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學者解讀:布林肯“餐桌菜單論”,旨在敲打歐洲和所有試圖避免選邊站的國家
-
齊倩郵箱:qiqian@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4-02-25 09:55:05(觀察者網(wǎng)訊)日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公然在慕尼黑安全會議販賣自己的“餐桌菜單論”,聲稱“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在餐桌上,就可能會在菜單上”。
香港《南華早報》2月24日刊文稱,多名學者認為,鑒于中歐目前增加接觸,布林肯此番話意在“敲打”歐洲盟國,敦促歐洲在中美競爭加劇之際與美國團結(jié)一致。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馬奧尼表示,不僅是歐洲,美國還將矛頭指向了“任何認為自己可以避免選邊站或正在考慮選邊站中國的國家”。
根據(jù)美國國務院網(wǎng)站消息,當?shù)貢r間2月17日,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小組討論會時,布林肯提到,拜登政府上任以來, 面對中美競爭,對美國的盟友、伙伴關系和多邊體系進行了“投資和再投資”,此舉符合美國利益。他補充道,美國的比較優(yōu)勢就在于擁有一個強大的聯(lián)盟和伙伴網(wǎng)絡。
話及此處,布林肯強調(diào):“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飯桌上,就會出現(xiàn)在菜單上。因此,重新進行多邊接觸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已經(jīng)做到了?!?
雖然他口口聲聲稱美國試圖在自愿的基礎上與各國開展合作,但隨后指出,美國“已經(jīng)并將繼續(xù)”為各國提供一個“好的選擇”,因此對于這些國家來說,“怎么選擇顯而易見”。
布林肯17日再次提出“餐桌菜單論”,視頻截圖
其實,這并非布林肯第一次提出這種“餐桌菜單論”。2022年1月,布林肯渲染“中國威脅”和“中美競爭”,在強調(diào)美國在國際組織保持領導力和參與度的重要性時,首次使用了“如果你不在餐桌上,就可能會在菜單上”的表達。數(shù)月后,拜登政府就推出了旨在對華競爭的“芯片法案”。
多名國際政治學者認為,布林肯時隔兩年后重提“餐桌菜單論”,并非如同上一次那樣直接針對中國,而是為了“敲打”歐洲盟國,并向“任何試圖避免選邊站”的國家發(fā)出警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呂祥表示,布林肯言論旨在敦促美國盟友團結(jié)一致。他說:“布林肯想告訴盟國,如果他們與美國結(jié)盟,他們就不會成為別人的‘食物’。同時,他正在安撫盟國,因為美國盟國中的大多數(shù)人擔心,如果中美間緊張局勢持續(xù),他們將被卷入一場不可逆轉(zhuǎn)的局面?!?
華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教授約瑟夫·格里高利·馬奧尼(Josef Gregory Mahoney)認為,布林肯言論是對美國盟國的一個警告,尤其針對一些尋求與中國建立更友好關系的歐洲國家。
馬尼奧說:“這些言論的目標肯定是歐洲國家。這些國家意識識到遵循美國所謂的‘去風險’或‘脫鉤’戰(zhàn)略只會讓自己被削弱,因此試圖在與中國和與他國關系中進行某種程度的對沖。”他補充稱,這一言論同樣也針對“任何認為自己可以避免選邊站或正考慮選邊站中國的”國家。
《南華早報》稱,當前,從非洲到亞太地區(qū),一些國家發(fā)現(xiàn)自己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境地,不得不在中美日益加劇的競爭中選擇立場。近幾個月來,德國、法國等歐洲主要經(jīng)濟體加強了與中國的接觸,其中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曾公開表示“歐洲必須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此外,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Alfred Wu)稱,考慮到布林肯“語氣溫和”,“他不太可能以如此負面的方式針對中國”;鑒于美國大選臨近,布林肯此番表態(tài)“很大程度上也是在為大選造勢,意在警告國內(nèi)民眾不要(在外交政策上)回到特朗普時代的孤立主義”。
布林肯的“餐桌菜單論”已在國際社會引起廣泛非議。當?shù)貢r間22日,正在巴西出席G20外長會的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為其送上了一句“祝?!薄跋M绹聜儎e在餐桌上噎著了”。俄媒對此評價稱,這句話不僅是俄方最為生動的諷刺,也表達了G20中大多數(shù)成員的態(tài)度。
華春瑩22日在推特發(fā)布對比圖
同樣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則發(fā)出“多輸不是理性選擇,共贏才是人類未來”的響亮呼吁。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發(fā)言人華春瑩22日在社交平臺X上貼出對比圖反問道:“2024慕尼黑安全會議凸顯外交的十字路口。哪種哲學應該塑造我們的未來?”
“‘餐桌菜單論’暴露美國狼性政治邏輯,”新華社21日發(fā)布評論文章稱,布林肯這番露骨發(fā)言再次暴露,美國政治和外交的基本邏輯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美國政客是狼性文化的忠實信徒。“可如果美國繼續(xù)秉持狼性政治邏輯、大肆掠奪欺凌、制造苦難悲劇,美國會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孤立?!?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標簽 布林肯- 責任編輯: 齊倩 
-
俄烏沖突兩周年,G7竟又把矛頭對準中國?
2024-02-25 09:49 烏克蘭之殤 -
“特朗普在南卡羅來納州也勝出了”
2024-02-25 08:27 特朗普 -
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邊境發(fā)生交火,雙方互指對方開火
2024-02-25 07:43 -
胡塞武裝稱襲擊美國油輪和軍艦,美英密集空襲也門薩那
2024-02-25 07:33 -
美以緊張加?。坎剂挚蟽啥取扒么颉币陨?/a>
2024-02-24 22:59 巴以恩仇錄 -
俄被制裁兩年仍沒垮,“西方失去了決定性經(jīng)濟力量”
2024-02-24 21:30 俄羅斯之聲 -
-
波音面臨“最大危機”,最大客戶要“跑”了…
2024-02-24 17:46 -
警察毆打挺巴學生,未成年人受傷!震動意大利
2024-02-24 15:52 歐洲亂局 -
“德國加入大麻合法化俱樂部”
2024-02-24 14:50 德意志 -
美軍攔截“不明氣球”,美媒又來了…
2024-02-24 14:09 -
亞美尼亞總理稱暫停參與集安組織,俄回應:請解釋
2024-02-24 12:42 俄羅斯之聲 -
中方:敦促北約領導人客觀看待世界,停止戰(zhàn)爭叫囂
2024-02-24 10:48 烏克蘭之殤 -
美登月器翻了,但“活著,挺好”
2024-02-24 10:46 -
烏軍宣布又擊落一架俄軍A-50預警機
2024-02-24 10:07 烏克蘭之殤 -
武契奇:我們相信自己比其他一些國家更懂得知恩圖報
2024-02-24 08:43 -
中歐工業(yè)最新對話:聽取汽車、關鍵原材料預警機制等合作進展
2024-02-24 08:01 -
西媒稱中方對加沙人道主義災難袖手旁觀 國合署回應
2024-02-24 07:56 巴以恩仇錄 -
金正恩按下爆破按鈕,平壤一萬套住宅建設工程開工
2024-02-24 07:54 朝鮮現(xiàn)狀 -
1月我國高技術制造業(yè)實際使用外資增長40.6%
2024-02-24 07:51
相關推薦 -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3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56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2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5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nèi)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