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新聞辦發(fā)表《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白皮書
最后更新: 2021-06-25 10:52:18中國新型政黨制度
(2021年6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中各政黨的基本情況
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偉大的政治創(chuàng)造
三、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中各政黨形成了親密合作的關系
四、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具有鮮明特色和顯著優(yōu)勢
五、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開展政黨協商
六、中國共產黨支持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開展民主監(jiān)督
七、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國家政權中團結合作
八、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為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議政建言、發(fā)揮作用
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實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
結束語
前言
政黨制度是現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實現形式,是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政黨制度,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統和現實國情決定的。世界政黨制度具有多樣性,沒有也不可能有普遍適用于各國的政黨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這一制度既植根中國土壤、彰顯中國智慧,又積極借鑒和吸收人類政治文明優(yōu)秀成果,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fā)展?!?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中包括中國共產黨和八個民主黨派,以及無黨派人士。八個民主黨派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中國致公黨(簡稱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臺盟)。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形成了“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zhí)政、多黨派參政”的政治格局。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政黨政治模式,在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中顯示出獨特優(yōu)勢和強大生命力,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為人類政治文明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中各政黨的基本情況
政黨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世界政黨數量繁多、類型多樣,具有不同的歷史淵源、階級基礎、價值追求和政治主張,在國家中的地位作用也各不相同。在中國,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是在探索救國救民道路中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中各政黨的共同目標。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由于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野蠻入侵和封建統治的腐朽衰敗,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救亡圖存,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不懈探索,從太平天國運動到洋務運動,從戊戌變法到義和團運動,各種嘗試都失敗了。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變革,但沒有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
在中華民族內憂外患、社會危機空前深重的背景下,1921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自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組成廣泛的統一戰(zhàn)線,推動黨和人民事業(yè)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形成并不斷鞏固的,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截至2019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191.4萬名。
各民主黨派是在中國人民反帝愛國、爭取民主和反對獨裁專制的斗爭中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其社會基礎是民族資產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同這些階級相聯系的知識分子和其他愛國人士。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民主黨派積極投身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共同致力于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宏圖偉業(yè)。
民革是由原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創(chuàng)建的政黨。在反對蔣介石集團專制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國民黨內部的愛國民主人士繼承發(fā)揚孫中山先生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的精神,逐步發(fā)展和聯合,于1948年1月在香港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提出“實現革命的三民主義,建設獨立、民主、幸福之新中國為最高理想”,并制定了推翻國民黨獨裁政權、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行動綱領。目前,民革主要由同原中國國民黨有關系的人士、同民革有歷史聯系和社會聯系的人士、同臺灣各界有聯系的人士以及社會和法制、“三農”研究領域專業(yè)人士組成,現有黨員15.1萬余名。
民盟是由一批社會知名人士和追求民主進步的知識分子建立的政黨。為爭取抗戰(zhàn)、團結、民主并保障自身生存權利,一些黨派和團體決定聯合起來,于1941年3月在重慶秘密成立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提出“貫徹抗日主張”“實踐民主精神”“加強國內團結”。1944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組為中國民主同盟,主張“反對獨裁,要求民主;反對內戰(zhàn),要求和平”。目前,民盟主要由文化教育以及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現有盟員33萬余名。
民建是由愛國的民族工商業(yè)者及有聯系的知識分子發(fā)起建立的政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部分愛國的民族工商業(yè)者和所聯系的知識分子開始由“實業(yè)救國”投身政治活動,積極參加抗日民主運動,要求實行政治民主和經濟民主,于1945年12月在重慶成立民主建國會,主張“建國之最高理想,為民有、民治、民享”,提出“有民主的經濟建設計劃,與在計劃指導下的充分企業(yè)自由”。目前,民建主要由經濟界人士以及相關的專家學者組成,現有會員21萬余名。
