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么巧?特朗普剛下令,F(xiàn)BI就找到2400份肯尼迪遇刺秘密文件
據(jù)美國媒體Axios2月10日報道,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FBI)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2400份與肯尼迪遇刺案有關的全新記錄,這些記錄“從未被提供給負責審查和披露這些文件的委員會”。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1月23日剛剛簽署公布肯尼迪遇刺案相關機密文件的行政令,F(xiàn)BI就“找到”了這些記錄。
據(jù)介紹,F(xiàn)BI新發(fā)現(xiàn)的這批記錄合集超過了14000頁。FBI是在特朗普簽署相關行政令后,“才在”檔案資料中找到的這些記錄文件。相關部門已經(jīng)向白宮報告了這批文件的存在。
由于數(shù)十年來美國政府一直不愿意公開肯尼迪遇刺案的所有相關文件,美國民間出現(xiàn)了大量有關肯尼迪遇刺的陰謀論。
目前,這些新發(fā)現(xiàn)的記錄的內容還沒有對外公開。但“發(fā)現(xiàn)了新的肯尼迪遇刺案的相關記錄”本身就足以引發(fā)對美國整個政府信息審核和發(fā)布程序的質疑。
肯尼迪遇刺事件專家、無黨派人士、瑪麗·費雷爾基金會副主席杰斐遜·莫利表示:“這是一件大事,也說明FBI現(xiàn)在是認真在處理此事……FBI現(xiàn)在終于愿意響應總統(tǒng)的命令,而不是繼續(xù)保密?!蹦鹪V過美國政府,要求獲得肯尼迪遇刺案的更多記錄。
不過相關專家也表示,這些亟待披露的新記錄恐怕也不太可能證明肯尼迪遇刺案真兇究竟是之前確認的李·哈維·奧斯瓦爾德,還是如陰謀論所說的其他某個人或組織。
相關政府官員認定,新發(fā)現(xiàn)的這2400份記錄沒有被提交給相關委員會或國家檔案館過,這些機構也自然沒有對其進行過審查。
據(jù)美國媒體介紹,事實上按照1992年的《肯尼迪總統(tǒng)檔案法案》,肯尼迪遇刺案的相關記錄應該移交給“肯尼迪遇刺事件記錄審查委員會”,然后再移交給國家檔案館。而目前國家檔案館保存著的檔案本應該在2017年就完全對外公開。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恰好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但當時特朗普據(jù)中央情報局的建議,推遲了對相關材料的披露工作。拜登上臺后又解禁了部分材料,但許多材料依然處于保密當中。
美國政府有的工作人員向特朗普和拜登解釋稱,全面公開相關檔案可能會損害到情報搜集的“來源和方法”,并牽連到與這一充滿爭議的問題相關的官員。
而據(jù)與特朗普討論過相關事宜的人表示,特朗普多年來一直后悔沒有在第一任期內公布所有肯尼迪檔案。
- 責任編輯: 張譯心 
-
中方:嚴重關切
2025-02-11 09:29 敘利亞內戰(zhàn) -
“特朗普實際上是沖著中國來的”
2025-02-11 09:28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又一起!美機場跑道兩機相撞致1死
2025-02-11 08:47 航空安全 -
又一震撼發(fā)言,“巴勒斯坦人無權返回加沙”
2025-02-11 08:38 巴以恩仇錄 -
歐洲隱私監(jiān)管機構將開會討論DeepSeek
2025-02-11 08:08 人工智能 -
緬甸搗毀多個電詐窩點,抓捕百余名犯罪嫌疑人
2025-02-11 07:28 打擊網(wǎng)絡詐騙 -
朝鮮譴責美國核潛艇停靠韓國釜山:加劇地區(qū)軍事緊張局勢
2025-02-11 06:47 朝鮮現(xiàn)狀 -
危地馬拉客車墜河事故已致54死,車內發(fā)現(xiàn)開過火的槍支
2025-02-11 06:36 -
特朗普任命的俄烏問題特使預計20日訪烏
2025-02-11 06:36 烏克蘭之殤 -
“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加墨又危了?
2025-02-10 22:4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聲明草案空談多于行動,美國可能不會簽署”
2025-02-10 21:34 人工智能 -
被彈劾前,羅馬尼亞總統(tǒng)約翰尼斯宣布辭職
2025-02-10 21:02 -
庫克群島總理訪華擬簽合作協(xié)議,新西蘭聲稱“擔憂”
2025-02-10 20:30 -
馬克龍:在當今AI大競賽中,歐洲落后得沒影了…
2025-02-10 19:33 法國見聞 -
特朗普:吞并加拿大,我是認真的
2025-02-10 17:1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加沙是‘大樓盤’,美國會買下”
2025-02-10 16:56 -
澳大利亞不滿美國關稅:我們可是為你們創(chuàng)造了就業(yè)機會
2025-02-10 16:45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中國大部分時間都是地球最強”,但話鋒一轉…
2025-02-10 16:31 -
這次是鋼鋁,中方表態(tài)
2025-02-10 16:26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精準!”中國如期實施反制
2025-02-10 16:1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相關推薦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2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3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2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