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反對派開出參與聯合政府條件,內塔尼亞胡:應無條件團結
-
李澤西歡迎一切建議和意見 lizexi@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3-10-15 11:27:50【文/觀察者網 李澤西】
自哈馬斯7日發(fā)動“阿克薩洪水行動”突襲以色列以來,以色列各界實現了近年罕見的團結,一致支持打擊哈馬斯。然而,就反對派提出的各種組建聯合政府的條件,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9日發(fā)表聲明,呼吁反對派領導人“立即無條件參與聯合緊急政府”。
7日,哈馬斯發(fā)動突襲后數小時,內塔尼亞胡與主要反對黨領袖舉行了緊急會晤。會后,“未來黨”領袖亞伊爾·拉皮德(Yair Lapid)、“國家團結聯盟”主席本尼·甘茨(Benny Gantz)、“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領袖阿維格多·利伯曼(Avigdor Lieberman)和“以色列工黨”領袖梅拉夫·邁克爾 (Merav Michaeli)發(fā)表聯合聲明,表示以色列在當下“沒有反對派,也沒有聯盟”,共同全力支持“強硬而堅決打擊恐怖主義”,呼吁公民遵守指揮部的指示。
“剔除極端分子”
然而,黨派之分很快就浮現出來了。7日晚,內塔尼亞胡稱自己會上邀請“未來黨”和“國家團結聯盟”參與聯合政府,“國家團結聯盟”主席甘茨對此表示將全力支持當前政府的一切“負責任和堅決的安全行動”,但稱任何聯合政府“只應處理安全挑戰(zhàn)”,并應允許各參與方“對決策有實質性影響力”。
與此同時,“未來黨”領袖拉皮德另行提出愿與內塔尼亞胡組建聯合政府,但前提是這一緊急政府需“(處理的事務)范圍有限以及專業(yè)化”,并稱“內塔尼亞胡也意識到,現任內閣的極端和畸形構成無法有效應戰(zhàn)”。
從左至右:“國家團結聯盟”主席本尼·甘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未來黨”領袖亞伊爾·拉皮德
以色列媒體普遍分析認為,拉皮德希望內塔尼亞胡將極右的“宗教錫安主義者黨”和“猶太力量”踢出執(zhí)政聯盟,前者領袖是第二國防部長比撒列·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后者領袖是國家安全部長伊塔馬爾·本-格維爾(Itamar Ben-Gvir)。兩人都支持大規(guī)模驅逐巴勒斯坦人,本-格維爾1月3日忽然進入東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所在大院,被視作對巴勒斯坦的嚴重挑釁,而斯莫特里奇更是多次否認巴勒斯坦民族的存在。
《以色列時報》分析稱,拉皮德擔心兩人的極端觀念可能導致戰(zhàn)局的擴大,同時也質疑兩人對國防事務的專業(yè)認識。據《以色列時報》8日報道,“未來黨”內部人士稱拉皮德的提議“是認真的,而不是政治作秀”。
目前,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右翼聯盟控制了以色列議會中的64個席位,涵蓋六個不同的黨和聯盟,包括“宗教錫安主義者黨”的7個席位和“猶太力量”的6個席位。反對派則有56個席位,其中席位最多的分別是控制24個席位的“未來黨”和控制12個席位的“國家團結聯盟”。以色列議會共有120個席位。
8日,以色列工黨議員埃弗拉特·雷滕(Efrat Rayten)提出,愿支持“任何有助于戰(zhàn)爭和戰(zhàn)役進行的嚴肅政治建議”,但呼吁政府“剔除未能履行職責的極端分子,并任命有資歷和責任感的專業(yè)人士”。
“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領袖利伯曼則在沖突爆發(fā)后多次提出,自己參與聯合政府的唯一條件是內塔尼亞胡承諾徹底消滅哈馬斯等武裝。他在2018年因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有限和解而辭去國防部長職務,至此不斷就該議題抨擊內塔尼亞胡。
