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媒發(fā)現(xiàn):莫迪在G20峰會發(fā)言時,身前桌簽國名已是“婆羅多”
【文/觀察者網(wǎng) 熊超然】二十國集團(G20)領(lǐng)導(dǎo)人峰會前夕,莫迪政府欲將印度國名改為“婆羅多”(Bharat,或譯“巴拉特”)的話題突然出現(xiàn),此事真假尚未得到官方定論,但在印度國內(nèi)乃至全球已經(jīng)引發(fā)輿論關(guān)注。
《今日印度》、《印度時報》、《印度斯坦時報》等多家印媒當?shù)貢r間9月9日注意到,印度總理莫迪當天在G20峰會上發(fā)言時,他身前桌簽上的國家英文名寫著“BHARAT”字樣,而不是“INDIA”。
印度新德里電視臺更是解讀稱,這一舉動傳遞出一個有關(guān)印度更改國名的“強烈信號”,也引發(fā)了人們對于本月晚些時候印度議會特別會議正式推動這一改名議程的猜測,并加劇了坊間巨大的政治爭論。
莫迪9月9日在G20峰會上發(fā)表演講,其身前的桌簽上寫著“BHARAT”(譯為“婆羅多”或“巴拉特”) 圖自社交媒體
《印度斯坦時報》稱,就在幾天前的9月5日,印度總統(tǒng)德勞帕迪·穆爾穆在即將于新德里舉行的G20峰會晚宴邀請函中將印度稱為“Bharat”,而非常用的“India”。同日,印度執(zhí)政黨人民黨發(fā)言人分享了一張邀請函圖片,上面將印度總理莫迪寫作“prime minister of Bharat”。
報道稱,聯(lián)合國秘書長首席發(fā)言人斯特凡納·迪雅里克(Stephane Dujarric)9月8日對印度新德里電視臺表示:“當印度完成更改名稱的手續(xù)時會通知我們,我們將在聯(lián)合國(記錄中)更改名稱”。
《印度時報》等印媒援引消息稱,莫迪政府可能會在定于9月18日至22日舉行的議會特別會議上,提出把印度國名更改為“婆羅多”(Bharat)的決議。截至目前,莫迪政府和人民黨方面尚未證實或否認這一消息。
莫迪9月9日在G20峰會上發(fā)表演講,其身前的桌簽上寫著“BHARAT”(譯為“婆羅多”或“巴拉特”) 圖自路透社
莫迪政府可能更改印度國名的這一消息,在國內(nèi)引發(fā)巨大爭議,支持者認為此舉旨在推動反殖民進程,反對者則質(zhì)疑執(zhí)政黨借此政治操作。
以印度人民黨為代表的支持者認為,英國殖民統(tǒng)治者創(chuàng)造了印度“India”這個名字,是“奴隸制的象征”,以掩蓋“婆羅多”,而即將在印度舉行的G20峰會為印度擺脫殖民包袱提供了最佳機會。
印度反對黨國大黨領(lǐng)導(dǎo)人沙希·塔魯爾(Shashi Tharoor)則在推特發(fā)文稱:“我希望政府不要愚蠢到完全拋棄‘India’,因為‘India’在過去幾個世紀里積累了不可估量的品牌價值?!?
