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證古代“昆侖”位置:青海黃河源發(fā)現(xiàn)秦始皇遣使“采藥昆侖”石刻
青海省瑪多縣海拔4300米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黃河源區(qū)最大的兩個淡水湖,唐代文獻稱之為“柏海”,是從中原內(nèi)地進入西藏“唐蕃古道”的樞紐地帶。近期,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一處37字秦代摩崖石刻題記。這一黃河源石刻是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留下的唯一一處還現(xiàn)存于原址的刻石,同時也是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意義十分重大。
石刻釋讀如下:
皇帝/使五/大夫臣
/將方
/采藥
/陯翳以/廿
年三月/己卯車到/此翳□/前□可/一百五
/里
該石刻鐫刻字體為典型的秦小篆,所刻內(nèi)容大意為:秦始皇廿六年,皇帝派遣五大夫翳率領(lǐng)一些方士,乘車前往昆侖山采摘長生不老藥。他們于該年三月己卯日到達此地(黃河源頭的扎陵湖畔),再前行約一百五十里(到達此行的終點)。
石刻線描圖
黃河源石刻位于扎陵湖北岸山坡半腰一處凸出的玄武巖基部,石刻為摩崖之屬,刻文巖壁為中間高、兩端低的菱形,壁面總長82厘米,最寬處30厘米。巖壁表面上方有輕微剝蝕,中部有一道斜直的裂痕,壁面磨蝕風化較為嚴重,下方有多處殘損剝落。按照巖石不規(guī)則的自然壁面,自右向左、自上而下鑿刻文字,共計37字,分12行,每行2~5字,以3字一行居多。單字長5~7厘米,寬4.5~5.5厘米。
考古隊員在現(xiàn)場分析
石刻開篇以“皇帝”提頭,其中言及“廿六年三月己卯”,據(jù)秦歷當指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的公元前221年的三月二十九日。文字中,“五大夫”爵位從商鞅變法置,沿用至東漢,其中“大夫”二字為戰(zhàn)國-秦文字中習見的合文;昆侖之“侖”字偏旁為阜旁,寫作“陯”,這些特征都是秦代刻石及簡牘文字的典型特征。
石刻內(nèi)容及其所在地理位置,解決了國人千古爭訟的關(guān)于“昆侖”“河源”的精確地望問題,記錄了秦始皇在統(tǒng)一中國后,遣使向昆侖山尋覓仙藥的歷史事實,補全了文獻記載的缺失。當年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原內(nèi)地使團之行,也實證了隋唐時期的“唐蕃古道”,在秦始皇時期已經(jīng)打通了最為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
昆侖在中國古代歷史地理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關(guān)于它的傳說和神話很多,但其具體位置在哪里,是千百年來一直困擾學界的謎題。黃河源石刻的發(fā)現(xiàn)地點位于海拔4300米的扎陵湖畔,扎陵湖之南便是巴顏喀拉山脈,因此石刻中提及秦使及方士“采藥”于“昆侖”等字眼,當指巴顏喀拉山脈及其周邊區(qū)域,它無疑就是大部分先秦文獻中所指的“昆侖神山”。這一重要發(fā)現(xiàn)證實了唐代劉元鼎及清康熙年間勘定河源時,對昆侖山地望的推定,與《山海經(jīng)》《禹貢》等先秦文獻關(guān)于昆侖山的最早記錄“河出昆侖”“昆侖之丘……河水出焉”等重要地標特征非常契合。
石刻所在崖面
先秦時期,昆侖山一直被認為是神仙聚集、奇珍異獸生長的圣地,是西北的“帝下之都”,其上多瑞獸仙草、不死之藥。黃河源石刻末句提及“前□可一百五十里”,應是此次采藥之行的最終目的地。秦代一里相當于今415.8米,秦一百五十里約等于今天62.37公里。從石刻地點向西行60公里,正是當今之“星宿?!钡奈恢谩P撬藓N挥谠旰靼都s30公里處,這里有大片沼澤、眾多湖泊和溪流,因“眾泉渙散,燦如列星”而得名。歷史上,星宿海一直被認為是黃河源頭所在。《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中記載:“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岳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所潛也,其原渾渾泡泡。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可見遠在先秦時期已經(jīng)認定黃河河源為星宿海,其周鄰山脈為昆侖山,同時將星宿海神化為盛產(chǎn)嘉果、桃棗等不死仙果之地,將此處的昆侖河水想象為“以和百藥,以潤萬物”的“帝之神泉”,成為秦人方士西行求藥的目的地。
文獻中不見秦始皇向昆侖山尋訪仙藥的記載,這對于癡迷長生不老的秦始皇,再結(jié)合當時濃厚的昆侖山神話信仰,似乎是不合情理的。黃河源石刻的發(fā)現(xiàn)改變了這一認識,不但證實了秦始皇曾遣方士向昆侖山尋訪長生不老藥的史實,而且還通過這一探訪昆侖的官方行動,將中原文化的影響力向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帶拓展和延伸,填補了文獻記載的空白。