民進是由文化教育出版界知識分子及一部分工商界愛國人士發(fā)起建立的政黨??谷諔?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一批文化教育界進步知識分子和工商界愛國人士堅持留在上海淪陷區(qū)進行抗日救亡斗爭??箲?zhàn)勝利后,他們利用掌握的報紙刊物,揭露控訴國民黨反動政策,于1945年12月在上海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以“發(fā)揚民主精神,推進中國民主政治之實踐”為宗旨,提出結束一黨專政、停止內戰(zhàn)、還政于民等政治主張。目前,民進主要由教育文化出版?zhèn)髅揭约跋嚓P的科學技術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現有會員18.2萬余名。
農工黨是由堅持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國民黨左派為主建立的政黨。大革命失敗后,為反抗蔣介石集團的迫害,國民黨左派于1930年8月在上海成立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提出建立農工平民政權等政治主張。1935年11月改名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1947年2月改名為中國農工民主黨,提出“全國同胞及民主黨派共同推進團結,實現和平統一,建立獨立富強之中國”的政治主張。目前,農工黨主要由醫(yī)藥衛(wèi)生、人口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相關的科學技術、教育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現有黨員18.4萬余名。
致公黨是由華僑社團發(fā)起建立的政黨。近代中國社會危機空前嚴重,許多中國人前往東南亞、美洲等地謀生,形成了眾多華僑群體和社團組織。1925年10月,華僑社團美洲洪門致公總堂在美國舊金山發(fā)起成立中國致公黨,提出為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維護華僑正當權益而奮斗的政治主張。1947年5月,致公黨在香港召開第三次代表大會,改組為新民主主義的政黨。目前,致公黨主要由歸僑、僑眷中的中上層人士和其他有海外關系的代表性人士組成,現有黨員6.3萬余名。
九三學社是由部分文教、科學技術界知識分子建立的政黨。1944年底,一批文教、科學技術界學者為爭取抗戰(zhàn)勝利和政治民主,繼承和發(fā)揚五四運動的反帝愛國與民主科學精神,在重慶組織了民主科學座談會。1945年9月3日,為紀念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民主科學座談會更名為九三座談會,1946年5月4日在此基礎上建立九三學社,提出“愿本‘五四’的精神,為民主與科學之實現而努力”的政治主張。目前,九三學社主要由科學技術以及相關的高等教育、醫(yī)藥衛(wèi)生領域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現有社員19.5萬余名。
臺盟是由從事愛國主義運動的臺灣省人士為主建立的政黨??箲?zhàn)勝利后,臺灣回到祖國懷抱。但國民黨當局在臺灣的專制統治和貪污腐敗引起臺灣人民強烈不滿,1947年臺灣全省爆發(fā)“二二八”起義。起義失敗后,起義領導人由臺灣撤至香港,于同年11月成立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主張建立獨立、和平、民主、富強和康樂的新中國,反對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目前,臺盟主要由居住在祖國大陸的臺灣省人士以及從事臺灣問題研究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現有盟員3300余名。
此外,還有一批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知名民主人士,他們雖然沒有參加任何黨派,但同樣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作出了積極貢獻。目前,把沒有參加任何政黨、有參政議政愿望和能力、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稱為無黨派人士,其主體是知識分子。
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歷經重重考驗,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各民主黨派逐步發(fā)展成為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無黨派人士成為中國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偉大的政治創(chuàng)造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chuàng)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是在中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上長期發(fā)展的結果。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倡導天下為公、以民為本,崇尚和合理念、求同存異,注重兼容并蓄、和諧共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也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形成發(fā)展提供了豐富文化滋養(yǎng)。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孕育于近代以來中國民主革命的歷史進程。辛亥革命后,中國效仿西方國家實行議會政治和多黨制,各類政治團體競相成立,多達300余個。1927年后,蔣介石集團實行一黨專制,打擊和迫害民主進步力量,激起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界民主人士強烈反對。中國共產黨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在共同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與各民主黨派建立了親密的合作關系。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形成于協商籌建新中國的偉大實踐。1948年4月,中國共產黨發(fā)布紀念“五一”勞動節(jié)口號,提出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得到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各界熱烈響應,標志著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公開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揭開了中國共產黨同各黨派、各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協商建國的序幕,奠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基礎。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guī)定:在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以前,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全體會議執(zhí)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在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以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得就有關國家建設事業(yè)的根本大計及其他重要措施,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建議案。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由此確立。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發(fā)展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進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加強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團結合作,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方針,之后進一步發(fā)展為“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確立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長期存在和發(fā)展的格局。