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F16墜毀原因查明:撞山前被要求“待命”
關鍵字: 臺軍F-16【文/觀察者網(wǎng) 于寶辰】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調(diào)查,今年臺軍F16戰(zhàn)機在“漢光軍演”中撞山失事的原因已有基本定論。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7月23日報道稱,該機飛過預定的轉(zhuǎn)彎脫離位置時卻被空管要求待命,導致戰(zhàn)機在一團低云中飛過頭撞進山里。
此次墜機的6685號F-16
報道稱,臺軍方通過調(diào)查,已經(jīng)基本還原了事情經(jīng)過:今年6月4日,臺軍兩架F-16戰(zhàn)斗機參加“漢光軍演”扮演“來襲解放軍戰(zhàn)機”,其一是臺軍少校吳彥霆操縱的6685號機。該戰(zhàn)機從北方“入侵”,在兩千英尺(約610米)高度南南西航向飛行,模擬攻擊基隆港,原定計劃是在“投彈”之后就立即向左轉(zhuǎn)彎并且爬升脫離。
臺軍公布的計劃飛行路線
然而該機在接近目標區(qū)時卻飛進了一片低云,吳彥霆此時向地面指揮請示脫離,但指揮要求他“stand by”(待命)。吳彥霆就這樣保持高度和航向直直地飛,錯過脫離點撞上了新北的五分山。
撞山之后散落的殘骸
為何吳彥霆在事關生死的關鍵時刻被要求“待命”?《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消息稱,原因在于如果戰(zhàn)機爬高就會和松山機場的離場航線重疊,容易發(fā)生空中接近意外。當時在松山機場正有一架上海航空的班機正在起飛,因此地面指揮決定要先通知空管,結果造成致命的延誤。
臺軍在制訂“模擬攻擊計劃”時就發(fā)現(xiàn),基隆港后面是高度超過610米的山頭,一旦完成投彈,就肯定要進行規(guī)避,即使地面不發(fā)命令,飛行員也要自行飛離。然而由于進入低云,吳彥霆提出要脫離,又被要求“待命”。本來想要提前脫離,卻反而被耽誤了時機。再加上能見度太低,未能察覺逼近的危險,終于導致了撞山。
然而問題在于:從實際航線來看,上海航空班機并未進入演習區(qū),何況“漢光軍演”本來就預先劃了管制區(qū),在管制區(qū)內(nèi)肯定是軍機優(yōu)先,民航機飛入是需要預先通知的。臺軍地面指揮的“小心謹慎”顯得多余。
那么這種“小心謹慎”又是為何呢?報道稱,因為近年來一旦發(fā)生民航機與臺軍戰(zhàn)機空中接近的事情,地面指揮人員往往就會遭到嚴厲的處分和批評,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保守心態(tài),即使有優(yōu)先使用權,即使民航機并未進入演習區(qū)域,地面指揮也不敢第一時間獨斷。
不過對于媒體的報道,臺空軍并未立即予以證實,而是表示調(diào)查正在進行,黑匣子也已經(jīng)送回美國原廠進行分析,為避免影響調(diào)查,對相關消息均不予評論。
撞山F-16戰(zhàn)機的黑匣子
觀察者網(wǎng)軍事評論員表示,報道傳出之后,有臺灣網(wǎng)友質(zhì)疑:“飛機一舉一動都要聽地面的指揮,還要飛行員干什么?”不過考慮到臺空軍的現(xiàn)實情況,臺軍飛行員一舉一動都聽地面指揮并不意外。
臺灣空軍設想的主要作戰(zhàn)形式是防空攔截。而在防空攔截當中,戰(zhàn)斗機飛行員非常依賴地面的引導,依賴地面提供空情,甚至是攻擊策略上的具體指示。不然,靠戰(zhàn)機本身的傳感器搜索和跟蹤目標是極其困難的,在暗夜或者復雜氣象條件下能見度不良的時候尤其如此。
然而,地面引導雖然能更全面地掌握空情,卻無法全面掌握具體飛機所面對的具體環(huán)境,而且存在指揮上的延遲。如果飛行員完全依賴地面指揮,就容易陷入危險當中。1960年11月19日,我軍在截擊國民黨軍低空入竄的P-2V偵察機的戰(zhàn)斗中,也曾接連撞山損失兩架圖-2轟炸機。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夜間能見度低,機載設備又落后,圖-2只能依賴地面指揮飛行,結果雖然能不斷追蹤低空飛行的P-2V,卻忽視了地形導致撞山。