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在統(tǒng)一中國后采取的一項重大政治行動,是“親巡遠方黎民”,周覽四極,并在名山勝地刻石立碣,旨在示強海內(nèi),夸耀威德,鞏固一統(tǒng)天下之局。同時,還派遣方士求取不老仙藥,企圖將其“受命于天”的合法性永世延續(xù)。秦始皇自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1年,共有七次出巡,分別在山東嶧山、泰山、芝罘、東觀、瑯琊臺、河北碣石、浙江會稽立下七大刻石,傳頌后世。這七大刻石傳為丞相李斯撰文并書丹,均屬秦小篆作品。刻石原物幾乎都已毀壞湮滅,僅存?zhèn)魇滥”竞头瘫尽,F(xiàn)存于世的只有山東岱廟的泰山刻石殘塊和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瑯琊臺刻石殘塊,可惜均殘斷嚴重、漫漶不清。相較于此前已知的七塊秦代刻石,黃河源石刻不但是唯一現(xiàn)存于原址的秦代刻石,同時也是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
黃河源石刻地點位于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腹地,距離中原內(nèi)地有1500公里之遙,這一發(fā)現(xiàn)體現(xiàn)了2200多年前的中原漢人,不畏艱險、勇于探索青藏高原無人區(qū)的冒險精神;另一方面說明,地處今青海、西藏之間的昆侖山系、黃河源區(qū),至少在秦統(tǒng)一中國之際,已經(jīng)被視為中華民族的神山之一,以及中華母親河之源。
在該石刻的現(xiàn)場調(diào)查過程中,得到瑪多縣人民政府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謹致謝忱!
本文刊于《光明日報》( 2025年06月08日 11版)
(作者仝濤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 原標題:實證古代“昆侖”的地理位置
- 責任編輯: 張荃 
-
大V掉進“蜜罐”里:百年電影和網(wǎng)絡名人能擦出怎樣的火花?
2025-06-08 09:50 上海觀察 -
個別外國政客“原形畢露”,中方: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2025-06-07 20:46 香港 -
“主持人替聽眾維權(quán)遭工作人員嬉笑回懟”,官方通報
2025-06-07 20:01 基層治理 -
“考場出來沉默了”,高考數(shù)學爆上熱搜
2025-06-07 19:31 高考 -
“人在ICU咋借錢”案二審宣判:撤銷一審錯誤判決
2025-06-07 17:49 依法治國 -
8歲女孩遭男孩長期霸凌?官方通報
2025-06-07 16:47 -
北大“韋神”粉絲已超1500萬,家屬回應牙齒問題
2025-06-07 16:40 -
我國首臺道岔鋼軌閃光焊機研制成功
2025-06-07 16:40 中國精造 -
來了!2025年高考作文題匯總
2025-06-07 11:46 觀察者頭條 -
在景區(qū)拍攝敏感軍事設(shè)施并發(fā)布,魏某被依法處理
2025-06-07 10:08 國家安全 -
中美高級別二軌對話第二次會議在京舉行,觀察者網(wǎng)董事長李世默參會
2025-06-07 09:43 -
2025年高考今日開啟,1335萬考生奔赴人生大考
2025-06-07 07:42 高考 -
熱地同志逝世
2025-06-06 19:05 -
外貿(mào)版殲-10CE與殲-10C有何區(qū)別
2025-06-06 18:42 -
中國大唐原總經(jīng)理寇偉被開除黨籍:退而不休、“靠能源吃能源”
2025-06-06 16:35 廉政風暴 -
還在牢里,黃之鋒又被拘了
2025-06-06 16:12 香港 -
大唐集團總經(jīng)理張傳江,調(diào)任中海油董事長、黨組書記
2025-06-06 15:19 國企備忘錄 -
習近平接受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拜見
2025-06-06 15:15 -
北大“韋神”突然開號!僅發(fā)一條4秒視頻,粉絲已超百萬
2025-06-06 14:24 -
中國再次表達善意,美國想好怎么做了嗎?
2025-06-06 14:09 中美關(guān)系
相關(guān)推薦 -
馬斯克宣布“美國黨”明年參選,共和黨人警告 評論 126法國攛掇歐盟:加強關(guān)稅壁壘,對抗中國 評論 239“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評論 84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馬斯克宣布“美國黨”明年參選,共和黨人警告
-
法國攛掇歐盟:加強關(guān)稅壁壘,對抗中國
-
以伊沖突后,哈梅內(nèi)伊首次公開露面
-
俄共通過決議:認定赫魯曉夫關(guān)于斯大林個人崇拜的報告存在錯誤
-
梅德韋杰夫回懟呂特:有件事說對了,你該學習俄語
-
“美國一退再退,這里也要讓給中國?”
-
“24死超20名女童失蹤”,特朗普“震驚”,地方官卻…
-
又威脅上了!“最高70%,12國等著收信吧”
-
特朗普:這方面,普京很“專業(yè)”
-
特朗普玩爽了,美國人傻眼了…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nèi)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鹂蚣?,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