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不再對中國旅客進行強制核酸檢測,改為抽查
-
齊倩郵箱:qiqian@guancha.cn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月31日,意大利衛(wèi)生部決定放松針對自中國出發(fā)旅客的入境限制,自2月1日起,不再對中國旅客實行強制性核酸檢測,而是改為“隨機檢測”。
據意大利《共和國報》和路透社報道,當天,意大利衛(wèi)生部長斯基拉奇(Orazio Schillaci)簽署有關中國旅客入境要求的新條例。該法令于2月1日生效,直至2月28日。
按照新條例要求,所有來自中國的旅客仍需提前出示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抵達意大利后,這些旅客不再被要求進行強制性核酸檢測,而是改為“隨機檢測”。此外,新條例還“強烈建議”在飛機和航站樓內使用FFP2口罩或更高級別口罩。
意大利衛(wèi)生部解釋道:“根據海事、航空和邊境健康部(USMAF)決定,可以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額外的樣本抽檢,以保證基因組監(jiān)測,盡早識別任何可能的新變異株”。
路透社和意媒《共和國報》報道截圖
為保障促進中外人員交流交往,去年12月27日,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有序恢復受理審批中國公民因出國旅游、訪友申請普通護照,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游、商務赴港簽注。但此后,美國、印度、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以擔心出現(xiàn)新變異毒株為由,對中國旅客入境加增限制。
其中,意大利是第一個宣布對中國旅客實行強制性核酸檢測的歐洲國家。
意大利為首個對中國旅客實行強制核酸檢測的歐洲國家,圖自意媒
但早在去年12月29日,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就曾表示,過去一周抵達米蘭機場的中國旅客中,對新冠陽性病例的基因組測序只發(fā)現(xiàn)了奧密克戎毒株,“所以就目前而言,這是相當令人放心的”。
意大利《24小時太陽報》援引數據指出,截至1月底,官方對從中國入境羅馬的旅客進行了超3000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旅客僅有47例,占比約為1.4%,并未發(fā)現(xiàn)新變異株。而47名陽性旅客中,只有5名是在1月6日之后入境。
1月31日,我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指出,中方將新冠病毒感染調整為乙類乙管以來,少數國家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采取了不科學的入境限制措施,中方以最大誠意本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與有關國家進行了充分的溝通,詳細介紹了中方優(yōu)化調整防疫措施的科學性、合理性和當前中國國內的疫情形勢。但令人遺憾的是,個別國家仍然執(zhí)意針對中國采取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對此中方堅決反對,并有理由采取必要的對等措施。
毛寧重申:“我們一貫堅決反對將疫情防控政治化,認為應當取消針對中國的歧視性限制措施,我們愿同各國一道為中外人員的正常往來創(chuàng)造更多的便利?!?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意大利- 責任編輯: 齊倩 
-
擔心嫌疑人扔刀,美國警察連開10槍擊斃雙腿截肢男子
2023-02-01 12:05 -
歐盟要“硬剛”,7國打起了退堂鼓
2023-02-01 10:57 歐洲亂局 -
美印達成新倡議,聲稱“將在AI等領域與中國競爭”
2023-02-01 10:47 龍象之間 -
日本考慮放寬對中國旅客的入境防疫管控措施
2023-02-01 09:41 日本 -
沈陽打造世界級航空航天產業(yè)集群,“希望空客公司深化合作”
2023-02-01 09:17 -
加拿大一省竟宣布“少量持有毒品合法”
2023-02-01 08:54 -
布林肯:美國將繼續(xù)反對以色列的此類步驟
2023-02-01 07:33 巴以恩仇錄 -
長子被曝出訪期間用公車買紀念品,岸田辯解:也是公務
2023-01-31 22:51 日本 -
美防長又來拱火:將在韓國部署更多戰(zhàn)略武器
2023-01-31 22:37 三八線之南 -
美國檔案解密:葉利欽曾稱烏克蘭是“主要的不穩(wěn)定因素”
2023-01-31 22:07 -
“總統(tǒng)待遇到期,博索納羅申請了6個月美國旅游簽證”
2023-01-31 21:49 -
允許俄選手參賽是宣揚種族滅絕?國際奧委會強烈駁斥烏克蘭
2023-01-31 21:18 -
中國領導人將于今年春季出訪莫斯科?毛寧回應
2023-01-31 20:57 中俄關系 -
為遏制中國,美軍妄想擴大在菲基地
2023-01-31 20:21 南海局勢 -
9名我國公民在埃塞俄比亞遇襲,1人不幸身亡
2023-01-31 19:18 非洲之窗 -
“美國的醫(yī)療保健支出最高,效果卻最差”
2023-01-31 18:17 美國一夢 -
戴“兔子領帶”出席中國新年活動,澳總理顯擺起來了
2023-01-31 17:23 -
“政府無能是美國人的頭號問題”
2023-01-31 17:08 美國一夢 -
白沙瓦清真寺爆炸已致92死,巴塔認領之后又撇清
2023-01-31 16:55 巴鐵 -
布林肯將于2月5日訪華?外交部回應
2023-01-31 16:55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89“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97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90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5最新聞 Hot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
美方撤銷對華乙烷出口限制
-
特朗普參觀“鱷魚惡魔島”:拜登就想把我關在這兒,這XX養(yǎng)的
-
公安部通報:陳某為吸粉引流編造“工行假金條”,已被依法追責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