徹底消滅哈馬斯顯然需要以色列發(fā)動地面行動。據美國“Axios”新聞9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稱,內塔尼亞胡在與美國總統拜登8日的通話中,強調以色列“必須入侵加沙,不可能和談”,以“恢復威懾力”,而拜登并未表示反對。
以色列7日召開的緊急內閣會議(圖源:以色列總理辦公室)
內塔尼亞胡尚未直接回應反對派人士提出的條件,不過他9日聲明呼吁反對派領導人“無條件”參與聯合緊急政府,變相否決了反對派的訴求。內塔尼亞胡在發(fā)言中強調了以色列打擊哈馬斯等武裝的決心,以及獲取國際支持的重要性,但表示“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人民的團結,我們內部的分裂已經結束了”,“團結一心,其利斷金”。他提出以色列應學習1967年的六日戰(zhàn)爭的經驗,再次組建一個聯合政府。
在內塔尼亞胡9日聲明后,利伯曼對內塔尼亞胡沒有承諾一定會徹底消滅哈馬斯表示失望,并稱只要內塔尼亞胡做出這一承諾,自己將“無條件加入聯合政府”。
司法改革遺毒
以色列當下的社會和政治撕裂狀況顯然較1967年更為嚴重,《紐約時報》、《以色列時報》等媒體多次形容司法改革引發(fā)的爭議為“以色列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社會分裂”。
1月,內塔尼亞胡政府宣布將對以色列司法系統進行全面的改革,相關計劃包括加強政府對司法任命的控制,限制最高法院推翻立法或行政部門決定的能力等內容。但這項改革遭到以色列民眾的強烈反對,自1月初以來,以色列幾乎每周都會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抗議示威。有反對人士甚至將力推此舉的司法部長比作“納粹”,并指控內塔尼亞胡“把國家推向獨裁統治”。以色列最強大的盟友美國也對改革提出了擔憂。
3月26日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宣布解除公開反對司法改革的國防部長約亞夫·加蘭特(Yoav Gallant)的職務,但面臨激烈的民意反彈,內塔尼亞胡27日宣布暫停推進司法改革,后召回加蘭特。不過,以色列政府6月重新推動部分司法改革,7月24日正式通過法律限制法院以“不合理”為由推翻法律的權限。以色列國家廣播公司的民調顯示,46%的以民眾反對司法改革、35%表示支持、19%稱“不確定”。
除此之外,內塔尼亞胡對巴勒斯坦的強硬態(tài)度,家人涉嫌貪腐等一系列爭議,也引來了反對派的持續(xù)攻擊。9月22日,就在沖突爆發(fā)前兩周,拉皮德發(fā)推譴責了內塔尼亞胡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發(fā)言,批評他“無視巴勒斯坦談判的意愿、無視美國對司法改革的反對、無視以色列因為他的政府而極度撕裂的事實,甚至不試圖彌合分歧并團結人民”等,表示對此深感痛心。他領導的“未來黨”也參加了幾乎每一個大規(guī)模的反對司法改革示威,9月23日宣布參加了第38次反政府示威。
9月23日,“未來黨”人士參加了第38次反對司法改革示威
10月7日哈馬斯襲擊開始后,緊急會晤召開之前,工黨領袖邁克爾發(fā)推稱“今天是內塔尼亞胡的贖罪日,這是一次可怕而可恥的失敗”。
據以色列《國土報》8月報道,多名以軍將領警告,如果司法改革相關爭議不盡快解決,以色列軍隊的作戰(zhàn)能力將在幾個星期內就開始衰退。許多士兵參與并成立了反對司法改革的組織,甚至有少數人揚言稱將暫停參軍以示抗議。而美國國防部4月泄露的文件顯示,以色列情報局摩薩德可能在“鼓勵”以色列人參加抗議示威,不過以色列政府對此予以否認。
與哈馬斯的沖突爆發(fā)后,雖然各大反對司法改革的組織宣布暫停示威,參與抗議的士兵組織也宣布所有成員都應響應政府動員號召,但外媒普遍認為,以色列內部的分裂使哈馬斯認為“有機可乘”,也影響了以色列的防備。
《國土報》8日連續(xù)發(fā)文,抨擊內塔尼亞胡“不負責任的政策引來了災難”,“對戰(zhàn)爭負有主要責任”,包括強行推行撕裂以色列社會的司法改革,擴大壓迫巴勒斯坦人的西岸定居點建設,在阿克薩清真寺周圍采取挑釁穆斯林的舉措等?!秶翀蟆愤€指控內塔尼亞胡的許多偏激做法實際上是在轉移社會注意力,“他的首要關注點顯然是自己是否會因涉嫌貪腐而面臨牢獄之災”,呼吁反對派在與內塔尼亞胡討論成立聯合政府時應“保持謹慎”。
以色列共產黨7日發(fā)表聲明,譴責“法西斯右翼政府為使占領永久化而犯下的罪行,正在導致一場必須立刻停止的地區(qū)戰(zhàn)爭?!?
