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門中微子實驗領先美國5年,中國院士:做第一最重要,老二啥也不是
-
阮佳琪睡不夠 玻璃心 脾氣沖
最后更新: 2024-12-07 13:21:49【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猶記得,去年有美媒關注到中國正在地下深處修建一座針對中微子的超級探測裝置,稱其將比現(xiàn)有同類探測裝置都更靈敏時,中科院專家發(fā)聲認領的那句——“我們干的,怎么了?”
如今這座引發(fā)全球關注的中國科研裝置建設正接近收官。
歷時近十年建設,11月下旬,隨著探測器主體全部建成,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新一代大型中微子實驗裝置——江門中微子實驗室(JUNO)的建設進入收尾沖擊階段。捕獲“幽靈粒子”,中國搶占先機。
“在繪制神秘幽靈粒子地圖的競賽上,中國擊敗了美國”。美媒彭博社6日注意到,江門中微子實驗計劃于明年投入正式運行取數(shù),這一速度“遙遙領先”,遠遠早于日本和美國的同類科研計劃。
美媒報道特別提到,中國科學院院士、江門中微子實驗首席科學家王貽芳對此難掩自豪感,“在科學領域,成為第一才是最重要的。做老二,啥也不是?!保↖n science, to be the first is most important,To be second is nothing.)
王貽芳院士在工作中。《廣東科技》
中微子是宇宙最基本粒子之一,是宇宙中最古老的物質粒子,宇宙誕生之初就產生了大量中微子。在地球上指甲蓋大小的面積,每秒就有600億個太陽中微子浩浩蕩蕩地通過。
由于質量極小的中微子以接近光速運動,并且?guī)缀醪慌c任何物質相互作用,穿透能力特別強,極難被探測,因此有“幽靈粒子”之稱。打個比方,穿過地球這么厚的物質,100億個中微子可能只會被截住一個。
要抓住它,就要用到中微子探測設備。研究中微子也是國際最前沿基礎科學之一,更是當今大國間比拼科技硬實力的競技場。
在這一背景下,江門中微子實驗應運而生,其首要物理目標是通過探測反應堆核裂變產生的中微子能譜,確定中微子的質量順序。
作為中國科學院和廣東省共同建設的大科學裝置,江門中微子實驗裝置是我國主導的大型國際科學合作項目。今年11月20日,實驗探測器主體即將建成。
這個在廣東江門地下700米深處建造的巨型實驗室馬上將完成全部安裝任務,并啟動超純水、液體閃爍體的灌裝,計劃于2025年8月正式運行取數(shù),預計運行約30年。
江門中微子實驗有機玻璃球安裝。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根據公開資料介紹,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建成后,將成為國際中微子研究的三大中心之一,與日本的頂級神岡中微子實驗(Hyper-K)、美國的深部地下中微子實驗(DUNE)形成中微子研究領域的三足鼎立之勢。
而從投入運行時間來看,江門中微子實驗將至少早于日本2年、美國5年。“中國將從2025年8月開始收集數(shù)據,而日本預計要到2027年,美國則更晚,至少要到2030年往后。”彭博社對此感慨,這將使中國在繪制“幽靈粒子”地圖的全球競賽中遙遙領先,其深入地下的巨型實驗室可能會搶先一步揭開宇宙的奧秘,鞏固中國超級科學大國的地位。
而讓這家美媒更為擔憂的是,研究進度落后的同時,美國近年又發(fā)起對華科技遏制打壓,導致兩國科技領域競爭緊張日益加劇,中美在科技領域的合作和交流水平更不斷下降。
報道提到,江門中微子實驗室是繼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之后由中國主持的第二個大型中微子實驗。后者已于2020年12月“超額”完成科學使命正式退役,它正是中美科技合作取得雙贏的見證者。
大亞灣實驗是我國第一代中微子實驗裝置,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持,中美兩國科研人員合作開展研究,中方承擔全部實驗室建設和一半的探測器研制,美方承擔約一半的探測器研制,還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參與了實驗建設和科學研究。
彭博社指出,大亞灣實驗曾是“中美最大的基礎研究合作項目”,而現(xiàn)在兩國日益緊張的關系破壞了這種富有成效的合作。其表示,來自法國、意大利、俄羅斯和德國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qū)74個機構的700多名科學家參與了江門中微子實驗項目,“有美國學者和研究人員仍在參與,但美方的參與程度遠遠低于大亞灣實驗項目”。
據介紹,江門中微子實驗采取經費投入分擔、技術共同研發(fā)、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動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進步。同樣擔任過大亞灣實驗中方負責人的王貽芳告訴彭博社,美國能源部已經削減了項目資金。美能源部沒有予以置評。
王貽芳還說,對于中方科學家而言,很多人現(xiàn)在也不再能像過去那樣自由地前往美國與同行會面交流,光是他自己就已經遭遇兩次拒簽。
- 責任編輯: 阮佳琪 
-
美國法院維持“不賣就禁”法案,TikTok周受資發(fā)聲
2024-12-07 10:13 中美關系 -
“尹錫悅,要么立即下臺,要么被彈劾下臺”
2024-12-07 09:56 三八線之南 -
澤連斯基也要去,將見特朗普?
2024-12-07 09:55 烏克蘭之殤 -
“整個總統(tǒng)選舉過程將重新進行”
2024-12-07 09:23 -
美國4萬億巨頭高管被槍殺案系精心策劃,槍手已逃離紐約去向不明
2024-12-07 09:06 美國槍擊案 -
尹錫悅剛道歉完,執(zhí)政黨黨首:提前下臺不可避免
2024-12-07 08:18 三八線之南 -
2名中國公民在蒙古被綁架致1死1傷,我使館提醒
2024-12-07 07:55 -
中國駐加使館:堅決反對
2024-12-07 07:17 中國外交 -
“烏軍首次使用波蘭新型無人艇攻擊克里米亞大橋”
2024-12-07 07:17 烏克蘭之殤 -
英偉達CEO被曝避稅80億美元,用了這招
2024-12-06 23:23 大公司 -
莫迪政黨“意外”發(fā)難:有人試圖破壞印度穩(wěn)定,美國是幕后黑手
2024-12-06 23:10 印度驚奇 -
“穿越中亞、改變游戲規(guī)則的鐵路,中國終于推動了”
2024-12-06 22:49 一帶一路 -
國臺辦正告民進黨當局:用語沒有任何問題
2024-12-06 22:17 兩岸關系 -
“真正讓歐盟恐懼的,還是和中國有關”
2024-12-06 22:1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禁止他國轉賣美國,中國開創(chuàng)了先例”
2024-12-06 21:38 中美關系 -
中方反駁羅玫凱:顛倒黑白,堅決反對
2024-12-06 20:40 南海局勢 -
-
“三年后中東與中國貿易額將超西方,新格局正形成”
2024-12-06 19:09 -
“中國大幅削減進口,加方面臨雙重打擊”
2024-12-06 19:09 -
她又口誤:你不能欺騙我們歐洲的13億人民
2024-12-06 19:09 德意志
相關推薦 -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3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56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2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5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