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成了西方的‘第三世界’”
最后更新: 2022-10-10 15:06:07(觀察者網訊)俄烏沖突升級半年后,歐洲已經被看作西方的“第三世界”經濟體。
當地時間8月23日,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刊登資深專欄作者的文章提到,俄烏沖突升級后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已經把歐洲變成了“西方世界經濟體中的‘第三世界’”。
“這些天來,歐洲股市是西方世界中表現最差的。就連新興市場都做得更好。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的通貨膨脹,比墨西哥更嚴重?!睂谧髡呖夏崴埂だㄔ↘enneth Rapoza)指出。
“為什么?”拉波扎認為,造成現狀的“最大的逆風”,是“圍繞俄烏戰(zhàn)爭宣布的對俄能源制裁”。這些制裁“引發(fā)了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對歐洲經濟的傷害最大”。
有人說,這對歐洲有利,因為歐盟領導人放棄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是在向成員國和民眾表明,歐盟正在向后化石燃料經濟轉型。
但拉波扎“潑冷水”說,事實遠非如此。為了放棄俄羅斯的天然氣,歐盟國家不得不重新使用煤炭,燃燒了更多煤炭來維持照明。
他們進口沙特石油,而沙特自己在用俄羅斯石油。看到歐盟在買南非的煤炭,美企也想“分一杯羹”。今年5月,美國對歐洲的煤炭出口同比增長逾140%。美國煤炭出口聯盟表示,歐洲今年冬天面臨“大陸范圍的電力短缺風險”。
然而,國際能源署的煤炭產量增長預測顯示,即使美國和印尼向歐盟市場大規(guī)模出口,未來三年也只能取代8000萬噸俄羅斯煤炭出口量,約占其30%。
拉波扎認為西方在能源問題上“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對氣候變化倡議造成了巨大的損害。俄羅斯則在轉向其他市場,而且“至少有暖氣、空調,也負擔得起燃料和能源賬單”。
文章寫道,如果烏克蘭不能很快?;穑皻W洲很可能在這個冬天絕望,供應鏈緊張,以至于它別無選擇,只能放松一些制裁,或說服非歐盟伙伴重新貼牌和轉運俄羅斯商品,以符合他們自己的規(guī)則,但實際上是一個迂回的做法。”
拉波扎援引一名投資者稱,在提供一些解決方案之前,歐洲將維持“西方世界經濟體中第三世界”的現狀。為此,他還邀請美國布雷頓森林研究公司的負責人弗拉基米爾·西諾雷利(Vladimir Signorelli)來評價這一說法。
“他們肯定在往那個方向發(fā)展。”西諾雷利說,“在德國,綠黨還在反對核能。我是真不理解。他們正處于通往第三世界能源計劃的快車道上?!?
但是,“如果我聽說基輔和莫斯科正在進行秘密談判,而且德國和中國參與其中,這會讓我非常看好歐洲?!彼硎尽?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歐洲經濟- 責任編輯: 童黎 
-
我駐烏使館:烏全境空襲頻繁,不要來烏返烏
2022-10-10 15:05 烏克蘭之殤 -
進口猛增5.7倍,俄羅斯成為印度第二大原油供應國
2022-10-10 14:52 俄羅斯之聲 -
華春瑩質問:美國這件“皇帝的新衣”還打算穿多久?
2022-10-10 14:48 中國外交 -
俄羅斯針對不友好國家貨車入境禁令生效
2022-10-10 13:04 俄羅斯之聲 -
白俄譴責:烏方炸毀了兩國邊境所有橋,還在陸路布雷
2022-10-10 13:01 烏克蘭之殤 -
“恥辱性讓步”后,她又要180度大轉彎?
2022-10-10 11:25 不列顛 -
碾壓性勝利,78歲奧地利總統(tǒng)將獲連任
2022-10-10 11:10 歐洲亂局 -
“侃爺”兩天內被兩家社交平臺禁言
2022-10-10 11:09 美國一夢 -
白宮再次為拜登“核末日”言論降溫
2022-10-10 10:46 俄羅斯與世界 -
德國警方:沒有跡象表明任何外國勢力參與其中
2022-10-10 09:33 德意志 -
普京表態(tài):這是恐襲,烏特工機構是幕后黑手
2022-10-10 08:08 俄羅斯之聲 -
美國新增感染5023例、死亡4例
2022-10-10 07:19 抗疫進行時 -
烏官方:估計前三季度經濟萎縮30%
2022-10-10 07:18 烏克蘭之殤 -
金正恩指導朝鮮軍隊進行多項軍事行動
2022-10-10 07:15 朝鮮現狀 -
俄軍一架蘇-24戰(zhàn)機墜毀
2022-10-10 06:55 烏克蘭之殤 -
他倆通話,繼續(xù)對烏援助
2022-10-10 06:51 歐洲亂局 -
美議員提案報復沙特:撤軍
2022-10-09 22:51 -
立外長:沒有理由不給烏克蘭武器,但我們就算了…
2022-10-09 22:14 -
“歐佩克+減產是常識的勝利,美國開始失去自制力”
2022-10-09 21:44 俄羅斯之聲 -
克里米亞官員警告:人們有復仇欲望
2022-10-09 21:18 俄羅斯之聲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5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0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3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7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4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