不過,本次臺軍F-16撞山事故中的具體情況,較之我軍當初截擊P-2V時還是優(yōu)越了不少:當時我軍戰(zhàn)機追著P-2V到處跑,完全沒有預計到會遭遇什么樣的地形條件。而臺軍F-16面對的地形條件卻是已知的,而且在原定計劃中也早就意識到了山區(qū)的危險性。在這種情況下,吳彥霆和地面指揮對于撞山危險應該完全清楚,即便如此,一個依然選擇等待,而另一個則有了點多余的“謹慎”,結果就是慘劇發(fā)生。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于寶辰
- 最后更新: 2018-07-23 11:34:13
-
42∶0的“金頭盔”怎么來?靠正招不靠歪招
2018-07-23 09:34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臺愛國者導彈移至東部,防備解放軍繞臺?
2018-07-22 12:25 臺灣軍事 -
英國“六代戰(zhàn)斗機”為何沒儀表?
2018-07-22 09:00 航空航天 -
美國水兵:領導,我們想留胡子!
2018-07-21 14:02 美國一夢 -
美軍稱這發(fā)導彈要“引起中國注意”
2018-07-21 09:47 -
俄軍成功試射新型反導導彈
2018-07-20 11:10 -
特普會后 俄再次展示“秘密武器”發(fā)展情況
2018-07-20 09:25 -
美國上半年武器出口469億 超2017全年
2018-07-20 08:25 特朗普 -
也門局勢走到十字路口 胡賽武裝何去何從
2018-07-19 14:45 也門局勢 -
99A坦克排戰(zhàn)斗射擊考核竟一炮未發(fā) 為啥?
2018-07-19 12:45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習近平給他記一等功:為戰(zhàn)艦裝上“中國心”
2018-07-19 11:32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空軍首曝殲20夜航視頻
2018-07-19 08:10 國產(chǎn)四代機 -
繼超重之后,西班牙新潛艇又出新問題
2018-07-18 23:09 -
防彈衣,夜視儀,新迷彩 軍改后步兵都有啥改變
2018-07-18 16:25 -
時隔16年外出可穿軍裝,可官兵們有點小糾結
2018-07-18 15:12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美副防長:美國高超聲速研究依然領先 只不過……
2018-07-18 13:10 -
韓國國產(chǎn)直升機試飛時墜毀 5人遇難
2018-07-18 11:25 三八線之南 -
空軍2018年度招飛錄取數(shù)質(zhì)量創(chuàng)新高
2018-07-18 08:00 -
中國坦克兩項代表隊抵達莫斯科
2018-07-18 07:26 -
服役一年后,福特號將回廠修一年
2018-07-17 14:00
相關推薦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2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1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3被批評“過于親近中國”,澳總理這樣回應 評論 82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評論 273最新聞 Hot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
白宮官員:沒人在乎馬斯克說了什么
-
日澳印各懷心事,魯比奧還想著中國:別談了,得干實事,搞礦!
-
三年來首次,普京與馬克龍通話
-
“我會給日本寫信感謝他們,給他們加關稅”
-
特朗普:奧巴馬糟糕小布什低分,拜登史上最差,而我…
-
美財長:中國加快稀土出口吧,回到過去
-
“《新華字典》例句稱小孩是累贅”再引爭議,多方回應
-
英國樂隊在音樂節(jié)上高喊“以軍去死”,英美都“炸”了
-
多地宣布“解禁”中華田園犬
-
內(nèi)塔尼亞胡證實下周訪美,除了特朗普還要見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