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船能力,“中國是美國232倍!”
-
阮佳琪睡不夠 玻璃心 脾氣沖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為抗衡中國在全球造船業(yè)占據的主導地位,去年12月,某些“天性難改”的美國兩黨議員曾向美國國會提出一項立法——“美國船舶法案”(Ships for America Act),以振興美國造船業(yè)。
新法案呼吁制定一項國家目標,要求美國通過建立戰(zhàn)略商業(yè)船隊的計劃,力求在未來10年內將懸掛美國國旗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船舶數量擴大至250艘。但根據補充條款,法案給美國留下一個“靈活操作”的口子:允許包括外國建造的船舶被暫時納入統(tǒng)計范疇,直到美國自己建造的船舶能夠取而代之。
這似乎讓日韓看到了“做生意”的機會。日本《日經亞洲》1日報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這一條款意味著,作為美國的盟友,日本和韓國的造船廠可能會從2025年開始迎來美國訂單的激增。
國際律師事務所Winston & Strawn的合伙人兼海事業(yè)務主席查理·帕帕維扎斯(Charlie Papavizas)對法案內容大為贊賞。他分析稱:“法案從兩個方面為外國造船廠提供了機遇。其一,亞洲造船廠將有望獲得臨時船舶訂單;其二,由這250艘船舶構成的穩(wěn)定訂單將極大激勵亞洲造船廠投資美國造船廠。正如此前韓國(韓華集團)造船廠收購費城造船廠一樣?!?
也有專家對此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美國將其產業(yè)發(fā)展問題錯誤歸咎于缺乏補貼等政府保護措施上,實則無益于該國造船業(yè)的復興。
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貿易政策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科林·格拉博(Colin Grabow)坦言,“美國船舶法案”給他留下的印象是,“它建立在這樣的觀念上:美國海運業(yè)的缺陷主要源于缺乏補貼和其他政府援助?!?
但事實并非如此。他以美國主要處理國內貨物的船舶為例,這一類船長期受到1920年生效的《商船法案》(即《瓊斯法案》)的保護,該法案規(guī)定僅限美國建造的商船可通行美國內河與沿海航道。然而,這些商船的數量并未因保護措施得以迅速增長,時至今日也僅僅維持在區(qū)區(qū)100艘左右,略高于今天從事國際貿易的美國商船。
“(由此可見)現(xiàn)在需要的不是政府的保護措施,而是應當為美國市場引入良性競爭機制”,他說。
《日經亞洲》還提到,進一步審視當前美國造船業(yè)現(xiàn)狀,考慮到美國目前已經“幾乎不存在”的造船能力,想要用美國本土建造的船舶快速、平穩(wěn)替代外國建造的船舶,短期內幾乎是難以達成的艱巨任務。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CRS)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美國在建的遠洋船舶只有5艘,而中國正在建造1794艘船。
9月9日,山東威海,榮成市石島管理區(qū)修造船產業(yè)基地船塢正忙于生產。視覺中國
據美媒早前報道,隨著中國占據全球造船市場近一半的份額,美國在造船業(yè)方面已遠遠落后于中國。美國國會去年發(fā)布的“扭轉美國海上力量的衰落”報告宣稱,中國造船業(yè)的勞動力規(guī)模約為美國的4倍。美國海軍研究所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已經占據了全球造船市場的近50%,韓國和日本分別占據近30%和17%,而美國的產能僅占到0.13%。
在這一背景下,去年12月19日,美國亞利桑那州民主黨參議員馬克·凱利(Mark Kelly)和印第安納州共和黨參議員陶德·楊(Todd Young)以及兩名眾議員提出了“美國船舶法案”,試圖通過立法以復興美國的商業(yè)船只建造能力。
- 責任編輯: 阮佳琪 
-
看到這一幕,印度慌了
2025-01-01 13:59 龍象之間 -
到期!“歐洲俄氣時代終結”
2025-01-01 10:26 觀察者頭條 -
美議員又刷存在感:要讓中國付出更大代價
2025-01-01 09:20 -
尹錫悅高級幕僚集體向代總統(tǒng)請辭
2025-01-01 09:18 三八線之南 -
世衛(wèi)要中國提供數據了解疫情起源,外交部回應
2025-01-01 08:48 -
馬克龍新年“罕見認錯”:不該政治豪賭
2025-01-01 07:56 法國見聞 -
德國柏林發(fā)生持刀襲擊事件,致多人受傷
2025-01-01 07:29 -
“巴拿馬運河將永遠留在巴拿馬人手中”
2025-01-01 07:09 -
觀網網友選出20大新聞:標記共同度過的2024年
2024-12-31 22:35 觀察者頭條 -
“回擊”馬斯克,德國正副總理親自“下場”
2024-12-31 22:17 德意志 -
印媒提前開香檳:即將追上中美俄
2024-12-31 21:39 航空航天 -
“頭次見空管急到連喊‘停停停!’”
2024-12-31 20:17 航空安全 -
“當時只有一人值班,與官方聲明矛盾”
2024-12-31 20:11 航空安全 -
-
他倆早就準備好了給卡特的悼詞,但都在卡特前面去世了
2024-12-31 17:28 美國政治 -
首爾發(fā)生車輛沖撞人群事件 已致13傷
2024-12-31 16:17 三八線之南 -
菲律賓又“賣慘”:我們沒能力跟中國針鋒相對
2024-12-31 16:14 南海局勢 -
韓國代總統(tǒng)崔相穆對內亂特檢法、金建希特檢法行使否決權
2024-12-31 16:09 三八線之南 -
美財政部稱辦公室遭中國黑客入侵,中方回應
2024-12-31 16:03 中美關系 -
韓國檢方對韓國國防部展開扣押搜查
2024-12-31 16:03 三八線之南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沒客戶!”獲47億補貼后,三星在美芯片廠推遲投產
-
約翰遜急著表決,民主黨領袖連續(xù)講了6小時,還沒?!?/a>
-
“六代機機密會議,扎克伯格突然闖入”,白宮回應
-
8年后,默克爾吐槽特朗普:真裝!
-
美軍評估又變了,“不是幾個月是兩年”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