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3人試圖闖入政府車輛,保護拜登孫女的特工開槍了……
-
齊倩郵箱:qiqian@guancha.cn
(觀察者網訊)據美聯(lián)社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11月14日報道,當地時間12日晚,一名特工在華盛頓特區(qū)保護美國總統(tǒng)拜登的孫女娜奧米·拜登時,向三名試圖闖入美國政府車輛的“犯罪分子”開槍。
美國特勤局發(fā)言人安東尼·古列爾米在一份聲明中說:“11月12日晚上11點58分左右,在華盛頓特區(qū)的喬治城附近,特勤局特工發(fā)現(xiàn)可能有三個人打破了一輛停放著的政府車輛的窗戶。在這次沖突中,一名聯(lián)邦特工使用了軍用武器,據信沒有人被擊中。”
古列爾米說,“犯罪分子乘坐一輛紅色車輛逃離現(xiàn)場,(特工)向支援單位發(fā)出了區(qū)域警戒”,受特工保護的人員“沒有受到威脅”。
聲明沒有具體說明“受保護者”是誰。一名高級執(zhí)法官員隨后向美媒證實,位于事發(fā)現(xiàn)場的“受保護者”為拜登孫女、亨特·拜登現(xiàn)年29歲的女兒娜奧米·拜登(Naomi Biden)。
拜登孫女娜奧米·拜登,新聞視頻截圖
古列爾米在聲明中指出,華盛頓特區(qū)警察局和特勤局正在調查這起事件。
美國《紐約時報》稱,目前,涉事三人仍逍遙法外,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們的襲擊目標是娜奧米·拜登。不過,有知情人士告訴NBC,事件發(fā)生后,已有特勤局特工已被指派保護娜奧米·拜登。
《紐約時報》還提到,美國針對特工使用槍支有嚴格限制。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關于使用致命武力的指導方針,特工被禁止開槍示警,或向行駛中的汽車開槍以阻止他人逃離犯罪現(xiàn)場。
華盛頓特區(qū)警方則在一份聲明中說:“參與槍擊事件的特工仍在接受內部調查。本案的事實和證據將由美國檢察官辦公室獨立審查。”
美媒提到,這起事件發(fā)生之際,華盛頓特區(qū)的犯罪率正在上升。根據華盛頓警方的統(tǒng)計數據,機動車盜竊案在過去一年中上升了98%。今年,當地警方報告了750多起劫車事件和6000多起車輛被盜報告。此外,華盛頓特區(qū)的暴力犯罪也呈上升趨勢,今年比去年增加了40%以上。
上個月,美國得州民主黨眾議員亨利·奎利亞爾(Henry Cuellar)在國會大廈附近遭三名武裝人員劫持。最后,三名武裝人員駕駛他的車揚長而去,但沒有對他造成人身傷害。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齊倩 
-
舊金山會晤能否為中美關系帶來實質性改變?我外交部回應
2023-11-14 19:15 中美關系 -
如何緩解危機?以議員出點子:歐洲國家接收下難民,1萬也好
2023-11-14 19:05 巴以恩仇錄 -
“為啥華為遭美國制裁,小米卻沒有?”外網這一回答火了
2023-11-14 17:34 華為 -
“以總理對美國發(fā)出可怕的警告”
2023-11-14 17:27 巴以恩仇錄 -
加州州長回應舊金山市容整治:就是為了開APEC,這是事實
2023-11-14 17:23 APEC -
他提議烏克蘭“部分入約”,梅德韋杰夫嘲諷值拉滿...
2023-11-14 16:42 烏克蘭之殤 -
“預計10萬人”奔赴華盛頓,美政府“一級”戒備
2023-11-14 16:12 巴以恩仇錄 -
“低碳能源創(chuàng)紀錄擴張,中國碳排放或最早明年‘結構性下降’”
2023-11-14 15:56 全球變暖 -
尼泊爾宣布調查中企對博克拉國際機場的建設?外交部回應
2023-11-14 15:56 一帶一路 -
卡梅倫出任英國外交大臣,中方表態(tài)
2023-11-14 15:56 中國外交 -
美韓等國首次召開“聯(lián)合國軍司令部”防長會議,中方回應
2023-11-14 15:56 -
以色列襲擊加沙南部聯(lián)合國工作人員大樓,中方:震驚
2023-11-14 15:56 -
舊金山APEC會議詳細議程公布
2023-11-14 15:46 -
尼泊爾宣布禁TikTok,理由是“擾亂社會和諧”
2023-11-14 15:46 -
外交部:中方相關人員已全部安全離開加沙
2023-11-14 15:41 巴以恩仇錄 -
美國前能源部長:中國在某些科學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美國可以學習
2023-11-14 15:27 中美關系 -
時隔半個世紀,澳大利亞政府終于要道歉了...
2023-11-14 15:23 -
劉建超會見即將離任的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
2023-11-14 14:58 中日關系 -
這個詞曾被用于猶太人,特朗普用后遭痛批
2023-11-14 14:39 -
頂不住了,以色列找他“搬救兵”?
2023-11-14 14:34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3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56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2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5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