還有反對者認為,莫迪政府此舉是政治操作,針對的正是反對派兩個月前成立的“印度國家發(fā)展包容性聯(lián)盟”(Indian National Developmental Inclusive Alliance,縮寫為INDIA)。路透社稱,該聯(lián)盟將在明年的全國選舉中挑戰(zhàn)莫迪領(lǐng)導(dǎo)的人民黨。
在印度語言中,印度也被稱為“Bharat”、“Bharata”和“印度斯坦”(Hindustan),這些名字在公眾和官方場合可以互換使用。但印度高級官員在用英語交流時,通常使用“India”一詞稱呼印度。
據(jù)介紹,“婆羅多”(Bharat)是梵語詞匯,字面意思是“承載/攜帶”,實際意為“尋找光明/知識的人”?!癇harat”詞根可追溯到古印度文獻往世書和史詩《摩訶婆羅多》,往世書將“Bharata”描述為“南方海洋和北方雪域”之間的土地。而“India”這個稱謂要到英國殖民時期才確立起來,歷史相對短得多。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 責任編輯: 熊超然 
-
-
“中方已向美方嚴正交涉”
2023-09-09 15:51 中美關(guān)系 -
“支持印度入常,把印度打造成維修美海軍資產(chǎn)中心”
2023-09-09 14:38 -
斥資近150億元,“國軒高科將在美建電動車電池超級工廠”
2023-09-09 13:56 -
非盟成為G20正式成員
2023-09-09 13:52 G20 -
這樣就能讓運糧重啟?聯(lián)合國建議被俄烏一同批評
2023-09-09 11:59 烏克蘭之殤 -
摩洛哥發(fā)生6.9級地震,已致632人遇難
2023-09-09 11:39 地震 -
安理會審議烏克蘭問題,中方表態(tài)
2023-09-09 10:41 烏克蘭之殤 -
習近平就朝鮮國慶75周年向金正恩致賀電
2023-09-09 10:36 朝鮮現(xiàn)狀 -
偷偷掰走兵馬俑手指的美國人,判了
2023-09-09 10:28 -
英偉達宣布與印度開展AI合作,和中國有關(guān)?
2023-09-09 10:24 人工智能 -
朝鮮舉行國慶75周年民防閱兵活動
2023-09-09 08:50 朝鮮現(xiàn)狀 -
83歲的她還要參選…
2023-09-09 08:34 美國政治 -
SpaceX星艦首飛爆炸,美調(diào)查報告:63項問題亟需糾正
2023-09-09 08:01 航空安全 -
馬里北部恐襲至少64人死亡,我使館發(fā)安全提醒
2023-09-09 07:30 非洲之窗 -
愛沙尼亞呼吁鄰國共同對俄發(fā)起貿(mào)易禁運:只靠自己,本國企業(yè)會受傷
2023-09-08 22:58 烏克蘭之殤 -
“中國汽車出口猛增,正席卷全球”
2023-09-08 21:28 觀察者頭條 -
“星鏈”風波后,梅德韋杰夫回應(yīng):他是北美最后一個心智健全的人
2023-09-08 20:19 烏克蘭之殤 -
他步班農(nóng)后塵被判藐視國會罪,曾被中方批評“謊話連篇”
2023-09-08 18:19 美國政治 -
“中加關(guān)系改進空間大,任何人都無法忽視中國”
2023-09-08 17:31
相關(guān)推薦 -
最新聞 Hot
-
哈佛報告澄清!“這里被西方冷落太久,該正視中國了”
-
“中國或?qū)⒒謴?fù)進口,我們先試運5批貨”
-
“比賽已無懸念!在這一塊,美國落后了中國好幾圈”
-
“民調(diào)逆轉(zhuǎn),中國經(jīng)濟影響力反超美國”
-
4000億美元!“美國獅子大開口,韓國犯愁”
-
“問題不在于美元是否會失去霸主地位,而在于何時”
-
“澳大利亞仍在中美間求平衡,但有了新變化”
-
以軍襲擊敘政權(quán)軍事總部入口
-
“中國人才都回國,美國損失好大”
-
支票薄外交奏效了?特朗普“變臉”的最大推手是他
-
“特朗普這是把全球領(lǐng)導(dǎo)權(quán)讓給中國”
-
美猶他州跟著挑事:這項投資收益頗豐,但就不賣中國
-
中美芯片之爭的關(guān)鍵機器,“中國正在贏得時間”
-
“我跟印度人打交道,有一招屢試不爽”
-
在華首次,空客又有新動作
-
黃仁勛:我很想買一輛小米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