許多支持以色列現任政府的人士借機批評反對派,否認內塔尼亞胡對當前沖突負有責任,反而稱這次沖突證明內塔尼亞胡對巴勒斯坦的認識是“正確的”,認為反對派應支持內塔尼亞胡一貫強調的強硬態(tài)度。以色列和西方的多家主流媒體也分析認為,無論沖突爆發(fā)的原因是什么,以色列現在除了內塔尼亞胡的強硬態(tài)度以外似乎確實選擇有限。
8日,以色列空襲加沙地帶(圖源:IC)
顯然,以色列過去一年間的政治撕裂并沒有就此消散,針對內塔尼亞胡本人的批評聲音也沒有消失。
據以色列衛(wèi)生部消息,襲擊已造成以方至少900人死亡,2741人受傷,巴勒斯坦衛(wèi)生部則表示,以軍空襲已造成至少70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3890人受傷。同時,尚有上百名以色列人質被哈馬斯等武裝扣押。
標簽 以色列- 責任編輯: 李澤西 
-
埃及拒絕美國:要想撤離美公民, 除非......
2023-10-15 10:36 -
以軍稱將發(fā)動更廣泛攻勢,哈馬斯:已做好準備
2023-10-15 09:35 巴以恩仇錄 -
中國政府特使:4名中國公民在巴以沖突中遇難,6人受傷、2人失聯
2023-10-15 08:26 巴以恩仇錄 -
王毅同沙特外交大臣通話:以色列行為已超越自衛(wèi)范圍
2023-10-15 08:10 中國外交 -
聯合國機構:加沙地帶有近100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
2023-10-15 07:39 巴以恩仇錄 -
歐盟“外長”雖遲但到,接下來中歐關系如何發(fā)展?
2023-10-14 22:32 中國外交 -
“以色列這個要求,是不可能的”
2023-10-14 21:52 巴以恩仇錄 -
美國大學校園,成了“第二戰(zhàn)場”
2023-10-14 21:04 巴以恩仇錄 -
王毅同布林肯通話:巴以沖突面臨失控風險
2023-10-14 20:38 觀察者頭條 -
“15分鐘內,以色列失去了我全部的同情”
2023-10-14 18:38 巴以恩仇錄 -
“世界你好,這可能是我在加沙的最后一個視頻…”
2023-10-14 16:05 巴以恩仇錄 -
加沙超42萬人流離失所,歐盟警惕中東難民
2023-10-14 16:01 歐洲亂局 -
首都圈選舉慘敗,韓國執(zhí)政黨宣布領導層集體辭職
2023-10-14 14:31 三八線之南 -
美國要求以色列推遲地面進攻
2023-10-14 14:14 巴以恩仇錄 -
聯合國秘書長發(fā)聲
2023-10-14 13:58 巴以恩仇錄 -
以前總理一聽英媒這話,瞬間暴走:你真可恥!我們在打納粹!
2023-10-14 13:43 巴以恩仇錄 -
“他警告:這國可能很快要入侵”
2023-10-14 13:43 -
中菲合作遣返36名在菲從事離岸博彩的中國公民
2023-10-14 12:30 打擊網絡詐騙 -
伊朗外長訪問黎巴嫩討論巴以局勢
2023-10-14 12:09 巴以恩仇錄 -
BBC指控以色列警察持槍威脅記者
2023-10-14 10:47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