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央行行長開始挖墻腳:很多人才對美國幻滅了,我們引進過來
-
齊倩郵箱:qiqian@guancha.cn
【文/觀察者網 齊倩】據英國《金融時報》消息,當地時間1月24日,歐洲央行行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tǒng)后,一些居民可能會移居歐洲。她建議歐洲國家積極引進這些“人才”,并且更積極地看待自己的經濟實力。
報道稱,拉加德是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閉幕當天發(fā)表上述言論的。論壇期間,投資者和企業(yè)高管對美國經濟持樂觀情緒,同時對歐洲疲軟增長前景深感悲觀。
拉加德表示,歐盟面臨“生存威脅”,但這應該成為歐盟領導人采取行動加強歐盟的警鐘。她表示,歐元區(qū)的積極表現(xiàn)包括整體政府赤字相對較低,約占GDP的3%,而且她“堅信”年通脹率(去年12月份為2.4%)更有可能下降而不是重新增加。
拉加德承認,一些企業(yè)高管對歐洲經濟前景“不太樂觀”。但她認為,如果歐洲領導人“真正齊心協(xié)力”,歐洲大陸就能夠應對其經濟挑戰(zhàn)。
拉加德沒有直接提到特朗普,但稱在美國總統(tǒng)的就職典禮之后,一些美國居民可能會被歐洲所吸引。
她指出,歐洲國家需要更好地將人才和儲蓄留在國內,并補充說,美國新政府決定凍結對前總統(tǒng)拜登通脹削減法案的部分資助,這可能會導致企業(yè)減少在美國投資。
“我們需要把人才留在國內,我們需要把儲蓄留在國內?!崩拥路Q,“也許現(xiàn)在也是時候從海外引進一些人才了,這些人才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對本國感到失望”。
拉加德24日出席達沃斯經濟論壇 視頻截圖
歐洲政界人士認為,特朗普誓言要設置貿易壁壘,這為歐盟加強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聯(lián)系提供了機會。
拉加德對此持相同看法,稱歐洲人在二戰(zhàn)后學到“你不能單獨行動”,需要坐在一起合作。她樂觀地表示:“外部發(fā)生的一切既是挑戰(zhàn),也是重新審視和決定歐洲是否想成為關鍵參與者的絕佳機會。我認為歐洲有才能,有手段,有雄心?!?
全球投資公司貝萊德首席執(zhí)行官拉里·芬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 黑石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史蒂夫·施瓦茨曼等人出席了同一場論壇。
論壇上,芬克稱:“歐洲的悲觀情緒太濃重了。我從未感受到如此強烈和深刻的悲觀情緒?!彼€表示,“歐洲是一個神話”,其資本和銀行市場分散,與中美等國家相比缺乏活力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他直言:“我認為歐洲的進步還不夠,歐洲仍然過于注重回顧過去?!?
拉加德則反駁道:“歐洲不是神話。它不是一團糟。它是一個很好的轉型案例。”
拉加德、拉里·芬克和格奧爾基耶娃等人參加達沃斯論壇討論會 視頻截圖
《金融時報》稱,特朗普的連任導致一些美國公民和居民考慮離開美國。英國移民律師日前表示,他們近日接到了許多來自美國居民的移民咨詢,這些居民擔心特朗普上任后將推出社會保守政策。律師們表示,考慮移民英國的美國居民,往往是科技、法律和藝術領域的流動人口和富裕人士。
報道還提到,特朗普決定暫停支付拜登政府通脹削減法案部分資金的決定,可能使歐洲受益。此前一些歐洲公司由于美國政府提供的補貼,而決定前往美國投資建廠。
拜登政府執(zhí)政最后幾個小時,美國清潔氫能開發(fā)商和零部件制造商普拉格(Plug Power)從美國能源部貸款計劃辦公室獲得了16.6億美元貸款。該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安迪·馬什警告稱,清潔技術融資長期停滯將迫使企業(yè)將投資轉移到其他地方。
馬什說:“我們要去有市場的地方。如果歐洲和澳大利亞的政策讓我們的產品更受歡迎,我們就會在歐洲和澳大利亞投入更多時間。我認為大多數公司都會采取這種方法?!?
但也有經濟學家認為,盡管綠色科技投資將放緩,美國仍是比歐洲更有吸引力的投資者目的地。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主任亞當·波森表示:“美國經濟相對增長,重工業(yè)獲得補貼或廉價能源。同時,特朗普預計會對歐洲和其他一些地區(qū)施加直接壓力,稱‘要想在美國銷售產品,企業(yè)就必須在美國生產’。無論發(fā)生什么,未來一兩年內,(美國)都會迎來大量外國直接投資?!?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齊倩 
-
中企專利大增32%,“特朗普又要開辟新戰(zhàn)場”
2025-01-25 21:41 中美關系 -
兩個黑匣子為何同時中斷?調查最新進展公布
2025-01-25 17:25 航空安全 -
威逼之后,特朗普開始利誘
2025-01-25 17:0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洪都拉斯“忤逆”特朗普:我們還有中國
2025-01-25 15:51 中國-拉美 -
又一位蘇林“老鄉(xiāng)”,進入越共中央政治局
2025-01-25 15:49 -
丹麥外長:美國、丹麥和格陵蘭將討論北極安全問題
2025-01-25 14:06 -
他配合特朗普炒作:中美誰輸誰贏,決定21世紀
2025-01-25 13:40 中美關系 -
菲船只侵闖鐵線礁企圖非法登礁,中國海警警告驅離
2025-01-25 13:05 -
“國際刑事法院準備應對美國制裁”
2025-01-25 11:51 -
萬斯投下關鍵票,福克斯主持人出任美國防長
2025-01-25 11:19 美國政治 -
想在特朗普面前當“顯眼包”,歐盟沒證據也要替立陶宛告中國
2025-01-25 11:17 歐洲亂局 -
菲方稱查獲所謂“中國間諜”,我使館駁斥
2025-01-25 10:07 -
阿斯麥對華出口,荷蘭首相最新表態(tài)
2025-01-25 09:55 -
又一位,福奇安保也被撤了
2025-01-25 09:39 特朗普 -
“兩人就格陵蘭島激烈通話,丹麥人非常害怕”
2025-01-25 08:56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國凍結全球援助項目新資金,“但以色列除外”
2025-01-25 08:52 特朗普 -
以色列要求近東救濟工程處在1月30日前停止在耶路撒冷運營
2025-01-25 07:27 巴以恩仇錄 -
斯洛伐克外長:如果美國停止援烏,斯方拒絕歐盟接手
2025-01-25 07:27 烏克蘭之殤 -
歐爾班:烏克蘭必須保證
2025-01-25 07:22 烏克蘭之殤 -
聯(lián)合國安理會:譴責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2025-01-25 07:08
相關推薦 -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5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0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3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7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4最新聞 Hot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