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立平:作為清宮里的服務群體,宮女們的生活優(yōu)渥嗎?
最后更新: 2022-10-31 08:15:38玲常在還不算最狠的,我們在講公主專題的時候,曾經(jīng)提到過乾隆最寵愛的小女兒和孝公主的生母惇妃,曾經(jīng)將一名宮女責打致死。清代宮女有因被主子責打、辱罵,受不了而投井或者上吊自殺的,但被主子直接打死的并不多見。所以當時乾隆本人都深受震驚,發(fā)布上諭說:
“昨惇妃將伊宮內(nèi)使喚女子,責處致斃,事屬駭見……今惇妃此案,若不從重辦理,于情法未為平允,且不足使備位宮闈之人咸知警畏……事關人命,其得罪本屬不輕,第念其曾育公主,故量從未減耳。若就案情而論,即將伊位號擯黜,亦豈得為過當乎!”
就是雖然說要從重辦理,但看在和孝公主的面子上,還是從輕發(fā)落了,只降了一級位分,從妃變?yōu)閶澹⒆寪獘迥贸鲆话賰摄y子給宮女的父母,作為殮埋的費用。雖然一年多以后惇嬪就恢復了惇妃的位分,但皇帝不允許后妃對宮女過于苛刻這一點是肯定的。這也是為什么妃嬪要遣出宮女時,內(nèi)務府都要詳細查驗的原因之一,就是對后妃們的一種約束,如果宮女傷痕嚴重,妃嬪在皇帝心目中的印象以及她們的位分,都會受到影響。
笨的宮女會被遣送出宮,或者留在宮中做粗活,而那些心靈手巧的宮女,則會成為后妃們身邊的親信使女。
首先,宮女們也有出身的差別,雍正曾明確諭令,“凡挑選使令女子,在皇后、妃、嬪、貴人宮內(nèi)者,官員世家之女尚可挑入。如遇貴人以下挑選女子,不可挑入官員世家之女。若系拜唐阿、校尉、護軍及披甲閑散人等之女,均可挑入”。
我們講內(nèi)務府的時候講過,內(nèi)務府包衣也有正式的官職,其中不乏官至高位者,不過身為包衣,她們的女兒仍要參與選秀,有被選為宮女的可能。雍正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出身高的宮女去服侍位分高的主子,出身低的宮女服侍位分低的妃嬪,不然主仆和出身的關系可能不好理順。比如一位答應,可能只是一位普通旗人的女兒,而服侍她的宮女父親反而三品以上個官員,這個就不合適了。
除了出身之外,決定宮女分工的主要就是她們的靈敏程度了。
慈禧太后的宮女何榮兒在《宮女談往錄》中回憶說,宮女們能邁進儲秀宮門坎里的,就是能在老佛爺身邊當差的都是上等。然后這里面再分不同等次,早晨收拾屋子、擦磚地的就是普通上等;能夠貼身給老太后敬煙、敬茶,伺候老太后吃點心的,這是上上等;能夠在上房值夜的,則是經(jīng)過考察,絕對可靠的,是特等;白天能夠給老太后更衣,伺候老太后大小溲,晚上能給老太后洗腳、洗澡、擦身子,夜里能侍寢的,是特特等。就是說,越是近身侍奉后妃的宮女,越要靈活、穩(wěn)妥、可靠,往往是經(jīng)過層層考察之后被挑選出來的。
資料圖
宮女在內(nèi)廷之中,除了要侍奉好主子之外,也會有各種不同的人際關系,比如我們剛才講了新宮女與老宮女的關系,另外宮女也要與太監(jiān)一同共事,之前直播的時候,有觀眾對“結(jié)對食”問題很感興趣,我也進行了一些回答。我們借這個機會再來做些補充。
首先,宮女與太監(jiān)是后妃宮中主要的兩類仆從群體,很多事情需要配合完成,這是毋庸置疑的。一宮的首領太監(jiān)對該宮的宮女也有管理之責,如果宮女做了錯事,首領太監(jiān)也是有責任的。和宮女一樣,太監(jiān)也分等次,有總管太監(jiān)、首領太監(jiān),也有地位低下的小太監(jiān)。
《宮女談往錄》記載,宮女們?nèi)雽m之初,除了會認一個大宮女做姑姑之外,還會認一個老太監(jiān)做大叔或者“義父”,有大宮女的教導和老太監(jiān)的照拂,她們在宮里的日子才會好過一點。但這種認親,其實是宮里所禁止的。康熙時,皇帝就注意到宮女和太監(jiān)有認親的現(xiàn)象,當即下令禁止。但是到咸豐年間我們還可以看到這個禁令被反復重申,可見這是個屢禁不止的現(xiàn)象。
除了和太監(jiān)認親之外,還有宮女和太監(jiān)結(jié)成“對食”或者“菜戶”,這兩個說法在明清宮廷中基本是一個意思,就是宮女和太監(jiān)結(jié)成類似夫妻的對子。內(nèi)務府檔案中有一些宮女和太監(jiān)相好的記載,比如乾隆十六年,宮女五妞半夜翻墻到太監(jiān)趙國寶房內(nèi)持小刀自殺未遂。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清代選秀女就是選妃?其實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漢化”
2022-10-19 08:43 -
為了“去中國化”,日本考古還出過這樣的大烏龍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對女性是福是禍?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歷史劇,就不用忌諱歷史虛無主義?
2022-08-29 08:14 -
從世官世祿到有爵無官——古代爵位制的演變
2022-08-01 17:38 -
【觀網(wǎng)直播間】科舉時代:從世襲制到科舉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這件青銅文明“巔峰之作”終于合體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續(xù)上新!直擊三星堆考古發(fā)掘進程
2022-06-14 13:23 -
98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冊在世幸存者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烏克蘭,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婭再一次被“絞殺”
2022-04-24 10:15 烏克蘭之殤 -
“定遠”沉艦殘骸遺址水下考古調(diào)查工作今年將繼續(xù)
2022-02-13 22:33 考古 -
蘇聯(lián)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帥幣”與張作霖:作為旅游資源的歷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觀網(wǎng)直播間:蘇聯(lián)為什么由盛轉(zhuǎn)衰
2022-01-07 17:57 -
“連無助的老兵都要欺負?。俊比毡镜臍v史虛無主義很“優(yōu)雅”
2022-01-04 07:51 -
?;韬钊ナ罆r間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發(fā)現(xiàn)!江西樟樹國字山大墓或為越國王室貴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國為何總是走向統(tǒng)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譜?為何歷史老師常常推薦?
2021-10-29 08:12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方撤銷對華乙烷出口限制
-
特朗普參觀“鱷魚惡魔島”:拜登就想把我關在這兒,這XX養(yǎng)的
-
公安部通報:陳某為吸粉引流編造“工行假金條”,已被依法追責
-
“2027年起,整個產(chǎn)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diào),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