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芮悟峰:德國大選誰會贏?競選海報已經透露玄機
關鍵字: 德國大選德國大選贏家德國大選海報默克爾舒爾茨德國大選辯論【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芮悟峰】
這些天如果你穿過德國的任何一座城市,你馬上會意識到:一場重要的選舉在即。露天場所、路燈和房屋外墻,各個政黨正是借助這些隨處可見的海報相互競爭。如果你再看得仔細些,你會發(fā)現其實海報的樣式并沒有很多;每個黨派都出于成本的考慮設計少數幾種海報,然后在全德國廣為張貼。
一份海報上并沒有太多空間用以做出復雜的說明,所以海報上傳達的信息都非常簡單:基民盟將德國的國旗顏色黑-紅-金作為默克爾總理肖像的背景,并附上一句話:“為了一個我們能夠很好并樂意生活的德國。”
誰會提出反對呢?默克爾的挑戰(zhàn)者,社民黨的馬丁·舒爾茨則是在海報上友好地注視著觀看海報的人,并且告訴他,未來需要新的想法和一個將新想法付諸實踐的人。他說的沒錯!社民黨選戰(zhàn)的核心宗旨:“更為正義的時代”也在海報上體現了——雖然字體小了一些。
自由民主黨人則截然不同,海報上是一張其首席候選人克里斯蒂安·林德納的發(fā)人深思的黑白照片和一段相對海報而言太長的文字,頗具現代感和想法。相較而言,倡導環(huán)保的綠黨的政治宣傳上的人物化相對較弱:地球和向日葵這些符號帶來的信息是,環(huán)境不是一切,但沒有了環(huán)境一切都不可能。左翼黨在介紹他們的人員配備時頗有困難:他們有兩名首席候選人和兩名黨主席,這意味著選民必須記住四張面孔。所以在這份最顯眼的海報上并沒有出現人物,而是一段文字,這暗示著沒有人愿意像以往一樣繼續(xù)推行現行政策。對右翼保守黨德國另擇黨而言,很難為海報找到一個核心聲明:最常被評論的是這張海報——“罩袍?我們堅持選擇比基尼”這句話的上方是兩位身著泳裝的女士。
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政治討論不僅是通過論理,也是通過暴力的形式來進行的:無數海報已被破壞,而且數量可能增加。
海報有可能是人們關于大選的第一印象,但各政黨還通過其它各種方式爭取選民:選舉前的幾周內,各個電視臺為各政黨播放競選短片,這些短片由各政黨自行負責拍攝。其中不乏一些由廣告公司精心制作的經典短片——但在個別情況下也會出現具有傾向性的劣質短片,這在德國電視中其實不可能出現,但是出于言論自由的原因而被寬容地允許存在。
大城市的廣場上舉行競選宣傳活動,各黨派的首席候選人與本地政治家們一起造勢。這些集市廣場上較小的攤位讓各黨的黨員、包括那些不參加競選的黨員有機會與公民進行交談,并為自己的政黨派發(fā)禮物,如筆和氣球。選區(qū)候選人連續(xù)數天,有時甚至數周挨家挨戶地通過單獨談話爭取選民。
最后還有在全國具有高收視率的大型電視臺:主要是由兩位首席候選人進行所謂的“對決”,九月初默克爾總理和其挑戰(zhàn)者舒爾茨在一個半小時內,在四位記者的主持下進行辯論。為什么是四位記者呢?除了兩位來自公法電視臺的記者,還有兩位來自私人電視臺的記者有機會向候選人們提問。超過1600萬德國人觀看了這場電視辯論,人數占選民的四分之一。
這場“對決”其實是一次禮貌、友好并且接地氣的談話,與此同時還進行著各種其他形式的談話,比如由各黨派參加競選的政客與記者、專家和公民進行集體會談或者個別交談,宣傳自己的政治立場。由于電視臺數量如此之多,即便是對政治感興趣的人也無法一一覽遍。
這場如今接近尾聲的選戰(zhàn)遭到了多方批評:太無聊且缺乏爭議。這些指責與幾個月前所表達的擔憂形成對比,因為早前面臨著來自“假新聞”甚至是第三國干涉競選的挑戰(zhàn),人們預計競選活動會遭遇前所未有的誹謗。
然而真相并不那么具有戲劇性:這次選戰(zhàn)證明了德國民主的成熟性。人們可以自由交換各種論點;同時各黨派也在他們可以協(xié)商一致的方面放棄了沒有必要的極化。聯(lián)邦總理與其挑戰(zhàn)者的交往有禮貌且客觀;大多數其他黨派的首席候選人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看看其他國家,德國人應該感到高興,因為他們的民主已經達到了這種成熟的程度。
此前還沒有任何一次聯(lián)邦議院選舉讓德國公民有如此豐富多樣的機會了解不同政黨各自迥異的政治主張。他們將如何做出決定,周日見分曉。
【翻譯/倪曉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55“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22“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5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