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當局拿出明年軍費預算草案,被批討好美國不切實際
最后更新: 2025-08-23 14:01:12【文/觀察者網(wǎng) 山貓】
據(jù)臺媒報道,臺行政主管部門昨天(21日)通過了2026年度臺當局總預算案,其中關注度較高的軍費預算部分,編列金額為新臺幣9495億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231.3億元),比去年增加1768億,大漲約22.9%,占島內(nèi)GDP比也達到了3.32%,相比去年(2.8%)增加了0.5個百分點。
臺媒在報道中披露,2026年度投資性軍事裝備采購和研發(fā)支付款項編列了1616億新臺幣,此外還有1868億新臺幣的“特別預算”,包含2026年結(jié)案的F-16C/D Block 70(F-16V)采購、“??諔?zhàn)力提升計劃”和“行政主管部門特別預算”,以上作為“武器裝備采購研發(fā)”費用共計3484億新臺幣。
今年3月28日,洛馬公司為臺當局訂購首架F-16 Block 70舉行了下線公開儀式
此外,這一預算中還包含了彈藥零部件補充、裝備維護等作業(yè)維持費用1990億新臺幣,人員維持費用2008億新臺幣,以及“非營業(yè)性特種基金”654億新臺幣。臺行政部門此次還首次“參考北約標準”,納入了1064億新臺幣的退役軍人退休給付費用,以及295億新臺幣的臺“海巡署”支出款項。
然而就是這樣一份金額大漲的軍費預算,卻招致了島內(nèi)媒體和專家的批評,究其原因,則是源于“失衡”。臺淡江大學戰(zhàn)略所兼助理教授揭仲對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表示,一般情況下來說,武器裝備的采購研發(fā)和“作業(yè)維持”費用,應當處于“1比1”的比例,以保證武器裝備有足夠的燃料備件、彈藥耗材以及配備足夠的合格人手,并且得到良好的維護保養(yǎng),然而在臺軍當中這一比例近年來呈現(xiàn)越來越明顯的失衡態(tài)勢,比如2023年這一比例為1.58比1,2024年升至1.72比1,今年回落至1.59比1,按照這份明年軍費預算方案來說,這一比例將達到1.73比1(3484億比1990億新臺幣)的新高。
采購和維持資金的“失衡”,對于臺軍來說是無法忽視的問題
另外一個重大問題是,這份預算列表中人員維持費用相比2025年上漲了192億新臺幣,僅相當于落實了今年3月臺當局領導人所宣布的調(diào)薪方案,而臺立法機構(gòu)今年6月三讀通過的“軍人待遇條例”中提高“志愿役士兵”加給至3萬新臺幣的內(nèi)容則并未編列入內(nèi)。也就是意味著,臺行政部門一方面“按照北約標準”增編了退役軍人的退休工資加給和“海巡署”支出,另一方面則對現(xiàn)役“志愿役”兵員待遇視同無物。揭仲對此警告稱,這一情況可能會對這份預算后續(xù)在臺立法機構(gòu)的審查“帶來變數(shù)”,特別是如果行政機構(gòu)不承諾在2026財年額外提出關于落實相關條例中“志愿役”兵員加薪要求的追加預算,那么立法機構(gòu)中的在野勢力不排除將這份預算“打回重編”的可能。
臺“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也在報道中對此評價稱,這份在表面上“看起來很好看”的軍費預算,大舉增加武器采購研發(fā)份額并 “按照北約標準”納入新項目,但卻對在野勢力提出的增加“志愿役”兵員待遇要求,甚至是已經(jīng)在立法機構(gòu)通過的條例視而不見,足以看出其主要目的是滿足所謂“軍費占GDP3%”的表面指標向美國“邀功”,討好此前向臺提出這一要求的特朗普政府,對于解決臺軍兵員不足的問題卻沒有給出答案。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 責任編輯: 張魯寧 
-
先睹為快!
2025-08-21 18:27 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 -
探訪閱兵訓練場:以科學訓練方法提升閱兵訓練質(zhì)效
2025-08-21 07:27 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 -
高清大圖,來了!
2025-08-20 23:06 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 -
跟國防部長之間“有他沒我”?美空軍參謀長將提前退休
2025-08-20 21:30 -
應對2027 臺軍500人赴美學習實戰(zhàn)
2025-08-20 21:28 -
海軍原參謀長李漢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
2025-08-20 18:50 中國海軍 -
臺軍試射愛國者導彈 發(fā)射4秒后自爆
2025-08-20 12:46 -
改裝12年,俄海軍核動力巡洋艦終于海試
2025-08-19 11:31 俄羅斯之聲 -
一周軍評:一切為了守護南海
2025-08-17 10:04 -
“矮化”成功:臺軍“輪型戰(zhàn)車”第三版樣車曝光
2025-08-15 17:22 -
日媒透露航空自衛(wèi)隊曾在6月進行“反航母演習”
2025-08-14 17:15 -
彈出后座飛掉輪子 美F15E機隊事故不斷
2025-08-14 17:15 -
又是賣火炮,又是送軍艦,韓越軍事合作升溫
2025-08-14 15:55 三八線之南 -
誰用誰設計:美國海軍重拾下一代戰(zhàn)艦設計任務
2025-08-14 09:53 -
臺IDF戰(zhàn)機配套電子戰(zhàn)吊艙曝光
2025-08-14 09:53 -
俄核動力巡洋艦即將海試
2025-08-13 17:01 -
俄軍在紅軍城當面單日突破15公里 “烏軍恐慌”
2025-08-13 14:06 烏克蘭之殤 -
2025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將于9月19日至23日在長春舉辦
2025-08-10 09:40 -
硬核陣容!中俄聯(lián)演中方現(xiàn)役主戰(zhàn)艦艇齊發(fā),新面孔首秀
2025-08-09 17:44 -
航行警告!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執(zhí)行軍事任務
2025-08-08 22:30 中國海軍
相關推薦 -
談判陷入僵局,印度駐美使館想了個法子 評論 31既要又要?李在明對中美同步發(fā)起“攻勢” 評論 74“不要非黑即白,印中關系與美國無關” 評論 166為“投降美國”瘋狂找補,馮德萊恩竟碰瓷中俄 評論 244南亞又有新變化,印度東西這倆鄰國好上了 評論 101最新聞 Hot
-
談判陷入僵局,印度駐美使館想了個法子
-
既要又要?李在明對中美同步發(fā)起“攻勢”
-
全副武裝!2200名士兵攜帶M17、M4走上華盛頓街頭
-
又罵上了:史上最差,支持吊銷執(zhí)照
-
“轉(zhuǎn)讓全部技術”,印度聯(lián)手法國造五代機發(fā)動機
-
哈梅內(nèi)伊發(fā)聲:膚淺,堅決抵制
-
李在明抵美,美媒先嗨了:韓國可以幫著對付中國
-
“不要非黑即白,印中關系與美國無關”
-
澳專家:美國人嘴里的“中國威脅”,沒有說服力
-
北溪爆炸案烏嫌犯被捕,俄媒質(zhì)疑:北約是笑話嗎?
-
萬斯稱俄羅斯已做出重大讓步,拉夫羅夫:清醒點
-
李在明強硬表態(tài):難以同意
-
美駐法大使指控馬克龍“反猶”,法外交部:將召見
-
“美國為這3500億美元威脅:不簽字畫押,別見特朗普”
-
為“投降美國”瘋狂找補,馮德萊恩竟碰瓷中俄
-
南亞又有新變化,印度東西這倆鄰國好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