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特寫:是非“女德班”
關鍵字: 女德班撫順傳統(tǒng)文化教育學校撫順女德班遼寧撫順四
學員來自全國各地,各有悲慘故事、失意人生。有和朱慧遠一樣,因家庭不和、子女叛逆而帶孩子來學習的父母,也有像李飛一樣渴望通過“傳統(tǒng)教育”改變命運的吸毒者。
“我們接觸的學員有上訪的、吸毒的、三陪小姐、家庭不和的……七年半時間,我們挽救的家庭數(shù)以千計,數(shù)以千戶,我們在搞家庭和諧?!?2月3日上午,面對網(wǎng)絡議論,校長康金勝的妻子王麗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自辯道。
“現(xiàn)在這孩子太難管,太難教育。”來自山東威海的學員劉麗華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說自己不會教育孩子,“遇到了圣賢文化,終于找到一棵救命稻草”。她說,自己需要學習怎樣教育孩子,而孩子需要通過學習傳統(tǒng)文化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有德行的人。
“我們的信心在哪?我們知道這個孩子就是在混、在糊涂,但他有他的善良,每個人都有良心。我怎么要把他良心喚醒呢?就是用我的愛把你的良心喚醒?!笨到饎俳邮芙缑嫘侣劜稍L時說。
12月3日中午,界面新聞記者在“基地”看到,身著藍色唐裝的義工將前一晚自制的蛋糕分發(fā)給學員,讓他們帶在路上吃。像往常一樣,《弟子規(guī)》班的引導老師詹冰秋帶著大家向教室前方行三鞠躬禮。禮畢,她轉(zhuǎn)過身來,哽咽道:“老師們,再見了。我相信這是短暫的離別?!倍辔粚W員淚眼婆娑,依依不舍。被認為性格冷漠、“不會哭不會笑”的李飛也幾度落淚。
李飛對詹冰秋十分不舍,“我跟老師心是連在一起,像母子連心一樣”。
《弟子規(guī)》班的引導老師向記者展示她學習“傳統(tǒng)文化”前的照片。她說她比從前面容和善了。 攝影:俞琴
“昨天我聽了校長來宣布這個消息(遣散)之后,我就抱著我老師哭了,老師抱著我哭的時候說,這是我第一次看你哭?!崩铒w說。
侯成菊曾遭遇家庭不幸,自言“愛慕虛榮、貪圖享受”。2009年,她學習開始接觸“傳統(tǒng)文化”,在撫順學校上了《弟子規(guī)》班和“女德班”,上課、食宿都是免費的。為了“回饋學校”,她回校當了義工。據(jù)她介紹,她和丈夫以及媽媽生活在學校里,學校不給義工、老師發(fā)工資。相反的,侯成菊將僅有的幾萬元積蓄都捐給了學校,她媽媽每月有500元勞保,也一概捐出,“學校提供的東西都免費,花銷很大,它們也許變成了學員手上的一本書、一張光碟”。
“我們(學校里的人)從來沒有因為錢發(fā)生過爭吵,因為我們沒有錢嘛,誰也不花錢,誰也不談錢,你要是出去辦事就從財務那里去領,我們有專門的財務?!痹诤畛删湛磥?,學校是一個“世外桃源”。
金曉也發(fā)現(xiàn),學校里所有人說話都很溫柔、很慢。但這讓她感到壓抑,“每個人都這樣,也是很怪異”。
“按他們說,女子都應該柔順。但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性格和處事方式,只要不違反基本的道德就好了。有的人大大咧咧,但是他們也心地善良、樂于助人。”金曉說。
或許更大的爭議在于教導的內(nèi)容。
“現(xiàn)在有人說這個是偽國學,你們太不明白了,我們懂得人性,我們(的目的)是喚起人性?!痹谛iL康金勝看來,看似不適的內(nèi)容是喚起人性的過程,“方法不能論對錯”。
康金勝對自己的學校信心十足,他自稱用他的方法,十天就能“讓一個人變好”。他希望能有這樣一場比賽:兩方各找十人,用各自的方法讓他們變好,最后看看誰的效果好。
遲疑片刻,他馬上又變化了規(guī)則說:“(要是)十個人太多,你找一個人,給你一個月,我找十個人,你給我十天就行。
但4年前短暫接受培訓的金曉卻對這樣的“女德”教育保持戒備。
“在這個男女平等的時代,它卻在宣揚男尊女卑。接受這樣思想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不會徹底根除?!边@位大學女生說。
(文/俞琴)
- 原標題:【特寫】是非“女德班”
- 責任編輯:唐莎莎
-
這國民眾怒了:沒人比我們更順從特朗普的了 評論 3“澤連斯基拒了普京提議后,美國想挑這里” 評論 100中印外長會談達成10項成果 評論 202“歐洲松了口氣,但其實他們什么都沒得到” 評論 109最新聞 Hot
-
俄外交官給印度鼓勁:西方越批評,越證明你做得對
-
這國民眾怒了:沒人比我們更順從特朗普的了
-
下一個是三星?“韓國業(yè)界警惕”
-
第29顆!“尺寸太小,之前一直沒發(fā)現(xiàn)”
-
“澤連斯基拒了普京提議后,美國想挑這里”
-
“中國威脅美國農(nóng)民”?美媒評論區(qū)大翻車
-
日本大報因為誤報辭職給石破茂道歉了?
-
發(fā)展核武器?日本有人蠢蠢欲動...
-
為何要斡旋俄烏?特朗普:想上天堂
-
最后期限將至,白宮開通官方TikTok賬號
-
大理市委書記字德海,任上被查
-
算不算賭博?印度擬立法禁止這種網(wǎng)絡游戲
-
美商務部長證實正和英特爾談入股:我們不能總是依賴臺灣
-
“聽著,塞爾維亞未來不在中俄,在美國”,就沒有然后了…
-
“技術差距僅剩1-3年,中國挑戰(zhàn)日本功率半導體主導權”
-
看著中國買家涌向巴西,美國豆農(nóng)真的急了
-