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工力量:ARM起訴高通,給中國企業(yè)什么警示
最后更新: 2022-11-03 08:24:10訴訟對中國ARM CPU公司的警示
ARM與高通的訴訟對于中國廠商而言是神仙打架,短期沒有多少影響,但如果把眼光放長遠,則能從這次訴訟和ARM、高通的相關聲明中發(fā)現(xiàn)ARM路線的一些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ARM授權存在風險。在NUVIA公司成立后,與ARM簽訂了許可協(xié)議。即便如此,在ARM公開宣布與英偉達合并交易失敗后,ARM終止了與NUVIA的ALA和TLA協(xié)議,要求NUVIA和高通公司銷毀所有ARM機密信息,并在2022年4月1日前證明他們遵守了ARM的要求。2022年4月1日,NUVIA按照ARM的要求證明它已銷毀并隔離了所有NUVIA獲得的ARM機密信息。
根據(jù)高通公開的訴訟材料,高通從2025年起將無法繼續(xù)提供ARM架構(gòu)的芯片,因為高通的ARM許可證協(xié)議將在2024年終止,ARM不會延長這份協(xié)議,也不會允許高通從2025年開始繼續(xù)提供ARM架構(gòu)產(chǎn)品。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ARM授權的授予和終止有非常大的自由裁量權,對于NUVIA這樣的小公司,ARM可以終止與NUVIA的ALA和TLA協(xié)議。對于高通這樣的巨無霸,ARM則能在授權到期后斷供。
過去,由于高通、蘋果,以及國內(nèi)ARM陣營IC設計公司與ARM之間的授權協(xié)議非常神秘,外人無法知曉授權具體內(nèi)容,以及到底有多少效力,這使得國內(nèi)很多ARM CPU公司在買到ARM授權后標榜自主,從本次訴訟暴露出的資料來看,ARM可以任意終止授權,或者在授權到期后斷供。對于國內(nèi)的ARM CPU公司而言,必須予以高度警惕。
第二個問題是知識產(chǎn)權歸屬。NUVIA獲得ARM的ALA授權后開發(fā)了 Pheonix,高通耗資14億美元收購了NUVIA,但對于NUVIA設計的 Pheonix,ARM居然認為高通無法自然獲取,將任何NUVIA設計、權利或許可轉(zhuǎn)讓給高通,都需要ARM事先同意。
收購的內(nèi)核需要看ARM臉色也就罷了,ARM還要求限制高通員工從事定制CPU設計工作的能力,那些曾經(jīng)有權訪問ARM機密信息的員工要等三年才能在高通從事CPU架構(gòu)設計工作。這等于是收購的核心用不了,收購獲得的人才要3年后才能工作,真可謂收購了一個寂寞。
第三個問題是捆綁銷售。依據(jù)高通公開的訴訟材料,ARM聲稱高通在內(nèi)的半導體公司不可以在SoC里提供非ARM的其他模塊,例如GPU、NPU和ISP等。換言之,ARM想要進行“捆綁銷售”。對于高通而言,這意味著如果想要繼續(xù)使用ARM芯片,就必須放棄自己的Adreno GPU,轉(zhuǎn)而采購ARM的Mali,這種做法嚴重扼殺ARM陣營IC設計公司自主設計的能力,使這些設計公司自主開發(fā)的GPU、NPU、ISP等模塊失去搭載平臺繼而被市場淘汰。
結(jié)語
過去,有觀點認為,ARM不會殺雞取卵,不考慮制裁因素,中國CPU走ARM路線是靠譜和安全的。如果說上次ARM制裁華為是基于國際政治,那么這次ARM起訴高通則是因為赤裸裸的商業(yè)利益。
當ARM隨著智能手機的崛起欣欣向榮之際,ARM與高通等公司的矛盾可以被行業(yè)的高增長所隱藏。當智能手機市場逐年萎縮,新開辟的數(shù)據(jù)中心、人工智能、汽車電子又沒有產(chǎn)生足夠大的回報,且ARM的基本盤正在被RISC-V蠶食的時候,ARM就暴露出其猙獰的面容。即便是強如高通,也要被ARM以技術授權相要挾。
就這場訴訟的結(jié)果而言,有鑒于歐美大公司之間的知識產(chǎn)權訴訟往往以“和稀泥”的方式結(jié)局,鐵流推測ARM和高通會就授權費用重新達成協(xié)議。
必須強調(diào)的是,高通體量巨大,有強悍的律師團隊,在美國有很深厚的政商關系和游說團隊,高通能夠這么干,不代表中國ARM CPU公司也能有這種待遇。當中國ARM CPU公司做大做強有油水的時候,沒有人可以打包票ARM不會故技重施,要求提高授權費率屠宰肥羊。
根據(jù)高通提交的訴訟材料,ARM下一步會直接向終端設備制造商收取專利授權費用。簡言之,如果高通這里談不妥,ARM直接把目標鎖定到終端設備商上向設備商收取專利授權費,若終端設備商不接受新條款,就無法再合法使用任何基于ARM架構(gòu)的芯片。
