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疾控中心:全美新生兒梅毒病例數10年激增10倍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1月7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發(fā)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有超過3700名嬰兒出生時患有梅毒,這一數字是2012年的10倍還多。
美疾控中心介紹稱,新生兒梅毒病例激增的原因包括育齡婦女梅毒病例的不斷增加,以及社會和經濟原因導致的部分女性缺乏良好產前護理,疾病預防設施和資源持續(xù)短缺等。
美疾控中心就美國性傳播疾病迅速蔓延的后果發(fā)出警告,并呼吁采取一致行動,以阻止新生兒梅毒病例繼續(xù)增加。
美國新生兒梅毒病例從2012年的335例激增至2022年的3761例。CDC網站制圖
數據顯示,2012年美國報告有335名新生兒梅毒病例,而在2022年,這一數字激增至3761例,10年增幅超10倍。
梅毒是一種由細菌引發(fā)的傳染性疾病,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感染后,在生殖器或口唇等部位會出現下疳以及皮膚潰爛,擴散后可全身誘發(fā)紅疹。據CDC介紹,女性懷孕期間患有梅毒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例如流產、死胎、新生兒死亡和終身醫(yī)療問題。當母親在懷孕期間沒有及時接受檢測和治療時,就可能會導致新生兒感染梅毒。
美疾控中心提到,如果在母親懷孕期間進行及時的檢測和治療,約十分之九的新生兒梅毒病例可以避免。然而在美國,懷孕期間梅毒檢測呈陽性的女性中,超過半數人沒有得到充分或及時的治療。此外,近40%的母親沒有接受過產前護理。
美國婦女在懷孕期間之所以錯過預防新生兒感染梅毒的機會,主要有個人和社會兩大因素:個人缺少保險或藥物濫用失常,以及美國社會系統(tǒng)性的種族主義和有限的醫(yī)療服務。
根據美疾控中心此前的數據,2021年有超過70%的美國人生活在被認為是育齡婦女梅毒發(fā)病率高于健康標準的縣。
“美國新生兒感染梅毒的危機以令人心碎的速度蔓延,”美疾控中心首席醫(yī)療官德布拉·霍里表示,必須采取新的行動來防止更多的家庭悲劇。他呼吁美國醫(yī)療保健提供者、公共衛(wèi)生系統(tǒng)和社區(qū)采取更多措施,為母親和嬰兒提供必要護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美國- 責任編輯: 范維 
-
幕僚長等多名官員被捕后,葡萄牙總理宣布辭職
2023-11-08 13:51 -
“西方阻擋中國電池巨頭為時已晚,想對標寧德時代‘難成氣候’”
2023-11-08 13:37 -
韓正:中美重要高層接觸,提升國際社會對中美關系改善的正面預期
2023-11-08 11:54 中國外交 -
西方媒體驚訝發(fā)現:以軍命令加沙居民“舉白旗”南撤…
2023-11-08 11:39 巴以恩仇錄 -
-
-
“中國單日采購美國大豆創(chuàng)三個月新高,美農松一口氣”
2023-11-08 10:47 中美關系 -
以軍:已深入加沙城腹地,圍困哈馬斯“二號人物”
2023-11-08 10:27 巴以恩仇錄 -
“這不是巴勒斯坦總統(tǒng)遇襲畫面”
2023-11-08 09:55 巴以恩仇錄 -
馮德萊恩搶先中方透露:我未來幾周要訪華
2023-11-08 09:51 -
-
美國延續(xù)針對伊朗的國家緊急狀態(tài)一年
2023-11-08 07:42 伊朗局勢 -
“多名俄方代表因簽證問題缺席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活動”
2023-11-08 07:17 俄羅斯之聲 -
中使館:敦促加《環(huán)球郵報》秉持基本的新聞職業(yè)操守
2023-11-08 06:53 -
澤連斯基在任期屆滿后將繼續(xù)履行烏總統(tǒng)職務
2023-11-08 06:53 烏克蘭之殤 -
約旦警告“宣戰(zhàn)”,以色列表態(tài)
2023-11-07 22:33 巴以恩仇錄 -
哈馬斯利用醫(yī)院作掩護?印尼回應:以方為襲擊制造輿論
2023-11-07 22:26 巴以恩仇錄 -
印度政府要給特斯拉投資建廠開綠燈
2023-11-07 20:28 大公司 -
布林肯被當面警告:這么做讓美國“聲譽受損”
2023-11-07 20:24 美國一夢 -
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翟雋會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
2023-11-07 19:07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4000億美元!“美國獅子大開口,韓國犯愁” 評論 106“中國人才都回國,美國損失好大” 評論 155美猶他州跟著挑事:這項投資收益頗豐,但就不賣中國 評論 109北約秘書長竟幫腔:中印敢繼續(xù)對俄貿易,等著制裁 評論 506最新聞 Hot
-
哈佛報告澄清!“這里被西方冷落太久,該正視中國了”
-
“中國或將恢復進口,我們先試運5批貨”
-
“比賽已無懸念!在這一塊,美國落后了中國好幾圈”
-
“民調逆轉,中國經濟影響力反超美國”
-
4000億美元!“美國獅子大開口,韓國犯愁”
-
“問題不在于美元是否會失去霸主地位,而在于何時”
-
“澳大利亞仍在中美間求平衡,但有了新變化”
-
以軍襲擊敘政權軍事總部入口
-
“中國人才都回國,美國損失好大”
-
支票薄外交奏效了?特朗普“變臉”的最大推手是他
-
“特朗普這是把全球領導權讓給中國”
-
美猶他州跟著挑事:這項投資收益頗豐,但就不賣中國
-
中美芯片之爭的關鍵機器,“中國正在贏得時間”
-
“我跟印度人打交道,有一招屢試不爽”
-
在華首次,空客又有新動作
-
黃仁勛:我很想買一輛小米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