澳大利亞土著旗和托雷斯海峽島民旗。
記者拍到工作人員將右邊兩面國旗更換為澳大利亞土著旗和托雷斯海峽島民旗。圖片來源:推特@Stela_Todorovic
它們分別象征著居住在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地的澳大利亞土著(Aboriginal Australians),以及居住在托雷斯海峽群島的島民(Torres Strait Islanders)。近年來常因人權問題受到關注的澳大利亞原住民(Indigenous Australians),泛指的就是這部分人,其都是歐洲人殖民大洋洲之前居住在澳大利亞大陸及其附近島嶼的原住民族群的后代。
托雷斯海峽群島位于位于昆士蘭州約克角半島以北,新幾內亞島以南。圖片來源:大英百科全書
這兩面旗幟其實也是澳大利亞的官方旗幟,1995年被批準享有與國旗相同的法律和政治地位,時常可被看到與澳大利亞國旗一同在政府大樓、公共地標旗桿的頂端飄揚,但在過去始終沒有作為新聞發(fā)布會的背景出現(xiàn)。英國《每日郵報》稱,這是“強有力的首次改變”,澳大利亞天空新聞則稱,這一轉變“微妙又具有歷史性”。
澳大利亞前總理莫里森在發(fā)布會上 圖片來源:澳大利亞人報
其中,澳大利亞土著旗于1971年由土著藝術家、澳大利亞中部Luritja人的后裔哈羅德·托馬斯(Harold Thomas)設計,其初衷是為了推動土地權利運動。它被水平分為黑色和紅色兩塊,黃色圓圈疊加在旗幟的中心。托馬斯曾解釋,旗幟中的黑色代表著澳大利亞原住民,黃色代表著太陽(代表生命的給予者),紅色代表著土地的赭石色(代表原住民與土地的關系)。
澳大利亞土著旗
托雷斯海峽島民旗則由伯納德·納莫克(Bernard Namok)于1992年設計。納莫克來自托雷斯海峽群島的首府星期四島,在島嶼協(xié)調委員會為選出最能代表島民的旗幟所舉辦的競賽,他的作品一舉奪冠,并于1992年6月得到了土著和托雷斯海峽島民委員會的認可。
旗幟上下兩條綠色色塊代表土地,中間藍色區(qū)塊代表托雷斯海峽,而夾在兩者之間的黑色部分則代表托雷斯海峽島民。中間白色部分畫有五角星以及當?shù)貍鹘y(tǒng)舞蹈頭飾Dhari (也稱dari),五角星不僅象征島民的五大島群(東部、西部、中部、甘迺迪港、主島),也有導航的意義。
托雷斯海峽島民旗
盡管阿爾巴尼斯在首次發(fā)布會上并沒有特意提及這一點,報道普遍認為,這一改變強調了阿爾巴尼斯和工黨對于改善原住民處境的承諾。
作為選舉關鍵承諾的一部分,工黨稱將在其第一任期內舉行全民公投修憲,將原住民在議會中的發(fā)言權引入澳大利亞憲法,設立國會顧問組織“向國會傳達原住民之聲”(Indigenous Voice to Parliament),讓該國土著和托雷斯海峽島民參與和他們土地有關的決策。
此外,工黨還答應將成立一個“馬卡拉塔委員會”(Makarrata Commission),負責監(jiān)督達成協(xié)議和講述真相的過程。“馬卡拉塔”一詞是來自原住民雍古族(Yolngu)的語言,用于描述解決沖突、建立和平與正義的過程。
在周六(21日)晚上發(fā)表勝選演講時,阿爾巴尼斯開篇就重申了這一承諾?!拔沂紫纫兄x我們所在的土地的傳統(tǒng)主人。我向他們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長者表示敬意。我代表澳大利亞工黨,對《發(fā)自肺腑的烏魯魯宣言》(Uluru Statement from the Heart)做出承諾?!?
