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副外長警告:美國若介入,將導致“整個地區(qū)陷入地獄”
-
張璁煜zhangjingjuan@guancha.cn
【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以色列與伊朗的軍事對抗已持續(xù)一周,地區(qū)局勢持續(xù)緊張。美國雖維持“有限介入”的克制姿態(tài),但隨著沖突升級,華盛頓的軍事介入程度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9日報道,伊朗外交部副部長哈蒂布扎德(Saeed Khatibzadeh)喊話稱,美國若決定介入沖突并支持以色列,將導致“整個地區(qū)陷入地獄”。
哈蒂布扎德說,這不是美國的戰(zhàn)爭,如果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真的參與其中,他將被歷史銘記為一位“卷入一場不屬于他的戰(zhàn)爭的總統(tǒng)”。
他表示,美國的介入將使沖突陷入“泥潭”,并推遲“殘暴暴行”的結束。
哈蒂布扎德 視頻截圖
在接受BBC采訪時,哈蒂布扎德強調,“外交是第一選擇”,但在轟炸持續(xù)期間“無法啟動任何談判”。
這位外交部副部長多次表示,伊朗的反擊符合《聯合國憲章》自衛(wèi)權規(guī)定,并表示13日沖突升級時,“我們正處于外交進程中”。
當天凌晨,以色列對伊朗多地發(fā)動大規(guī)模空襲,轟炸伊朗核設施,導致伊方多名高級軍事指揮官和核科學家死亡。
哈蒂布扎德稱,這場沖突是“無端的”和“不必要的”。
報道稱,特朗普多次聲稱,如果伊朗接受核協議,沖突本可避免。哈蒂布扎德回應說,雙方一直在談判,直到以色列突襲伊朗,“破壞”了談判。
他說:“我們計劃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第六輪核談判,實際上我們即將達成協議。特朗普比任何人都清楚,我們當時即將達成協議?!?
當天,哈蒂布扎德還批評特朗普在社交平臺和采訪中“令人困惑且自相矛盾”的言論,稱這表明“美國人早已知曉并參與了”沖突。
BBC稱,以色列指控伊朗近期“采取措施”使其濃縮鈾庫存“武器化”,這些濃縮鈾可用于發(fā)電廠或核彈。伊方則堅稱不尋求研制核武器,有權依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平發(fā)展核能。
本月早些時候,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其最新的季度報告中表示,伊朗已累積足夠濃縮至60%純度的鈾,這距離武器級的即90%僅有一步之遙。該機構補充指出,鑒于核擴散的風險,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事”。
談及此,哈蒂布扎德駁斥道,“這是無稽之談。你不能根據猜測或意圖發(fā)動戰(zhàn)爭”。
“如果我們想擁有核彈,我們早就擁有了。伊朗從未在和平核活動中開發(fā)任何核武器化計劃。這是底線?!惫俨荚抡f。
- 責任編輯: 張璁煜 
-
“使用特殊武器,9名伊朗核科學家被同時暗殺在睡夢中”
2025-06-20 11:06 伊朗局勢 -
韓總理候選人回應學歷爭議:清華碩士沒那么好拿
2025-06-20 11:06 三八線之南 -
歐盟最關注的:稀土,還是稀土
2025-06-20 10:51 -
在中英兩國迷奸至少10人,一中國留學生被判終身監(jiān)禁
2025-06-20 10:38 -
以色列首都CBD被炸!世界最大鉆石交易所遭破壞
2025-06-20 10:22 -
特朗普:假期太多,不利于“美國再次偉大”,得砍!
2025-06-20 10:0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中國援坦醫(yī)療隊隊長張軍橋為救當地落水者不幸犧牲,年僅38歲
2025-06-20 09:10 -
煙霧彈?美國一邊說“談判”,一邊軍事動作頻頻
2025-06-20 08:52 伊朗局勢 -
澤連斯基任命沙波瓦洛夫為烏克蘭陸軍司令
2025-06-20 08:32 -
中國連續(xù)兩個月減持美債,持倉創(chuàng)16年最低
2025-06-20 07:30 -
以軍稱14架載有軍事裝備的飛機從美抵達以境內
2025-06-20 07:04 -
澤連斯基:已準備好進行最高級別會晤,愿與普京會面
2025-06-20 06:59 烏克蘭之殤 -
中國代表:以伊沖突應實現立即?;?/a>
2025-06-20 06:46 -
黎真主黨領導人:將堅定不移地支持伊朗領導層
2025-06-20 06:40 伊朗局勢 -
第一批119名在以中國公民撤離至埃及
2025-06-20 06:39 -
他煽風點火:若擊敗伊朗,就能專注應對中國了
2025-06-19 23:47 伊朗局勢 -
“知情人士:C929目標2035年前實現商業(yè)首飛”
2025-06-19 23:16 中國大飛機 -
“還要夢游般陷入第三次戰(zhàn)爭?我們不批!”
2025-06-19 23:07 伊朗局勢 -
埃爾多安稱“內塔尼亞胡比希特勒更甚”,以色列怒了
2025-06-19 23:06 -
“部分俄專家已撤離伊朗布什爾核電站”,俄方警告以色列
2025-06-19 22:12 伊朗局勢
相關推薦 -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2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3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2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