1989年,中共中央制定了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建設走上了制度化軌道。1993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fā)展”載入憲法,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有了明確的憲法依據。200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2006年制定了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進一步發(fā)展。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完善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大力推進多黨合作理論、政策和實踐創(chuàng)新,加強對多黨合作事業(yè)的全面領導,推進多黨合作制度建設,召開中央統一戰(zhàn)線工作會議、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新型政黨制度,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推動多黨合作事業(yè)發(fā)展進入新階段;提出各民主黨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明確民主黨派的基本職能是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為參政黨更好發(fā)揮作用提供了廣闊空間;發(fā)布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加強政黨協商的實施意見、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意見、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進一步提升了多黨合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水平;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多黨合作要有新氣象、思想共識要有新提高、履職盡責要有新作為、參政黨要有新面貌,為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yè)提供了根本遵循。各民主黨派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要求,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升履職水平,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fā)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中各政黨形成了親密合作的關系
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風雨同舟、共同奮斗,一道前進,一道經受考驗,形成了通力合作、團結和諧的新型政黨關系。
中國共產黨處于領導地位和執(zhí)政地位。中國憲法規(guī)定:“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敝袊伯a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執(zhí)政地位。中國共產黨對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領導,主要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支持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充分履行職能、積極發(fā)揮作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鮮明特征和重要內容,也是多黨合作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
各民主黨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反對黨,也不是旁觀者、局外人,而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參與國家治理的參政黨。民主黨派參政的基本點是,參加國家政權,參與重要方針政策、重要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和執(zhí)行。民主黨派的參政地位和參政權利受憲法保護,這是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民主黨派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重大問題獻計出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捍衛(wèi)者。
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親密友黨。中國共產黨重視發(fā)揮各民主黨派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尊重、維護和照顧同盟者利益。各民主黨派認同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自覺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真誠開展政治協商,廣泛實行政治合作,不斷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協力鞏固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
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互相監(jiān)督。這種監(jiān)督主要是對中國共產黨的監(jiān)督,是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進行的政治監(jiān)督,是一種協商式監(jiān)督、合作性監(jiān)督。中國共產黨處于領導和執(zhí)政地位,自覺接受各民主黨派的監(jiān)督。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知無不言的摯友、過失相規(guī)的諍友,互相監(jiān)督不是彼此傾軋,不是相互拆臺、相互掣肘,而是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各民主黨派監(jiān)督中國共產黨,主要是為了促進中國共產黨實現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
四、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具有鮮明特色和顯著優(yōu)勢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以合作、參與、協商為基本精神,以團結、民主、和諧為本質屬性,具有政治參與、利益表達、社會整合、民主監(jiān)督和維護穩(wěn)定的重要功能,實現了執(zhí)政與參政、領導與合作、協商與監(jiān)督的有機統一,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實現形式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能夠實現利益代表的廣泛性。這一政黨制度真實、廣泛、持久地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只能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中國存在著不同的階層和社會群體,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存在著具體利益的差別。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既尊重多數人的意愿,又照顧少數人的合理要求,能夠更好地代表不同階層、不同社會群體的利益訴求,拓寬、暢通各種利益表達渠道,全面、真實、充分地反映各社會階層人士的意見建議,具有統籌兼顧各方利益和協調各方關系的優(yōu)勢。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能夠體現奮斗目標的一致性。這一政黨制度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斗,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jiān)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這一政黨制度通過廣泛協商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有利于達成思想共識、目標認同和行動統一,有利于促進政治團結和有序參與。