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瓦爾:很多精英相信《歷史的終結》,但對我來說這都是胡扯
最后更新: 2024-06-17 10:39:086月13日,北京對話發(fā)起人、觀察者網董事長李世默在馬來西亞總理府與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深入交流。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和北京對話發(fā)起人、觀察者網董事長李世默(觀察者網)
在交談中,安瓦爾表示,上世紀90年代是經濟繁榮、成功的時期,以至于世界銀行出版了《東亞奇跡》(1993年)這份報告。
他指出,當時還有一種趨勢,你必須遵循他們(西方)的“處方”,無論是經濟、文化還是政治,那是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廣受歡迎的時代,他也得到了我們現在的朋友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支持,他寫了《歷史的終結》。很多精英都相信這些,但對我來說,這都是胡扯。真正有思辨能力的人不會相信。只有那些不懂亞洲歷史和偉大傳統(tǒng)文明的人才會相信西方的“處方”。
“中國人、印度人、馬來人或穆斯林,亞洲文明交相輝映,這些幾千年的文化和文明不能被暫時的經濟繁榮所抹去。我想說,為什么我們亞洲人不能在從東方和西方獲得技術或成功的同時,保留一些我們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和知識呢?”
安瓦爾表示,他和馬來人、馬來西亞華人、印度人一起成長,看到這些族群在某些方面可以非常現代、非常西方,但他們也堅守自己的傳統(tǒng)和文化。
“這促使我看到了改變范式的重要性。孝道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孔子的價值觀、文化、道德和倫理,這將極大地幫助我們制定良治的原則。我們可以是普世的,也可以很亞洲。這就是為什么我談到亞洲的復興,這不僅是經濟賦權,也是文化賦權?!?
- 責任編輯: 房佶宜 
-
“澳大利亞需要與中國在采礦方面合作,因為美國沒有技術”
2024-06-17 10:38 -
“歐盟加稅是為保護汽車行業(yè)?但他們不想要這種‘保護’”
2024-06-17 10:28 德意志 -
馬來西亞總理:與“普世價值”相比,“共同價值觀”可能更有力
2024-06-17 10:14 -
“14國拒絕簽署聯合公報,無一國愿‘接盤’下次和會”
2024-06-17 09:30 烏克蘭之殤 -
梅德韋杰夫:這就是《動物莊園》
2024-06-17 09:25 -
-
李強集體會見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參議長萊恩斯、眾議長迪克
2024-06-17 08:46 -
胡塞武裝稱襲擊紅海和阿拉伯海船只,含一艘美驅逐艦
2024-06-17 08:04 也門局勢 -
前4月中國新能源車巴西銷量同比增7倍
2024-06-17 07:37 中國-拉美 -
菲船只非法闖入仁愛礁鄰近海域,并故意危險接近中方船只導致碰撞
2024-06-17 07:06 南海局勢 -
14名約旦公民在沙特朝覲時死亡,另有17人失蹤
2024-06-17 07:05 -
瑞士和會還開著呢,美德日領導人提前走了
2024-06-16 23:22 烏克蘭之殤 -
阿富汗塔利班將首次出席聯合國阿富汗問題會議
2024-06-16 22:53 -
“馬來西亞很快將啟動加入金磚的程序”
2024-06-16 21:29 -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對話李世默:他們想控制話語權,但我們不能再接受!
2024-06-16 21:08 觀察者頭條 -
英媒自曝:自己造不了,又擔心中國“使壞”…
2024-06-16 20:59 不列顛 -
俄看守所劫持事件嫌犯已被擊斃,2名人質獲救
2024-06-16 20:30 -
克宮:普京不拒絕與烏克蘭談判
2024-06-16 19:25 烏克蘭之殤 -
“哈馬斯已準備好接受美國提議的加沙停火協議”
2024-06-16 18:32 巴以恩仇錄 -
遭受“最致命事件之一”后,以軍宣布“局部戰(zhàn)術停戰(zhàn)”
2024-06-16 17:58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115這個前蘇聯國家正在外交大轉向:愿深化對華關系不設限 評論 200“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75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21最新聞 Hot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
連續(xù)3個月!中國拒買美國石油
-
“大而美”過了,特朗普將于4日簽署
-
王毅:希望德方像中國支持德國統(tǒng)一一樣,支持中國實現國家完全統(tǒng)一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8個小時,還沒停…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