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拒絕俄羅斯參與調查“北溪”事件
最后更新: 2022-10-11 09:51:12(觀察者網訊)綜合彭博社、路透社和塔斯社報道,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首相安德松在新聞發(fā)布會上稱,瑞典拒絕了俄羅斯對“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事件進行調查的要求,也不會與俄羅斯分享調查結果。
飛機航拍“北溪- 2” 氣體泄漏,圖自丹麥國防網站
報道稱,上周,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致函瑞典政府,要求俄羅斯政府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參與對“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事件的調查。但瑞典政府拒絕了這一要求。
10日,安德松表示,瑞典甚至不會與俄羅斯當局分享調查結果。
安德松告訴記者:“在瑞典,此類調查是保密的,當然這也適用于本案?!?
但她也表示,由于現場調查已經結束,瑞典無權阻止俄羅斯船只前往現場,“我們已經取消了封鎖,其它船只也可以在這個區(qū)域停留,這是規(guī)則”。
安德松還稱,除了進行初步調查外,瑞典當局正在和丹麥、德國進行協調。
她補充說:“該事件發(fā)生在瑞典經濟區(qū)內,不是在我們的領土上,所以這不是對瑞典的襲擊。但該事件十分嚴重,尤其是在目前安全政策緊張的情況下。不幸的是,我們需要為可能發(fā)生的其它事件做好準備?!?
瑞典國防大臣彼得·胡爾特奎斯特(Peter Hultqvist)早些時候也曾表示,不允許俄羅斯參與調查。瑞典司法大臣摩根·約翰遜(Morgan Johansson)解釋稱,瑞典正在根據本國法律進行初步調查,是嚴格保密的,“讓其他方面參與初步調查是不合適的”。
據此前報道,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認為西方正故意隱藏一些事實。她表示,西方國家一直試圖阻止俄羅斯參與北溪事件調查,“他們不讓管道資源相關方參與調查,這只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需要隱藏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俄羅斯駐丹麥大使館發(fā)布聲明稱,“北溪”管道作為俄羅斯最重要的能源基礎設施之一,遭到了人為蓄意破壞,這是俄方重大損失。然而,丹麥方面卻不愿讓俄羅斯代表參與調查進程,只讓北約成員國或即將進入北約的國家參與調查,這削弱了調查的可靠性,也讓整個事件變成了一個顯而易見的政治問題。
9月,“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在丹麥和瑞典附近水域出現多處泄漏。瑞典安全局當地時間10月6日表示,在現場調查后,該部門發(fā)現了“北溪”管道泄露點曾發(fā)生過爆炸的證據,這增大了管道泄露是由于“遭到嚴重蓄意破壞”的可能性。
- 原標題:瑞典拒絕俄羅斯參與調查“北溪”事件
- 責任編輯: 房佶宜 
-
-
法航447航班空難開審,曾致228死
2022-10-11 09:12 航空安全 -
“歐洲已陷入衰退,明年年中將輪到美國”
2022-10-11 08:33 美國經濟 -
尼日利亞一中資企業(yè)營地遭襲擊,一名中方員工身亡
2022-10-11 08:12 -
烏安全形勢極為嚴峻,我大使館再提醒
2022-10-11 07:55 烏克蘭之殤 -
受俄導彈打擊,烏宣布自11日起將停止電力出口
2022-10-11 07:47 烏克蘭之殤 -
美國新增感染病例18530例、死亡病例108例
2022-10-11 07:25 美國一夢 -
空襲已致烏14死97傷,美德將提供防空系統(tǒng)
2022-10-11 06:53 烏克蘭之殤 -
“西方評估俄烏沖突不顧常識,世界將發(fā)生激進政治變革”
2022-10-10 23:55 烏克蘭之殤 -
“第一集結束,未來目標應是…”
2022-10-10 22:15 烏克蘭之殤 -
“我會吃印第安人,完全沒問題”
2022-10-10 22:13 -
澤連斯基:跟這些人緊急通了電話
2022-10-10 21:02 烏克蘭之殤 -
美國大使館敦促美公民離烏
2022-10-10 20:38 烏克蘭之殤 -
普京:若烏方繼續(xù)在俄領土實施“恐襲”,將強硬回擊
2022-10-10 20:33 烏克蘭之殤 -
盧卡申科:俄白將組建聯合地區(qū)部隊
2022-10-10 19:47 -
普京證實:對烏實施遠程導彈打擊
2022-10-10 19:20 烏克蘭之殤 -
集會上,特朗普播了段拜登尷尬視頻合集…
2022-10-10 18:37 -
烏克蘭多地發(fā)生強烈爆炸 外交部回應
2022-10-10 18:23 中國外交 -
“油箱不夠空?對不起,不能加油”
2022-10-10 18:16 -
澤連斯基發(fā)視頻講話:這是個艱難的早晨
2022-10-10 17:57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3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56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2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5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