這對于中國ARM CPU公司而言,又是一道殺手锏。誠然,一直有觀點認為購買ARM授權就能萬事大吉,高枕無憂,但從ARM的手段來看,它不僅可以終止授權,還可以直接打擊終端廠商,以訴訟手段逼迫終端廠商禁止搭載特定品牌的ARM CPU。在當下這種國際大環(huán)境下,一旦這類糾紛被政治化,上美國的制裁清單是分分鐘的事,晉華就是前車之鑒,這對于聯(lián)想、浪潮、榮耀、OPPO、VIVO、小米等有較高市場份額的整機廠而言,無異于晴天霹靂。
因此,所謂的ARM CPU授權無法卡脖子就是偽命題——一些人一廂情愿的認為ARM CPU只是制造被卡,ARM授權不會被卡。然而,ARM與高通的訴訟顯示,ARM可以直接瞄準主機廠,即便中國ARM CPU公司即便有流片渠道能夠制造芯片,也會面臨沒有主機廠敢用,沒有搭載平臺的困境。一些人鼓吹“ARM授權不卡脖子,只是制造卡脖子”,這種觀點純粹是自欺欺人。要是ARM授權真不卡脖子,高通完全可以無視ARM,壓根沒必要陷入冗長的訴訟糾紛。
對于ARM這些舉措,鐵流認為這是短期驅(qū)利下的自毀長城之舉。其實,國際大公司類似的做法并不少,比如當年如日中天的AT&T為了短期利益多次拆分上市,最終AT&T被分出去的小公司收購,朗訊和貝爾實驗室在幾輪操作后被玩殘。本次ARM起訴高通顯然是為了讓投資人滿意而改變原有的收費標準。高通成為被告后,三星、聯(lián)發(fā)科等公司難免兔死狐悲,從結(jié)果上看,利好RISC-V,利空整個ARM陣營。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一鳴 
-
顏寧發(fā)文回應歸國
2022-11-02 19:05 -
夢天實驗艙計劃3日實施轉(zhuǎn)位
2022-11-02 07:08 航空航天 -
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末級殘骸軌道參數(shù)公布
2022-11-01 20:55 航空航天 -
外交部:17國科學實驗項目確定入選中國空間站
2022-11-01 17:24 航空航天 -
夢天實驗艙轉(zhuǎn)位后中國空間站將形成三艙“T”字基本構(gòu)型
2022-11-01 09:27 航空航天 -
夢天艙的獨門絕技:空間站上發(fā)衛(wèi)星
2022-10-31 20:31 航空航天 -
從科技到自然,技術員用技術聽“猿”
2022-10-31 18:03 人工智能 -
今冬可能出現(xiàn)“三重”拉尼娜事件,意味著什么?
2022-10-30 21:48 極端天氣 -
我國科研人員深地實驗揭示古老恒星鈣元素起源之謎
2022-10-30 21:26 科技前沿 -
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香港載荷專家選拔收到120份申請
2022-10-30 20:14 香港 -
我國成功在海底布設科學實驗站,?將實現(xiàn)深海長周期無人科考
2022-10-30 16:00 科技前沿 -
需求疲軟,手機市場后勁在哪里?
2022-10-29 23:00 手機 -
“超寬帶5.5G是邁向智能世界的必由之路”
2022-10-27 22:25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俄發(fā)射“進步MS-21”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貨
2022-10-26 14:16 航空航天 -
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隊,出發(fā)!
2022-10-26 13:50 -
夢天實驗艙艙箭組合體今天進行垂直轉(zhuǎn)運
2022-10-25 10:41 航空航天 -
夢天實驗艙將于本月發(fā)射,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入收官階段
2022-10-22 22:16 航空航天 -
中國西北暖濕化,能重回漢唐嗎?
2022-10-21 08:31 極端天氣 -
突破100萬安培!我國可控核聚變裝置運行新記錄誕生
2022-10-20 19:50 -
上新!神十四乘組在軌拍攝祖國美景
2022-10-20 19:03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三權分立,還是你們美國人會玩啊…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nèi)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埽乩势眨汉檬?/a>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chǎn),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