這一政黨制度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形成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業(yè)、共同的行動,匯聚起強大的社會合力,集中力量辦大事、辦好事。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能夠促進決策施策的科學性。這一政黨制度通過政黨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等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的安排,集中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囿于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qū)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時固執(zhí)己見、排斥異己、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這一政黨制度在民主集中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可以形成發(fā)現和改正錯誤、減少失誤的機制,有效克服決策中情況不明、自以為是的弊端。這一政黨制度將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通過反復協商征求意見、理性審慎決策施策,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和施策的有效性。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能夠保障國家治理的有效性。這一政黨制度以合作、協商代替對立、爭斗,克服政黨之間互相傾軋造成政權更迭頻繁的弊端,能夠有效化解矛盾沖突、維護和諧穩(wěn)定。這一政黨制度堅持在協商中求同,能夠有效避免否決政治、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保持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這一政黨制度著眼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重視加強對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履職盡責的支持保障,能夠優(yōu)化政治資源配置,形成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國家治理的體制機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五、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開展政黨協商
政黨協商是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標,就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事務,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直接進行政治協商的重要民主形式,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黨派人士參加政黨協商。
政黨協商的內容。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主要就中國共產黨全國和地方各級代表大會、中共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有關重要文件的制定、修改;憲法的修改建議,有關重要法律的制定、修改建議,有關重要地方性法規(guī)的制定、修改建議;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和監(jiān)察委員會主任、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建議人選;關系統一戰(zhàn)線和多黨合作的重大問題等開展政黨協商。
政黨協商的形式。政黨協商有會議協商、約談協商、書面協商三種形式。會議協商包括專題協商座談會、人事協商座談會、調研協商座談會以及其他協商座談會等。約談協商是中共黨委負責同志不定期邀請民主黨派負責同志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開展小范圍談心活動,民主黨派主要負責同志約請中共黨委負責同志反映情況、溝通意見。書面協商是中共黨委就有關重要文件、重要事項書面征求民主黨派的意見建議,民主黨派圍繞重大問題以書面形式向中共黨委提出意見建議。
政黨協商的制度保障。政黨協商基本形成了以相關法規(guī)為保障、以中共中央文件為主體、以配套機制為輔助的制度體系。中共中央每年委托民主黨派中央就經濟社會發(fā)展重大問題開展重點考察調研,支持民主黨派中央結合自身特色開展經常性考察調研。有關部門向民主黨派中央提供相關材料,組織專題報告會和情況通報會,邀請民主黨派列席相關工作會議、參加專項調研和檢查督導工作。
政黨協商的顯著成效。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召開或委托有關部門召開政黨協商會議170余次,先后就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全會報告、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長期規(guī)劃的建議、國家領導人建議人選等重大問題同黨外人士真誠協商、聽取意見,確保重大問題決策更加科學、民主。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人士深入考察調研,提出書面意見建議730余件,許多轉化為國家重大決策。中共各級地方黨委結合實際,就地方重大問題同民主黨派各級地方組織進行協商,積極推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
- 原標題:國務院新聞辦發(fā)表《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白皮書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巴鐵”是這樣煉成的
2021-06-25 10:32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藍佛安當選山西省省長
2021-06-25 10:20 高層人事 -
港媒:港警“一哥”鄧炳強有新職務
2021-06-25 10:07 香港 -
中國疫苗對德爾塔變異株有效性如何?專家:預防重癥非常有效
2021-06-25 09:5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31省份新增確診24例,均為境外輸入
2021-06-25 09:3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臺軍高層人事變動,“陸軍司令”陳寶余將升任“參謀總長”
2021-06-25 09:14 臺灣 -
河南一武術館火災致18死,書記省長緊急趕赴現場
2021-06-25 08:48 安全生產 -
拉林鐵路今將開通!復興號動車組首次開上青藏高原
2021-06-25 07:24 高鐵世紀 -
云南:象群今日總體向南經過4個村莊、遷移23公里
2021-06-24 22:32 -
廣東一37歲男子猥褻女孩,警方通報:已被刑拘
2021-06-24 22:24 依法治國 -
“職權騷擾”成日本人工傷首因,去年剛被列入認定標準
2021-06-24 22:24 日本 -
國臺辦正告民進黨當局:立即縮回插手香港事務的黑手
2021-06-24 21:12 臺灣 -
正在打“硬仗”的上海,為何聚焦“軟實力”
2021-06-24 20:57 -
商務部:積極支持香港加入RCEP
2021-06-24 20:38 中國經濟 -
神舟飛船總師:北航有博士生被選為航天員
2021-06-24 20:04 航空航天 -
國新辦將發(fā)布《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白皮書
2021-06-24 19:39 建黨百年 -
?今年沒有“高考狀元”,但有“兩位考得比較好的同學”
2021-06-24 19:27 高考 -
察看世博文化公園建設進度,走訪老城廂口袋公園新貌,李強今天調研推動公園城市建設!
2021-06-24 19:12 上海觀察 -
深圳已完成全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2021-06-24 19:0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趙立堅: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全面取消對古巴封鎖
2021-06-24 18:55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