2017年5月,超過1200名澳洲原住民與托雷斯海峽島民代表們齊聚烏魯魯,在全國原住民憲章大會上通過《發(fā)自肺腑的烏魯魯宣言》。宣言希望在澳洲原住民與澳大利亞國民之間,建立起以真相、正義和自決為基礎的關系,并提出了上述的要求。工黨稱,自己是唯一致力于全面落實該宣言的政黨。
當?shù)貢r間周六(21日)晚,阿爾巴尼斯勝選后在歡迎會上豎起大拇指。圖片來源:美聯(lián)社
原住民在澳大利亞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至4萬年前。在英國艦隊大規(guī)模抵澳以前,擁有超過500個部落、300種語言的原住民,是這片土地唯一的主人。
1788年,菲利普船長率眾登陸,以“無主地(terra nullius)”之名,宣布占領土地。這一做法的根據(jù),是當時沿海地區(qū)原住民極少。隨后他們發(fā)現(xiàn),內陸情況與沿海相去甚遠,卻拒絕更正法令。于是,占有先進武器和生產(chǎn)資料的歐洲人,以強買強賣、強取豪奪等方式,拿走了原住民的土地,還帶來了當時無藥可解的傳染病。
19世紀末,各州逐漸把原住民遷到城市郊區(qū)的定居點,實行宵禁制度。傳教士之外,白人無故不得進入。當局強迫原住民與白人通婚。20世紀20年代開始,混血兒童又被帶離定居點,男孩進入農(nóng)場當苦力,女孩在人家當傭人。政府逐漸合并人口減少的定居點,把土地租賃給白人耕種。
到了1910年至1970年,澳大利亞政府又先后實施“白澳政策”和“同化政策”,建立英語寄宿學校,強迫原住民的學生住校,以遠離家庭和族群。在校期間禁止他們使用原住民語言,導致原有的300余種原住民語言中有110種瀕臨滅絕。此外,澳大利亞還強行將近10萬名原住民兒童集中在白人家庭和專門機構收養(yǎng),切斷他們與原生族群的語言和文化聯(lián)系。
直到2008年,澳大利亞時任總理陸克文 (Kevin Rudd)才在議會發(fā)表講話時,代表政府對原住民百年來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做出正式道歉,稱這是“國家靈魂上的巨大污點”。這是澳大利亞歷史上官方首次對原住民問題進行公開道歉。
然而,現(xiàn)如今,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生存環(huán)境仍然十分惡劣。時至今日,原住民仍是澳洲最貧困的族群,平均壽命比其他澳洲人短17年,嬰兒死亡率高一倍,失業(yè)率是其他族群的3倍,犯罪率則是13倍。長期的隔離政策導致社會隔閡難以消融,原住民難以融入澳洲主流社會,長期處于邊緣地位。同時,同化政策摧殘原住民文化,使原住民社會難以恢復活力,也是他們處境難以改善的重要原因。
此外,原住民的高囚禁率,以及拘留期間的高死亡率等現(xiàn)況也令人擔憂。根據(jù)澳大利亞犯罪學研究所的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截至2019年6月,原住民占澳總人口約3%,但監(jiān)獄里的原住民占比卻高達28%。在囚犯死亡率最高的維多利亞州,監(jiān)獄中原住民死亡率為每100名囚犯死亡0.24例,高于非原住民囚犯死亡率。近幾年,在監(jiān)禁期間死亡的原住民超過470名,僅今年3月以來就有至少5名原住民在監(jiān)禁期間死亡。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原住民- 責任編輯: 楊蓉 
-
俄方駁斥“俄領導層內部動蕩”:完全不屬實
2022-10-09 11:06 俄羅斯之聲 -
3秒,38槍…美國黑人男子死亡
2022-10-09 10:11 美國一夢 -
美國回應:已得知消息,不予評論
2022-10-09 09:59 俄羅斯之聲 -
“先發(fā)制人”打擊俄羅斯?美國重申:不會直接參與
2022-10-09 09:54 烏克蘭之殤 -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后最新衛(wèi)星圖像
2022-10-09 09:35 俄羅斯之聲 -
拜登渲染“核末日”,馬克龍:說話該謹慎點
2022-10-09 08:39 烏克蘭之殤 -
離譜!美頂級兒童醫(yī)院稱孩子“在子宮里”就知道其是跨性別者…
2022-10-09 08:30 美國一夢 -
美國新增感染病例31253例、死亡140例
2022-10-09 07:34 美國一夢 -
克里米亞大橋恢復通車,普京下令加強安保措施
2022-10-09 07:28 觀察者頭條 -
日韓稱朝鮮9日發(fā)射彈道導彈
2022-10-09 07:23 三八線之南 -
德國北部鐵路運輸中斷事故初步確認故障原因
2022-10-09 06:44 歐洲亂局 -
俄方:克里米亞大橋爆炸車車主系俄一邊疆區(qū)居民
2022-10-08 23:20 俄羅斯之聲 -
德國北部鐵路運輸大規(guī)模中斷,或被蓄意破壞
2022-10-08 23:05 德意志 -
烏克蘭國安局稱:大橋在美麗地燃燒
2022-10-08 23:00 烏克蘭之殤 -
俄國防部:蘇洛維金出任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
2022-10-08 22:13 俄羅斯之聲 -
上一秒還在啃漢堡,下一秒就被美國警察的子彈狂追
2022-10-08 22:00 -
彭博社:中國持有正確的物種保護理念,西方應更開放地接受
2022-10-08 21:26 -
五角大樓:含中國產(chǎn)零件F-35,豁免了
2022-10-08 21:11 -
墨西哥毒販沖進市政廳掃射:外墻布滿彈孔,市長當場死亡
2022-10-08 20:35 -
被美國天價氣“背刺”,德國拉日韓組“G7+”談價
2022-10-08 19:38 歐洲亂局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