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臺灣統(tǒng)派王炳忠:獨派建立綠色恐怖,但我堅信兩岸關系會不斷前進
關鍵字: 臺灣反中臺灣綠營大陸流行歌臺灣男生聽大陸歌曲被罵共匪臺灣男生點大陸歌曲被罵賣臺臺灣男生聽大陸歌曲被罵傾中臺灣政治藍綠之爭觀察者網:我們曾經做過一條關于您的新聞,當時你作為新北市議員候選人,稱“中國就是祖國”,結果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議。請問您的這種觀點是如何形成的?
王炳忠:我想是這樣的,在我小學的時候,最早是因為喜歡看電視連續(xù)劇,以及讀相關的歷史書,比如像唐太宗李世民、新白娘子傳奇這種以中國歷史故事做背景的電視劇或者相關的書籍,才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政治觀點。從小的時候,我就很自然地覺得這些中國的人、事、物就是我的國家。我和我的爸爸一起看李敖的電視節(jié)目,在2000年“總統(tǒng)”大選的過程中,我對政治就一下開了竅。我就覺得今天我們說的我們今天對統(tǒng)獨可以有不同的意見,但是對法理的現(xiàn)狀不能去扭曲,不能去騙臺灣人民。
今天從文化上來講,我們文化的祖國當然是中國。2014年,我提出“祖國就是中國”,主要就是針對國民黨的“立委”羅淑蕾對郝龍兵提到了“清朝是當時臺灣人的祖國”這一論調。這樣一個論調,羅淑蕾去作批評,這就證明了整個臺灣,不分國民黨、民進黨,觀念都亂掉了。羅淑蕾批評說,“中華民國”才是祖國,清朝不是祖國,這個就是錯亂。本來臺灣的祖國就是中國,而不是臺灣變成了一個主權國家。
那為什么會錯亂呢?就是因為所謂“臺灣主體意識”、“臺灣主權”這一套,已經經過李登輝他二十多年來的經營,變成了臺灣的“政治正確”。
王炳忠
觀察者網:作為一名活躍在臺灣政壇上的人物,您所持的上述觀點在臺灣幾乎總處在輿論的對立面。您考量過其中的風險嗎?
王炳忠:如果你說的風險是指所謂的政治生命,那么當然在臺灣島我們要走這條路線,就必須要做好準備。它可能是在選舉上很難突出的。
輿論被操控在少數人手上,尤其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李登輝當“總統(tǒng)”當了這么多年,親信遍布在臺灣產官學界,輿論界也有他大批的人馬。這些人馬當然就操控了臺灣的話語權。
現(xiàn)在,看起來好像我們站在民意的對立面了,但民意只是隨風倒,跟著輿論在跑而已。主要還是看我們有沒有能力,能否帶領一個新的輿論。
我今年才28歲不到30。我會考慮,未來10年也好,20年也罷,那時我才幾歲?不到50歲,可是我相信兩岸的關系會不斷往前進。歷史的發(fā)展也不會因為幾個人的意志,就停滯不前。十年后,很有可能又有大變化。1987年臺灣解嚴,不到20年,政黨就已經輪替了。誰能夠預言未來究竟是什么樣?何況我們明確看到,兩岸在往統(tǒng)的方向走。這是一個在現(xiàn)實條件下,我們能看得見的趨勢。我如今希望,不要讓臺灣人的心理認同和現(xiàn)實產生太大的距離。
現(xiàn)在還有一個可怕的現(xiàn)象:所有臺面上的人不分藍綠,通通計算的,只是一個非常短期的選舉利益,所考量的也只是短期的政治風險。可是誰來考量臺灣整體人民發(fā)展的利益風險?臺灣人民利益發(fā)展的空間在什么地方?
從來沒有人愿意告訴臺灣人民真相,那真相是什么,真相其實就是以美國為主的國家,不希望中國崛起,不希望中華民族要復興。臺灣就卡在中間,臺灣要怎么定位自己的角色,這是大家必須要去想清楚的。否則我們無法談臺灣的長遠發(fā)展,只會永遠內耗。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朱八八
-
印媒感慨:當我們遭美國重擊,中國喊出這句話 評論 48飯都不香了,奧爾特曼焦慮:美國低估了中國… 評論 143特朗普想收購英特爾10%股權,“正打中國牌” 評論 95特朗普預告:推動美俄烏三方首腦會談 評論 76赴美前夕,他倆先吵起來了 評論 136最新聞 Hot
-
飯都不香了,奧爾特曼焦慮:美國低估了中國…
-
王毅將會見莫迪
-
加拿大農民喊疼,有人回過味來:咱們對華加稅100%,值嗎?
-
與特朗普打交道的方式,俄羅斯研究透了
-
巴基斯坦總理、柬埔寨首相將訪華,出席上合峰會
-
就這?特朗普真當自己是“和平使者”了?
-
活久見,特朗普變身“彩虹屁輸出機”
-
A股又誕生一只千元股,市值3900多億,一季度凈利潤3.55億
-
10年來首次!“歷史性反超”
-
男子懷疑妻子出軌后殺妻未遂獲諒解,妻子稱:他是經濟來源,我能理解他
-
泰國代理總理:將對洪森和洪瑪奈提起訴訟
-
特朗普想收購英特爾10%股權,“正打中國牌”
-
加拿大油菜籽無可替代?中企轉頭把訂單給了…
-
“一提亞洲美國就生氣,中國造港幫了大忙”
-
“印度找中俄抱團取暖,美國軍事技術不能給了”
-
特朗普“晾著”這八人,和普京煲了40分鐘電話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