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高官喊話眾議院民主黨:別碰核武開支,有本事去跟俄羅斯談
關鍵字:【文/觀察者網(wǎng)郭涵】
新一屆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熱門候選人、民主黨員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近日表示,國防預算中核武器開支“難以承受”,將砍掉一批項目并“從根本上重新制定核武政策”。對此,美國空軍上將、戰(zhàn)略司令部司令約翰·海騰(John Hyten)回應,減少開支應該去跟俄羅斯人談軍控,美軍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nuclear triad)不能偏廢。
軍委會主席熱門候選人:沒錢給你“三位一體”
亞當·史密斯周三參加反對核武的犁頭基金會(Ploughshares Fund)活動時稱,五角大樓之前雄心勃勃地提出更新“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計劃——包括采購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新的洲際彈道導彈與B-21戰(zhàn)略轟炸機等,按照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需要在未來30年投入1.2萬億美元。
史密斯直言“根本負擔不起”,并表示美軍只能在核武器與常規(guī)武器的投入上二選一。
民主黨議員亞當·史密斯,被認為是明年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熱門人選 來源:防務新聞
史密斯還說,當選軍委會主席后將開始“重新檢討核武政策”,首當其沖的就是特朗普政府今年2月發(fā)布的《核態(tài)勢評估》(Nuclear Posture Review)。他重申自己今年9月的主張,稱將會砍掉美軍研發(fā)中的潛射低當量核彈頭W76-2。國會7月曾撥款6500萬美元,打算將該彈頭裝備在海軍的三叉戟II-D5彈道導彈上。
相比現(xiàn)任主席、共和黨人馬克·索恩貝利(Mac Thornberry),史密斯對于擴充核力量并無興趣。他認為核武器應該是“可靠的威懾”,而不是為“打贏”核大戰(zhàn)而囤積的武器。他尤其反對“低當量”核武器,認為會導致軍備競賽與戰(zhàn)略誤判。
“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維持了冷戰(zhàn)時期“威懾下的和平”,如今的燒錢大戶 圖源:《核態(tài)勢評估》(2010)
史密斯的表態(tài)也得到部分民主黨參議員的響應。《防務新聞》認為,基于民主黨掌控眾議院,明年軍費預算上升的趨勢很可能會到頭。不過共和黨依然把持的參議院,總統(tǒng)特朗普也擁有否決權,故而民主黨立即要求縮減軍費的可能性不大。史密斯也承認,在2020年大選之前,只能盡量調(diào)整預算,而不是推翻重做。
核武將軍:一個也不能缺
對于史密斯的表態(tài),掌管美軍戰(zhàn)略核力量的空軍上將約翰·海騰有話要說。他11月14日在哈佛大學政治研究所表示,過去就跟史密斯講過,將來依然會重申,“不能砍掉‘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上的投入”。
海騰說,美軍必須有能力應對“來自當今世界各地任何威脅”,比如俄羅斯手上的核武器“每天都在威脅著美國”。若削減海、陸、空基任何一部分的投入,美國的國家安全將“無法保障”。
美國空軍上將、戰(zhàn)略司令部司令約翰·海騰,指揮美國所有戰(zhàn)略核力量 圖源:美國空軍官網(wǎng)
作為替代,海騰建議國會通過外交手段談判軍控條約、限制別國的核武庫:“如果你想省錢的話,就通過外交途徑改變(外部)威脅,但別做傷害我國安全的事?!?/strong>
他認為可以跟俄羅斯“坐下來談,對他們說:1550(件)太多了”。美俄2010年簽署《新削減戰(zhàn)略武器條約》(New START),規(guī)定雙方保有1550枚核彈頭與700套載具的上限。兩國今年2月宣布相互核查后已經(jīng)實現(xiàn)這一目標。海騰建議,雙方可以在現(xiàn)有基礎上,再把各自的核彈頭降到1400枚左右。
不過,他一邊說希望與俄羅斯簽署協(xié)定,另一邊卻不忘指責后者裝備的9M729巡航導彈違背了“中導條約”。根據(jù)該條約,俄美兩國不得試驗、生產(chǎn)和擁有射程在500公里至1000公里的短程導彈,以及射程在1000公里至5500公里的中程導彈,包括常規(guī)與核彈頭的導彈以及導彈的陸基發(fā)射器。
“美俄簽了‘中導條約’,可只有我們一家在遵守。這種情況遲早有一天會結束”,海騰為美國退出條約辯解道,“總統(tǒng)特朗普數(shù)周前宣布,是時候結束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郭涵
- 最后更新: 2018-11-16 14:47:30
-
金正恩指導新研發(fā)尖端戰(zhàn)術武器試驗
2018-11-16 11:40 朝鮮現(xiàn)狀 -
美雙航母現(xiàn)身西太,但離中國越來越遠
2018-11-16 09:25 涼戰(zhàn) -
日印舉行首次陸上聯(lián)合軍事演習
2018-11-15 13:25 -
一年過去了 印度首艘國產(chǎn)航母……
2018-11-15 12:30 印度驚奇 -
簡氏:衛(wèi)星照片顯示中國“神雕”無人機現(xiàn)身馬蘭基地
2018-11-15 10:25 -
三代長沙艦 兩代做靶船
2018-11-15 10:10 中國海軍 -
印度陣風交貨前 國內(nèi)又開聽證會
2018-11-15 10:05 印度驚奇 -
老伯嚇死了 剛停車,就被迫擊炮炸了
2018-11-14 21:36 日本 -
美軍最高技術顧問:應對中俄 美應重啟星球大戰(zhàn)
2018-11-14 18:05 涼戰(zhàn) -
全軍首支99A合成旅 近況如何?
2018-11-14 14:40 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 -
臺立法部門:“國艦國造”步子太大,島內(nèi)造船能力跟不上
2018-11-14 12:45 臺灣軍事 -
航展回眸| 來看看世界首創(chuàng)的35毫米水下榴彈
2018-11-14 08:32 珠海航展2018 -
總師遺憾:殲-20突出的點,在航展上都無法展示
2018-11-13 23:11 珠海航展2018 -
挪威宙斯盾艦,幾乎沉了
2018-11-13 21:24 歐洲亂局 -
臺微型導彈艇預算被否
2018-11-13 16:45 臺灣軍事 -
巴以沖突又起 加沙向以色列發(fā)射300火箭彈
2018-11-13 14:20 巴以恩仇錄 -
里根號航母核反應堆部門挖出14人毒品團伙
2018-11-13 14:05 -
美商放鴿子,臺軍直升機升級“三年又三年”
2018-11-13 11:00 臺灣軍事 -
斯坦尼斯號航母打擊群“悄悄”進入西太平洋
2018-11-13 10:00 -
中美兩軍在南京舉行人道主義救援減災聯(lián)合演練
2018-11-13 09:08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即使特朗普下臺,美國政策也不會變,中日韓要合作”
-
“船到橋頭自然直”,印外長回應美議員
-
俄海軍副總司令陣亡
-
“在越南的中國制造商松了一口氣”
-
他倒戈后就躲起來了,電話都不接,同僚評價:聰明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zhì)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