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日報》疑惑發(fā)文:為什么美國在關鍵礦產爭奪戰(zhàn)中屢屢輸給中國?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為什么美國在關鍵礦產爭奪戰(zhàn)中屢屢輸給中國?”當地時間3月10日,《華爾街日報》以此為題作出一篇長篇報道,更令其感到“絕望”的是,明明西方已經得到了全世界最好的石墨礦之一,可后來事情的發(fā)展仍然偏離了他們預想的軌道。
在拜登政府時期,澳大利亞石墨礦企“西拉資源”(Syrah Resources)多批次接連獲得美國政府上億美元的貸款,不僅在非洲國家莫桑比克開設石墨礦場,還在路易斯安那州建造了美國首家石墨合成加工廠,甚至還與此前一直從中國購買石墨的特斯拉簽訂了銷售協(xié)議,一時間風光無兩。
彼時,這家澳企的目標非常明確——挑戰(zhàn)中國在全球這種關鍵礦產供應方面的主導地位。然而,故事也正是從此處開始“失控”的……
明知道中國供應了全球90%以上的電池級石墨,可《華爾街日報》卻“怪罪”中國大幅提高產能導致了市場供過于求以及價格暴跌,使得“西拉資源”無法盈利開采。而這家澳企原本指望拜登政府打壓中國石墨的限制措施和莫桑比克的礦產能幫上忙,卻“屋漏偏逢連夜雨”,或推遲生效,或被迫暫停運營,致其損失慘重。
如今,“西拉資源”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工廠已開業(yè)一年,但尚未完成首次商業(yè)銷售。自2023年年初以來,公司股價暴跌了約90%。就連和自己簽訂合同的特斯拉,似乎也更依賴來自中國的石墨來生產汽車電池了。
《華爾街日報》指出,一邊是掌握了許多最佳資源且能夠左右價格的中國,另一邊是政策反復無常且不斷打亂西方礦商計劃的美國?!按笮l(wèi)和歌利亞”出自《圣經·舊約》,講述的是一個關于弱者通過智慧和勇氣戰(zhàn)勝強者的傳奇故事。然而,在這家美媒眼中,“西拉資源”面臨的困境卻說明了,為什么在爭奪全球關鍵礦產的“大衛(wèi)和歌利亞之戰(zhàn)”中,中國總是獲勝的“歌利亞”。
只不過,中國并非是“邪惡的歌利亞”,美國也并非是“充滿智慧和勇氣的大衛(wèi)”?;蛟S,只有拋掉傲慢與偏見,才是西方在關鍵礦產乃至更多領域真正開始堅實發(fā)展和迎頭趕上的第一步。
“西拉資源”在莫桑比克的石墨礦場 《華爾街日報》
拜登政府撐腰,澳企欲大展拳腳
曾在必和必拓(BHP)工作長達20年的肖恩·弗納(Shaun Verner),于2017年成為澳大利亞石墨礦企“西拉資源”的CEO。原本,這家礦企只是一家小型企業(yè),卻在2011年通過收購一家擁有東非各地礦權的公司(包括莫桑比克北部的巴拉馬石墨礦)而躋身行業(yè)巨頭之列。
在許多人眼中,這家公司今后注定會大有作為,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一位分析師曾預測,該公司在森林地區(qū)開采的礦場是全球矚目的項目,能夠“在大約1000年的時間里,100%滿足全球目前對天然石墨的需求”。
除了挖礦,“西拉資源”還希望涉足加工石墨,以獲取更多利潤。要知道,這種工作成本高昂且復雜,全球大部分相關技術掌握在中國的手中。這家企業(yè)的雄心壯志,和此前美國拜登政府的目標不謀而合,拜登政府希望利用電動汽車制造業(yè)來重建美國的工業(yè)實力。
2022年7月,“西拉資源”從美國能源部那里獲得1.02億美元的貸款,用于建設在路易斯安那州的石墨加工設施,創(chuàng)造近100個高技能的操作崗位。同年8月,為提振需求,美國國會為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設立了7500美元的補貼條款。幾個月后,美國能源部又宣布向“西拉資源”提供2.2億美元的撥款,將路易斯安那州的產量提高四倍。
沒想到……中國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獲得美國政府提供的巨額資金后,“西拉資源”可謂腰纏萬貫,可誰都清楚,無論是在石墨等關鍵礦產領域還是電動汽車等綠色能源領域,中國才是真正的“巨人級存在”。
為發(fā)展電動汽車產業(yè),并重振日漸衰落的工業(yè)地區(qū),中國企業(yè)開始大幅提高了石墨產量。從2022年開始,中國的東北地區(qū)出現了一個大量開采石墨的大型新礦場,中企還新建了工廠,生產人造石墨,這是一種工業(yè)生產的天然石墨替代品,也用于電動汽車電池之中。
用《華爾街日報》的說法,中國石墨產量的“激增”導致球形石墨的價格從2022年4月的每噸3650美元暴跌至一年后的2400美元。弗納稱,中國生產商“如此卷”,以至于許多公司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產品。
在西方頻繁炒作所謂“產能過?!钡慕裉?,這篇報道指出,礦業(yè)界其實對中國是否“故意過度生產”以擠垮西方公司存在很大爭議。有一種可能是,中企只是為了最大化產量和收益,因為它們在比西方競爭對手更低的價格下仍能實現盈利。
情急之下,“西拉資源”于2023年把在莫桑比克的采礦活動暫停了四個月,之后雖然復產,但產量有所減少,只為了不再虧本生產。
- 責任編輯: 熊超然 
-
已談4小時,俄方表態(tài)
2025-03-11 22:52 烏克蘭之殤 -
特朗普氣急敗壞:對加拿大鋼鋁再加25%關稅,威脅讓汽車制造業(yè)歇業(yè)
2025-03-11 22:4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迫害!這是公然侮辱菲律賓主權”
2025-03-11 21:59 觀察者頭條 -
美烏沙特會談同時俄歐也在會談
2025-03-11 20:37 -
哈佛宣布:暫停招聘教職員工
2025-03-11 20:15 中西教育 -
“30多國齊聚巴黎,唯獨沒叫美國”
2025-03-11 20:0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聽到這些機器人來自中國,他們常感到驚訝”
2025-03-11 19:27 人工智能 -
杜特爾特被捕,中方回應
2025-03-11 19:00 -
美國執(zhí)行15年來首例槍決,距犯人行兇已24年
2025-03-11 18:46 美國一夢 -
-
佩斯科夫:別急著戴“玫瑰色眼鏡”看美國,必須…
2025-03-11 17:48 俄羅斯之聲 -
14年了,日本還有2萬多3·11災民在“避難”
2025-03-11 16:28 日本 -
烏克蘭將在與美國會晤時提出?;鸱桨?,外交部表態(tài)
2025-03-11 16:08 烏克蘭之殤 -
中方將參加中日韓峰會?外交部:就有關事宜保持積極溝通
2025-03-11 16:08 -
美國“斷供”,澳大利亞反華智庫急了,外交部回應
2025-03-11 15:5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中美領導人下月在中國會晤?外交部回應
2025-03-11 15:50 中美關系 -
外交部:如果美方執(zhí)意損害中方利益,中方必將堅決反制
2025-03-11 15:4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果然,美烏“各占鰲頭”
2025-03-11 15:37 -
韓國造船業(yè)“都想要”:可美國要是卡中國厚鋼咋辦…
2025-03-11 15:3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謝鋒:“外資撤離中國論”宣告破產
2025-03-11 15:03
相關推薦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55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5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2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8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