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秘密情報局候任局長祖父被曝是納粹間諜,自稱曾參與“滅絕猶太人”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當地時間6月27日,據英國《每日郵報》率先披露、英國廣播公司(BBC)跟進報道,近日德國弗萊堡一處檔案館中的資歷顯示,英國政府最新任命的英國秘密情報局(軍情六處,MI6)局長布萊斯·梅特雷韋利(Blaise Metreweli),其祖父是一名納粹間諜,代號“屠夫”(The Butcher)或“30號特工”(Agent No 30)。
此前,公眾對梅特雷韋利的家族背景知之甚少,而最新資料顯示,其祖父名叫康斯坦丁·多布羅爾斯基(Constantine Dobrowolski)從蘇聯(lián)紅軍叛逃后,曾擔任納粹在烏克蘭切爾尼戈夫地區(qū)的主要線人。
據報道,多布羅爾斯基在給納粹上級的信中寫著“希特勒萬歲”,并稱自己“親自”參與了“滅絕猶太人”的行動。檔案文件還顯示,多布羅爾斯基不僅洗劫大屠殺遇難者遺體、參與殺害當地猶太人,更曾在目睹女性囚犯遭受性侵時發(fā)出獰笑。
布萊斯·梅特雷韋利 英國《衛(wèi)報》
對此,軍情六處刻意淡化了新任負責人與其祖父的關系。代表軍情六處發(fā)言的英國外交部則表示,梅特雷韋利“既不認識也沒見過她的祖父”。
“布萊斯的祖先有著沖突與分裂的特征,就像許多有東歐血統(tǒng)的人一樣,人們對其血統(tǒng)只有部分了解,”一名發(fā)言人稱:“正是這種復雜的(家族)傳統(tǒng),促使她作為軍情六處的下一任負責人,致力于防止沖突,保護英國公眾免受來自當今敵對國家的現代威脅?!?
BBC所看到的資料證據表明,多布羅爾斯基曾在蘇聯(lián)間諜機構克格勃于1969年制定的一份通緝要犯名單上,這份名單似乎詳細記錄了他早期的工作,并表明他可能在20世紀60年代仍還活著。
這份標注為“絕密”、由研究人員提供的460頁檔案,按字母順序羅列了“外國情報人員、祖國叛徒、反蘇組織成員和其他通緝罪犯”。其中,疑似涉及多布羅爾斯基的條目顯示,他“參與處決蘇聯(lián)公民”,檔案明確記載“其同時擔任德國情報機構駐站特工”,并指其“1943年9月隨德軍撤逃”。
二戰(zhàn)結束后,多布羅爾斯基的妻子芭芭拉,帶著兩個月大的兒子小康斯坦丁逃到了英國,并于1947年嫁給了大衛(wèi)·梅特雷韋利(David Metreweli)。小康斯坦丁后來使用了繼父的名字梅特雷韋利,但BBC查閱到的1966年7月的入籍證明顯示,其姓氏仍登記為多布羅爾斯基,梅特雷韋利僅為"曾用名",這份文件至今仍保存在英國國家檔案館。
后來,小康斯坦丁成為一名放射科醫(yī)生,并服役于英國武裝部隊,他的女兒梅特雷韋利出生于1977年,后來加入了軍情六處。
對于近期的一系列報道,梅特雷韋利本人沒有作出回應。
英國軍情六處總部外景 維基百科
此前,當地時間6月15日,英國政府任命梅特雷韋利擔任英國秘密情報局局長。由此,梅特雷韋利成為軍情六處自1909年成立后,116年以來的首位女性負責人。
英國政府在一份聲明中介紹稱,現年47歲的梅特雷韋利現任軍情六處的技術部門主管,代號為“Q”,她于1999年加入軍情六處,職業(yè)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中東地區(qū)和歐洲執(zhí)行任務。而在任職五年后,軍情六處的現任負責人理查德·摩爾(Richard Moore)將于今年秋季卸任。
路透社當天報道稱,在即將領導西方最大的情報機構之一后,梅特雷韋利表示:“我很自豪,也很榮幸被邀請來領導我的團隊?!睋?,她此后將沿用軍情六處負責人的傳統(tǒng)代號“C”。
據報道,軍情六處,連同英國國家安全局(軍情五處,MI5)以及英國政府通信總部(GCHQ),并稱為英國三大情報機構。此前,另外兩個英國情報機構都已經出現過由女性領導人執(zhí)掌的情況。
軍情五處曾有過兩位女性負責人,第一位是1992年的斯特拉·雷明頓(Stella Rimington),第二位則是2002年至2007年期間負責該機構的伊麗莎·曼寧漢姆-布勒(Eliza Manningham-Buller)。2023年,英國政府還任命了首位女性GCHQ主管。
此外,軍情六處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俄羅斯聯(lián)邦安全局(FSB,前身克格勃)和以色列情報和特殊行動局(摩薩德)被稱為“世界四大情報機構”。
在小說家的筆下,軍情六處中出現過許多經典間諜形象——從約翰·勒卡雷筆下的喬治·史邁利到伊恩·弗萊明創(chuàng)作的詹姆斯·邦德。30年前,女演員朱迪·丹奇(Judi Dench)則在007系列電影《007之黃金眼》中首次扮演了軍情六處的女性負責人。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冉召月 
-
特朗普:假新聞,這些人簡直有病
2025-06-29 10:48 特朗普 -
美學者又嚷嚷:在美國后院,中國要吞下整盤肉
2025-06-29 09:41 -
“940頁法案,共和黨人從頭到尾給我念”
2025-06-29 09:00 美國政治 -
馬斯克再批“大而美”法案:將摧毀美國數百萬個就業(yè)崗位
2025-06-29 07:39 美國經濟 -
以方被曝籌劃15年!以伊沖突更多細節(jié)披露
2025-06-29 07:10 -
加拿大命令海康威視停止在加運營,中方回應
2025-06-28 23:08 -
“CIA認定MI6內部有俄間諜,英國追查20年卻一無所獲”
2025-06-28 23:00 不列顛 -
摩擦升級?洪森稱柬武器可打擊曼谷,泰方回懟
2025-06-28 22:22 泰國政局 -
“若出現這種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將堅決反制”
2025-06-28 21:15 中美關系 -
與中國競爭,電先不夠了?特朗普擬“開閘放地”
2025-06-28 19:37 人工智能 -
歷經11年建設!金正恩揭幕重大旅游項目,夫人李雪主“復出”
2025-06-28 18:07 朝鮮現狀 -
巴基斯坦發(fā)生自殺式襲擊,16名士兵死亡
2025-06-28 18:07 巴鐵 -
“美國目的昭然若揭:拿礦,跟中國對著干”
2025-06-28 16:03 能源戰(zhàn)略 -
“2022年,伊朗幾乎成功刺殺蓬佩奧”
2025-06-28 15:46 美國政治 -
-
又賣慘,“沒中國,我們只能停工”
2025-06-28 15:17 中美關系 -
怕美國不來,又怕特朗普亂來,歐洲犯怵:“單挑”中國,我嗎?
2025-06-28 14:23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普京:在“北約不東擴”承諾上被騙
2025-06-28 13:55 普京 -
擔心經濟被當“武器”?中小國家應當追溯問題源頭
2025-06-28 13:00 -
“特朗普正計劃訪華,帶上數十名CEO”
2025-06-28 11:11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5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0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3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7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4最新聞 Hot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