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晟:體育不需要“為改革而改革”
關(guān)鍵字: 乒乓球比賽中國隊中國體育改革體育總局改革乒乓球劉國梁在國家各方面實力每一天都在突飛猛進的時代背景下,中國人已經(jīng)不會再像容國團時代那樣為一塊乒乓球金牌而振奮,也不會為失去一塊金牌而失落。即使是乒乓球迷,看著中國隊中這些“大魔王”、“六邊形戰(zhàn)士”一次次包攬金牌已經(jīng)司空見慣,反倒是討論日本選手福原愛和石川佳純之“萌”更有熱點。鐵打的福原愛,流水的中國大魔王,愛醬不哭……
怎么看待金牌、怎么看待競技體育的意義?無論是對體育總局的巡視反饋,還是體育總局新任局長上任所發(fā)表的一系列言論,都一再強調(diào)之前體育界的突出問題在于重視成績而忽視管理,傳達出的價值觀是不會繼續(xù)將追求成績、爭取金牌放在首位。
這種改革思路,或許可以大體上理解為淡化金牌觀、淡化競技體育,而這也是過去許多年中許多媒體一直鼓吹造勢的方向。
媒體對于中國的競技體育貼上“舉國體制”這一標簽之后,對其人才選拔、國內(nèi)競爭、隊伍管理各方面一直批評甚多,給公眾一種強烈的印象:中國體育的好成績來自于國家傾盡全力的投入,同世界上其它國家的業(yè)余選手之間的投入完全不成正比,而這種投入則是以犧牲群眾體育資源為代價的。
但事實上,201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yù)算支出決算顯示,競技體育方面的開支總計103.61億元,如果說這個規(guī)模的開支就稱得上“舉國”之力,那不免太低估中國的經(jīng)濟實力了。而如果因為大部分運動員教練員在國家財政內(nèi)領(lǐng)取工資就算是“舉國體制”的話,那中國也可謂三百六十行,行行皆“舉國”了。
如果真有那種被批判的所謂舉國體制存在,有輝煌戰(zhàn)績的項目自然可以被視為典型,因而也被當作改革需要突破的堅固壁壘。但當改革真的來臨之時,被媒體教(忽)育(悠)多年要批判舉國體制、否定金牌政績觀的公眾居然不太買賬。而由此引出的真正思考是,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是否真的構(gòu)成一種矛盾?過去中國的體育事業(yè)發(fā)展道路,是否真的重競技體育輕群眾體育因而必須改旗易幟、改弦更張?
從體育本身來看,無論是頂尖高手在奧運賽場上的對決,還是普通個人在跑道上的獨行,都充滿著挑戰(zhàn)。無論是在挑戰(zhàn)對手還是自我,都需要源自于一種激情,競技體育相對于群眾體育的意義正在于提供這樣一種激情,讓普通人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從而投身其中。而既然是挑戰(zhàn),就存在對于勝負的追求,對于普通人而言,沒有人會因為純粹的失敗而喜歡上一項運動。
正如習(xí)近平總書記在接見第31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時指出:“我們不以勝負論英雄,同時英雄就要敢于爭先、敢于爭第一?!备偧俭w育能夠敢于爭第一,才能夠樹立起英雄;有了英雄,才能夠振奮群體體育的參與精神。競技體育對優(yōu)異成績的追求,和群眾體育對大眾健康的追求,并不構(gòu)成一對零和博弈的矛盾。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的對立,某種意義上類似于應(yīng)試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的對立,是一個為批判體制而制造出來的偽命題。
- 原標題:小球推動大球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泠
-
法國攛掇歐盟:加強關(guān)稅壁壘,對抗中國 評論 11“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評論 65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134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nèi)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wù)服務(wù)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yīng)
-
“盯上”西非礦產(chǎn),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